刺客列傳之日昃而歌49

天權大殿
執(zhí)明:“神明不佑的謠言想必諸位都聽說了,是以本王決定祭天”
一文官:“不知王上打算何時舉行祭天大典?”
“近日政事頗多,時間日后再議”
魯大人:“王上,您與慕容國主成婚一事怕是不妥,還請王上收回成命”
“這便是本王要說的第二件事,慕容國主決定將瑤光并入天權,定都天權王城,是以本王決定改國號為權瑤,另外雖說瑤光已并入天權,但瑤光仍為國,永世不為郡,只是處理國事?lián)Q了個地兒,后代子孫亦不得染指,慕容國主雖是嫁于本王,但不封后,與本王同為帝,一同治理鈞天,本王以后也不會再娶,本王與慕容國主兩情相悅,成親有何不妥?”
魯大人:“王上三思,前幾日刺殺朝臣的刺客還未查清,瑤光仍有嫌疑,慕容國主心思縝密,雖將瑤光并入天權,但依王上之言,瑤光實質上還是個獨立的國家,起軍造反也是輕而易舉,若瑤光圖謀不軌,無異于引狼入室,先王就王上一個獨子,天權不可無儲君,再者,一山不容二虎,兩位君王同在天權,如何早朝?”
半數臣子紛紛附議
“刺殺之事,可有哪位大人傷及性命?”
頓時鴉雀無聲
一大臣:“王上,刺客身上除了有能證明是瑤光人士的金條外,沒有發(fā)現任何蛛絲馬跡,不排除是瑤光所為”
“天權與瑤光通商,兩國貨幣流通,吾國也有瑤光金條,魯大人也說了,慕容國主心思縝密,若真是瑤光所為,又怎會讓刺客自報家門”
“慕容國主向來善于揣測人心,若他算準天權因上次使臣之事有愧于瑤光,這次才做得明顯些,好讓王上打消疑慮”
執(zhí)明袖子下的手已握緊了拳頭,臉上仍是面無表情
“不防告訴諸位,你們遇刺時,本王并沒有在天權暗中調查,而是去了瑤光,助慕容國主平定仲堃儀和玉衡,時天權民心不定,故讓莫郡主放出本王回國的消息,敢問瑤光在此時刺殺天權重臣,于己何利?上次使臣掉包之事很明顯是有人故意挑撥天權瑤光之間的關系,如今故技重施,各位便要往坑里跳,日后若有奸人略施小計,權瑤豈不是要走啟坤的老路”
執(zhí)明言語中捎帶的怒意讓周圍氣壓降得極低,剛剛諫言的大臣和魯大人都跪了下去
“王上慎言啊”
“起來吧”
“慕容國主身為瑤光王室最后一人,他為了本王不娶,本王便也不會負了他,即便他為了瑤光另娶他人,天權宗室亦有子嗣,本王今生非他不娶”
明明是一句情話,執(zhí)明在朝堂之上說出來竟壓得人喘不過氣,似是在無形的在警告下面的人,這是君王的逆鱗,碰不得,說到瑤光王室最后一人,執(zhí)明還是忍不住的心痛,一個人一夜之間失去了所有,是怎樣的絕望,若換做是他,怕早已自刎
執(zhí)明的意思很明確,要立宗室之子為儲君,其實也無不妥,滿朝皆等著執(zhí)明的下文
“貿然攻打瑤光,重傷慕容國主已是吾國欠了瑤光,如今瑤光自愿合并,兩國國主成親,本王保留瑤光國之稱號,也算對瑤光的一些補償”
執(zhí)明私心,他不過是不想讓慕容黎好不容易復的國從此變成郡,讓他籌謀多年親手建起的故國因為自己成為鏡中月
大臣們心里也清楚,終究繼位的是天權王室,慕容黎這一代過后,瑤光國也只是個稱號
魯大人:“王上,兩人為帝著實于理不合”
之前看不慣慕容黎的一位皇親趁機道
“王上,慕容國主在天權為蘭臺令時太傅曾言他是禍國妖佞,王上如此就不怕太傅不得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