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絲計劃#038 當藝術的形式無限接近現(xiàn)實 會發(fā)生什么?
? ? ? ? 亞里士多德以這種方式來論及故事與意義這一問題,他問道:當我們在街上看到一具死尸時,我們是一種反應,但在荷馬史詩中讀到死亡或在戲劇中看死亡時,我們?yōu)槭裁从质橇硗庖环N反應?因為在生活中,思想和情感是分頭而來的。思維和激情在人性的不同范圍內運轉,二者很少協(xié)調一致,常?;ハ嗟钟|。
? ? ? ? 生活中,如果在街上看到一具死尸,你馬上會感到一股腎上腺素的沖擊:“我的上帝,他死了!” 也許你會在恐懼中駕車離開。在以后冷靜下來的時刻,你也許會反思這個陌生人死亡的意義,反思你自己必死的命運,反思在死亡陰影之下的生命。這種冥想也許會改變你的內心世界,所以當下次面對死死亡時,你將會有一種全新的、或許更富同情心的反應。又或者,你也許會在年輕的時候深刻卻不明智地思考愛情,抱著一種理想主義的觀點,令你絆倒在一段刻骨銘心而又萬分痛苦的戀情情之中。這也許會使你的心腸變硬,造就出一個憤世嫉俗者,使你在以后的歲月里,發(fā)現(xiàn)仍然被年輕人視為甜美的東西是那樣的苦澀。
? ? ? ? 知性生活為你的情感體驗做好了充分準備,這種情感體驗驅使你探求新的認識,并繼而將新際遇所產生的化學反應重新混合。這兩個領域互相影響,不過首先發(fā)生一個,然后才發(fā)生另一個。事實上,在生活中,思想和情感融合的瞬間極為罕見,當它們發(fā)生時,你會以為你正在感受一種宗教體驗。但是,盡管生活將意義與情感分得很清,藝術卻能將二者統(tǒng)一起來。故事是一種設備,通過它你可以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出這種領悟,這種現(xiàn)象便是人們所熟知的審美情感。
? ? ? ?我能夠想到的,能解釋這個理論的最通俗的場景是,當我坐在公共汽車上,靠著窗看著掠過的普普通通的人事物,吵吵鬧鬧就只覺得煩躁,但這時我塞上耳機,播放一首舒緩的大提琴曲,眼前的一切就像開啟了慢動作,很自然地我就開始思考人的多元,社會的復雜,眼前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細膩的情感,而我也只是別人眼中的一個別人而已;當我換一支激昂震撼的曲子,我又會切換到另一種情感,由眼前的一切聯(lián)想到歷史的洪流,社會的宏大,個人的渺小。
? ? ? ? 突然又想起件事,爺爺?shù)脑岫Y上,背景音樂我選了《入殮師》里的那首大提琴曲,在那個瞬間,這首曲子帶給我的意義和當下的場景和情感融在了一起,讓我覺得尖銳的喪失感少了一些,平靜和釋然多了一些。
? ? ? ? 所以說,把赤裸裸的現(xiàn)實變成故事之后,會讓它變得稍微有了些疏離感,有了這種距離,就可以用旁觀的視角去思考它的意義。
? ? ? ? 那如果說,科技可以把藝術化的故事無限地真實化,無限縮小疏離感,會發(fā)生什么呢?會制造出那種宗教體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