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紀事(三十八)---痛失股肱
開平二年(908)五月,楊吳發(fā)生政變,吳王楊渥被殺,其弟楊演隆被推上王位。八月,敕改杭州唐山縣為吳昌縣,臺州唐興縣為天臺縣,同時將杭州和越州升為大都督府。
朱溫早在天復(fù)三年的青州之戰(zhàn)中被王茂章陣前飲酒,談笑間破敵的氣度所折服,發(fā)出:“使吾得此人為將,天下不足平也!”這樣的感慨。這是得知王茂章正在錢王帳下聽命,于是遣使來請。錢王忍痛割愛,王茂章入汴梁,出任寧國軍節(jié)度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但只是列班早朝,并沒有重用。
轉(zhuǎn)眼來到開平三年(909)十一月,給事中羅隱卒。(給事中為門下省之要職,掌侍從規(guī)諫,門下省就是三省之一,負責(zé)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quán))
羅隱,乃是錢王身邊最重要的幕僚之一。他字昭諫,杭州新登人,大中十三年(859)入京師,應(yīng)進士試,連續(xù)七次不中,其間還自編其文為《讒書》?!蹲嫊冯m是道家典籍,但卻是憤懣不平之言,不遇于當(dāng)世而無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故而有人贈詩曰:“讒書雖勝一名休”。之后又連著考了幾次,均未上榜,號稱“十上不第”。

羅隱之后開始放蕩形骸,素有魏晉之風(fēng),當(dāng)時宰相鄭畋,比較欣賞羅隱的才華,想要召他為婿,正巧自己女兒也欣賞羅大才子的詩文。于是在家設(shè)宴招待羅隱,讓自己的女兒躲在簾后偷看。誰知羅大才子的才華和相貌不成正比,那相府貴女看不上,姻緣自然告吹。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羅大才子路過鐘陵縣(今江西南昌)再次遇見十二年前對自己傾心的歌姬云英,兩人再續(xù)前緣。自然羅隱賦詩一首“鐘陵醉別十余春,重見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边@便是云英未嫁的典故來歷。

羅隱大才,怎會不如人,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的灑脫,也有“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的無奈,更有“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的清醒。
光啟三年(887)歸江東,投靠杭州刺史錢镠,錢王愛他大才,頗為重用,任錢塘令,拜著作佐郎。錢王任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后,征任為掌書記,遷節(jié)度判官、司勛郎中。
錢王喜歡吃魚,曾命西湖漁民每日都要向王府繳納數(shù)斤魚,名曰“使宅魚”。羅隱知道后,借為錢王的《蟠溪垂釣圖》題詩的機會,作詩道:“呂望當(dāng)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何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彼囊馑妓际钦f如果姜太公姜子牙來到西湖垂釣,也得每天給錢王送魚,這顯然是在諷諫錢镠。錢王不但不怒,反而下令取消了“使宅魚”。
天祐元年(904年),羅隱奉錢王命,從安固縣(今浙江瑞安)乘木船而上溯江口,步行至莒江滌頭村(今屬泰順縣新浦鄉(xiāng))尋訪寓賢吳畦(原平章事諫議大夫)出山輔政。此為飛云江瑞安至泰順江口航運最早一次記載。
羅隱身為吳越股肱之臣,深知民間疾苦,也敢直言進諫,他的去世,對吳越不吝是一個重大損失。
那么接下來吳越還要迎接怎樣的挑戰(zhàn)?請看下期---保衛(wèi)姑蘇。
參考書目 《十國春秋》(卷七十七)(卷八十四)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吳越世家第七)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襲列傳二)
《資治通鑒》(后梁紀一)(后梁紀二)
《吳越備史》(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