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易云音樂,成為了玩家們的觀光圣地

天才咸魚 | 文
“贊美太陽!”
“從王老菊那里來的舉個手!”
這是網(wǎng)易云音樂中,一首經(jīng)典老歌《365里路》下面的評論。


沒有關注過B站UP主或者是聽說過游戲《黑暗之魂》的用戶大概很難理解,一首1984年的老歌怎么會和什么太陽什么騎士聯(lián)系在一起。
而網(wǎng)易云音樂上,《365里路》幾個熱度最高的版本都已經(jīng)被涌來的老菊粉絲以及黑魂玩家所占領。在文章版本中,202頁的評論有178頁的評論都已經(jīng)徹底偏離了歌曲本身。

2017年5月31日,B站知名游戲區(qū)UP主“怕上火暴王老菊”在自己的《黑暗之魂》隨機Mod視頻中,首次把《365里路》作為BGM。

由于《黑暗之魂》一代的地圖設計,玩家在得到王器之前無法進行傳送,因此跑圖成為了黑魂一前期的一大特色。
說起來,《365里路》倒真的是完美契合了《黑暗之魂1》的特點,觀看老菊視頻的粉絲們也樂于看到主播由于失誤而不得不反復跑圖。因此在玩家眼中,《365里路》就此成為了和《黑暗之魂1》綁定的專屬BGM。

而像這樣被游戲UP主或者是游戲集錦用作BGM,從而被帶火的單曲不在少數(shù)。
《Still worth fighting for》,一首在2015年之前默默無聞,評論僅有數(shù)十條的冷門英文歌曲,也曾在一夜之間迎來了B站觀光團。
由于B站知名游戲UP主“純黑”在自己的《蝙蝠俠:阿卡姆騎士》視頻中,將這首歌用做了片尾曲,各路高喊“純黑大法好”的粉絲們?yōu)檫@首歌留下了6000余條評論。

《Epic sax guy》,由于在“逗魚時刻”節(jié)目里經(jīng)常被用作為《爐石傳說》斬殺時刻的BGM,被爐石粉絲們稱作“斬殺神曲”。

2014年一部名為《得入暴雪門,無悔游人生》的暴雪游戲混剪,則為《My Songs Know What You Did In The Dark》這首歌帶去了無數(shù)的暴雪粉絲。

不過最廣為人知,被玩家們“據(jù)為己有”的音樂非《The Dawn》莫屬了。
這首被國內稱作《亡靈序曲》的音樂本是芬蘭樂隊Dreamtale改編自《勇闖奪命島》音樂《The Rock》,之后被國內玩家用作《魔獸爭霸3》MV背景音樂后,如今完全成為了魔獸系列的專屬音樂。

在網(wǎng)易云音樂《The Dawn》下面的14萬評論中,只存在著兩種人:
一種是來懷舊的魔獸玩家。

一種是沒玩過魔獸但是抱著瞻仰的心態(tài)來的玩家。

如果說除了《魔獸世界》懷舊服,哪里的魔獸老玩家密度最高,那可能就是《The Dawn》的評論區(qū)了。
不過在面對B站以及各種短視頻平臺用戶的“外來入侵”時,一些網(wǎng)易云音樂的原住民也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刷與歌曲本身無關的評論是一種對歌曲的不尊重!

網(wǎng)易云音樂本身評論區(qū)中走心的評論就是留存用戶的一大優(yōu)勢。但近些年來評論區(qū)質量下降也成為了大家的吐槽點。
而從其他平臺涌入的“觀光團”成為了云音樂“原住民”抨擊的對象?!皬膞x來的舉個手”,“表白xxx”,“xx大法好”這樣的評論被視作“垃圾信息”,其中各類玩家群體和主播粉絲在其中也占據(jù)了相當大的比例。

不過本身從游戲和主播視頻了解一首音樂,然后來評論區(qū)留言其實是無可厚非的事情。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音樂硬核粉絲,每個人總是有自己了解音樂的渠道。
而“原住民”們其實更討厭的是“到此一游”式的復讀機留言。我相信,分享自己的熱愛是每個人在評論區(qū)留言的初衷,但是無意義的復讀言論卻將評論區(qū)作為某個群體的自留地,本身就把分享變?yōu)榱俗运降恼加小?/p>
相比之下,那些本來就屬于玩家們的游戲原聲音樂,就顯得清凈而單純許多。
有趣的是,搜索關鍵詞“游戲”,得到的結果中70%都是橙光游戲的原聲曲目。

