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小辭典》15.4 德波林
【本文轉(zhuǎn)載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僅供學習參考】
4、德波林(Абрам Моисеевич Деборин,1881—1963)
? 蘇聯(lián)哲學家,科學院院士。1908年畢業(yè)于伯尼爾大學哲學系,1903年加入布爾什維克。1907年-1917年歸附孟什維克。1928年參加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從1920年起從事編輯和教育工作,1926—1930年任《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雜志責任編輯,1935年以后,一直在蘇聯(lián)科學院工作。曾任哲學研究所所長,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主席團委員,科學院歷史和哲學部主任等職。
? 他早年參加過反對馬赫主義和新康德主義的斗爭,十月革命后同機械論進行過斗爭。在這些斗爭中,他對辯證法,特別是黑格爾的辯證法進行了較詳細地研究,在堅持和宣傳辯證唯物主義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但也有不少荒誕之處。他曾把馬赫主義說成是“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典型的哲學”,貶低列寧的《唯物主義與經(jīng)驗批判主義》。
? 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德波林哲學思想的主要問題是:理論脫離實際,低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黨性原則,低估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的列寧階段,說列寧在哲學上是普列漢諾夫的門徒。1931年1月25日聯(lián)共(布)中央作出關于《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雜志的決議。決議批評德波林“在一系列最重要的問題上滾到了孟什維克唯心主義立場?!?/p>
? 他的著作較多,主要的有:《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導論》、《哲學與馬克思主義》、《路德維?!べM爾巴哈個性和世界觀》、《黑格爾和辯證唯物主義》、《辯證法與自然哲學》、《哲學和政治》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