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協(xié)一次就會妥協(xié)第二次
妥協(xié)一次就會妥協(xié)第二次
接著上一篇文章里的故事,把沒說完的話接著說完。
在過往的18年里,很少有事情會擺在我們面前以供選擇(如果說中考不算的話,畢竟中考的重要性和高考有著不小的差距)。而高考失利是否選擇復讀,成為擺在我人生的第一道選擇題。
雖然老爸常說“有其父必有其女”,我總是不屑的撇撇嘴,但后來發(fā)現(xiàn)原生家庭在我身上有深刻的烙印。我老爸是上過高五的人(那時的高中是兩年制),他年齡比他同學也大出了兩到三歲,我問過我爸為什么要復讀那么多次,我爸說“既然你知道這是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就要把握住他,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總有那么一次會成功”,我爸確實通過高五改變了人生的走向,走出了農門,踐行了知識改變命運,而那些高考沒考上就去工廠做工或者回家種田的同齡人,繼續(xù)過著和他們父輩相似的生活。雖然考上大學時我爸已經二十歲了,可復讀的那三年的時間在人生八九十年的光景對比下,真的不值得一提??蓮妥x的那三年著實改變了我老爸的人生。我感覺,我老爸踐行著不拋棄不放棄,意志堅如磐石的家風,他雖然不說,但他做的我都記著。
如果說高考是第一道人生的選擇題,那選擇和誰攜手走完余生成為擺在我面前的第二道選擇題。
在大學校園里,不談愛情總是不完滿的,常說,戀愛是大學的必修課,有的人進入大學時就四處尋覓著準備開始一場戀愛,有的人期待一場戀愛至于對象是誰不那么重要,而我非常不幸的遇到了那個一見誤終生的“楊過”,開始了我常達三年的倒追之旅。宿舍臥談時,對于“你會選擇一個你喜歡的還是喜歡你的”那時年輕的我堅定的選擇了我喜歡的,我喜歡你,即使你不喜歡我也無所謂。何以笙簫默里“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xiàn)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而我不愿意將就”這句話是我當時堅守的信條。但現(xiàn)實不是偶像劇,江直樹會愛上袁湘琴,但不論我怎么努力他依舊沒有喜歡我。畢業(yè)離校的前一晚,同學問我有沒有后悔過,我當時包括到現(xiàn)在都不曾后悔,想起那時的故事還會甜甜的笑起來。我不僅喜歡你,也喜歡當年喜歡你的我。
后來因為別的原因和別人談了戀愛,將就著去開始一段感情,因為周圍人都戀愛了,我也該戀愛了的緣故;因為他長得不錯、工作也不錯的緣故;因為不談戀愛閑的也無事可做的緣故;因為試一試,萬一喜歡了的緣故。可我真的勉強不了自己,感情里的將就、嫌棄、怨念讓我已經十分不快樂。果然,將就著去開始的愛情就像因為便宜差不多可以買回來的衣服一樣,不是我的心上人,不是我鐘意。而對于在那段感情里花費掉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想起來都會有些后悔,后悔那段,不是因為我喜歡,而是因為無聊而起的孽緣。
我想起2010年時看的《大女當嫁》想起當時當看段子的劇情成了我生活的現(xiàn)實狀態(tài),當年不懂的大齡剩女的煩惱,現(xiàn)在卻被困在這個身份里,想起當時結尾小宋佳說的“23歲的時候我就跟自己說,要愛一個人,才能一起過一輩子。為了這個,我等了10年,如果現(xiàn)在我就這么湊合了,那我就太對不起我這10年,我還可以再等10年”。
不將就,我怕將就一次就會將就第二次,就像一次沒做作業(yè),發(fā)現(xiàn)第二次不做也無所謂(還有拖更一次后就會拖更第二次,而且越拖越爽)我怕破窗效應,我怕到最后不論怎樣我都無所謂。這是我給自己最后的底線,也是我一以貫之的價值觀。
最后,許愿柔軟的地方會發(fā)生柔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