每首原聲下數(shù)百上千的評論,聚集著因為被音樂和游戲本身所打動的玩家們,大家愿意分享自己對于游戲的感受和對角色的喜愛。每一首主題曲仿佛成為了所屬游戲的一個小型專屬社區(qū)。
“橙光游戲,游戲是副業(yè),音樂是主業(yè)?!边@已經(jīng)成為橙光玩家們的一個共識。更有玩家是通過原聲音樂才了解到原作品,如果說一些橙光游戲的音樂比原作還有名,可能也并不過分。

多提一句,如果你愿意結識一位橙光游戲女玩家,在這些原聲評論區(qū)下面,絕對一撈一個準。
前一段時間我瘋狂沉迷于《神界:原罪2》,同時也被游戲內的音樂徹底洗腦。當我打開網(wǎng)易云音樂搜索它的原聲集時,我才發(fā)現(xiàn)評論區(qū)也聚集著一群有趣的玩家。

嘮一嘮自己組的CP,侃一侃自己不同常人的打法,聊一聊“神界原罪天下第一”。當我讀著每一條評論,看到的是與自己或相似或不同的游戲世界。

每一段音樂都關聯(lián)著游戲中一段獨特的經(jīng)歷,在每個四分鐘的旋律中,都是一個專屬于神界玩家的小天地。
《巫師3》以劇情表現(xiàn)最為大家熟知,不過其原聲音樂也是業(yè)界的頂尖水準。其中最受玩家喜愛的絕對是游戲中普西拉所演奏的《The Wolven Storm》。

玩家們在評論區(qū)直言,當時在游戲中完全沒想到能夠聽到如此令人動容的曲子。而杰洛特和葉奈法的愛情成為了評論區(qū)的主旋律。

而另一首原聲《Drink UP,There's More》由于是游戲內昆特牌小游戲的BGM,也被玩家們親切地稱作“昆曲”。

玩家們會在《巫師3》的原聲下調侃2米會摔死的玻璃人杰洛特,高喊著“來一局昆特牌”;也會在《Far Horizon》悠揚的樂聲響起時,回憶起廣闊無垠的天際世界;會在《輻射4》的主題曲下感慨:War,war never changes;也會在聽到《Ezio'Family》時,回想起月光下的佛羅倫薩。

如果你能來上一句:金坷垃給他!那么好,你就是我們紅警3玩家的好朋友(來源是《紅色警戒3》主菜單音樂《Hell March》的空耳)。

不過玩家們的自嗨也有鬧出笑話的時候。
《Make It Burn Dem》是《孤島驚魂3》中,一個要求玩家燒毀**田的關卡的BGM。一些不明真相的路人被滿屏燒**的評論搞得莫名其妙,甚至還險些把游戲當真。

在E3上,基努里維斯在《賽博朋克2077》的出場讓所有人都驚艷了一把,而他的出場BGM《Chippin’ In》也成為游戲內樂隊“Samurai”的首支單曲。

隨后粉絲們馬上在網(wǎng)易云上搜索這支單曲,而當時這首單曲并未上架,因此幾只重名的單曲就涌入了一批急切想要燒座城的玩家們。


在那些“到此一游”式的復讀評論之外,我看到的是順著音樂的涓涓細流匯聚而來的玩家們,他們或許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人可分享自己對游戲的熱愛,而在這里他們因為音樂而找到了自己的歸屬。
有人說這不過是找尋可悲的歸屬感,但是生活如此艱難,不如報團取暖。本就處于社會輿論弱勢的玩家們,能夠在音樂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這也是音樂對于游戲的意義,也是音樂對于玩家的意義。
-END-
戳這里→BB姬←關注我們吧~????? ???? ???
?高產(chǎn)不易,希望大家能夠點擊收藏〒▽〒支持一下我們。? ???? ?? ???
(o?▽?)o ?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 ????? ????????
當然,如果可以收藏、硬幣、推薦三連就更好啦(`?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