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這樣做就錯了?——養(yǎng)娃記0005

婆媳關(guān)系,始終是牽絆許久的,逃無可逃,又似乎可以不理會。萬般家務事,怎不染人間煙火氣。
少年初長
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不巧也經(jīng)歷過那些艱難歲月,知道生而不易,自幼節(jié)儉,是為節(jié)流當先,開源無路。
也造就長期的價值觀念,處世哲學。
饑餓也許是長久到記憶,而內(nèi)化為外人不可信任,唯有吃為上品,凡此種種,自然而然。
及至少年時,尚未開放,稍有機緣,總是竭盡所能。
或許有些機會,多半還是無可奈何,長期動蕩不安。
歲月在傳統(tǒng)世俗簇擁下,漸漸迷離,少年的意氣風發(fā),化為朱砂痣,化為柴米油鹽。
多半是在簡單繁復的青少年間,或沉淪,或接受,或有抗爭。
隨著成家,步入既定軌道,開始按部就班,在此之前,種種歡樂苦楚,漸漸偃旗息鼓。
人到中間
所有經(jīng)歷化為茶余飯后談資,只是沒有了村口的大樹,少了老少爺們的發(fā)酵。
振臂高呼,已然不合時宜,兒孫也就成了寄托。
借由前路漫漫,不忍子孫重蹈覆轍。
脫離生活的快車道,總免不了要說點什么,對尚在河中之人出謀劃策,或痛心疾首,或歡呼雀躍。
只是某日清晨,再到河邊才發(fā)現(xiàn),河中小舟不再,悄然興起的公路,讓人不知所措。
悻悻然暗自神傷,我想,這些過往,總還是有些用處到吧。
縱然不再開船,開車也是要小心一些吧。
中年到無力,在于前路蒼茫,后繼無望,難得停下,匆忙又要前行。
生死屏障
兩岸猿聲啼不住,鐘山已過萬重山。
不知不覺,開始有了孫子輩。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生而為人,無聊才是大敵。
存在即合理,存在方有意義。
有人說,父母見過生死,故而努力建立屏障,讓我們不要去面對生死,深以為然。
只是有時候,我對你好,你并不想要。
有時候,生活中,只是過客,卻總想做主人。

不知不覺,馬上要進入中學階段,叛逆的萌芽已經(jīng)越發(fā)明顯,許多看起來無法接受的缺點,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緒管理不善,丟三落四,凡此種種,一應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給打壞了。不管如何,還是希望嘗試著記錄這段經(jīng)歷,聊以慰藉,撫慰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