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情和世故——觀兩部老電視劇《孽債》《豁口》有感
“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沒有我的家……”,這首歌曾經(jīng)響徹在大江南北。這就是電視劇《孽債》的主題歌。
《孽債》播出的時候,我還是初中生,不能很理解里面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故事。現(xiàn)在年紀大了,再再看一遍,則有了自己的一些感受感想。
毫無疑問,《孽債》這部電視劇是帶著明顯的,十足的,徹徹底底的時代印記的。這其中的時代印記是有兩個,一個是孩子們出生的那個時代;一個是孩子們找家長的那個時代。雖則如此,但是我感覺,這部電視劇其實更多地是將視角放在人的身上,放在個體的身上。在小孩子找生生父母的這個故事中,去講述一個個個體的悲歡離合,一個個個體的喜怒哀樂。所以,其實它是在講述一個個人情的冷暖故事。因為雖然這個故事的背景被設定在一個特定的年代,但是小孩子尋父尋母這樣的一個故事架構(gòu)它所要表述的核心的價值觀——割不斷的父輩和子輩的親情——是不會隨著時代變遷而改變的。
故事的結(jié)尾是有些略帶哀傷的,幾個孩子都選擇了回云南而不是留下大上海,小輝的父親也決定回去,在火車開動的那一瞬間,美霞的爸爸也決定陪著孩子一起回去……遠去的火車帶走了孩子們,但是帶不走每個家庭因為這場尋親而留下的漣漪,永遠永遠……
通常,人情和世故是連在一起的。如果說《孽債》講述的是人情,那么《豁口》就是講述世故。
《孽債》是大上海的故事,《豁口》則是發(fā)生在皇城根北京的故事。
《豁口》的故事背景時代基本和《孽債》是相當?shù)?,是講述的一個四合院內(nèi)幾家人的悲歡離合。如果說《孽債》更多是呈現(xiàn)個體,那么《豁口》則是在表現(xiàn)家庭這個社會的單元?!痘砜凇返膽騽_突集中表現(xiàn)在家庭內(nèi),表現(xiàn)在婚姻內(nèi)。這種家庭內(nèi)的沖突和矛盾,雖然或許是由于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引發(fā)的,但是其背后實質(zhì)是反映出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新舊價值觀的碰撞和沖突,反映的是特定時代下,個體的人在時代浪潮中的起起伏伏,個體的人在時代浪潮中的變化。這樣的沖突是特定時代才有的特定的矛盾?!赌鮽肥且詴r代寫人,《豁口》則是以人寫時代。
最后,《孽債》這部劇推薦看上海話版的,更有味道一些。《豁口》這部劇我是這次第一次看,里面有侯耀華、陳寶國,還是比較有看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