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繪制古風圖紙 | Needle作品集制作指南vol.06


如何繪制古風圖紙
大家好很榮幸再次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學了沒啥用,但不學一定沒用的制圖經驗。Ps.本文所有未經標注的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上一次的水彩風格制圖教程里其實已經有包含部分古風制圖的小竅門了,回顧一下之前講過的營造出“水彩”的質感和氛圍的重點:
1.素材?
2.紋理?
3.色彩
本次古風圖紙的制圖重點其實依舊會圍繞這三點展開,但是和水彩的側重不同。首先重中之重在于,我們?yōu)槭裁葱枰L制“古風”圖?
可以理解,當一種畫風能直擊我們審美的時候,喜歡的人就會多,分享的人也會多。
這并不能簡單概括為一件好或者不好的事,美好的圖紙風格值得被大家宣傳,但同樣的,當大家都認為一樣東西“好”的時候,投其所好的人也將要比比皆是,甚至會有很多人莫名其妙非要給自己的圖紙包裝上“古風”,顯得好看、大氣,所以希望我們在了解這個風格之前,首先知道為什么我們要使用“古風圖紙”。
我的理解是,當一個項目或作品主要的落腳點在于“傳統(tǒng)”“文化”時,可能是項目基地本身就在歷史悠久的地方,也可能是設計的切入點以文化入手,也可能是設計本身就是古建或者很中式……諸如此類,凡是落腳于“傳統(tǒng)文化”的,都是適合古風的。
但是假如你只是做一個兒童游樂園、體育公園或者以體驗現(xiàn)代科技為目標的高科技園區(qū)等,不必強行生搬硬套所謂的文化、復古,只要依據你的設計風格,將兒童游樂園的圖紙做得可愛亮麗,將體育公園的圖紙做得朝氣蓬勃,或者將科技園的圖紙做得賽博朋克(bushi)等,都能夠完美地將自己的作品表達出來。

可愛風格圖紙(作者自繪)

真實風格圖紙(圖源徐昂揚)

賽博風格圖紙(作者自繪)圖紙的不同風格是表現(xiàn)的手段,其重點在于更加貼切地向他人傳遞你作品的核心,應當是錦上添花的輔助,而不是畫蛇添足的累贅,或是浮夸的炫技。
總之,作品本身、你希望傳達的主旨和你的風格三者應當是協(xié)調統(tǒng)一的才好,不要因為一時興起,或者盲目跟風而濫用所學到的技巧。
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繪制一些古風圖紙,拿之前有幸跟著導師一起做的榆林項目舉例,具體項目圖紙和視頻可以參考本推送凌霄塔片區(qū)優(yōu)勝方案解讀:王向榮教授對話古城,聯(lián)結歷史引領未來|榆林凌霄塔片區(qū)設計大師邀請賽https://mp.weixin.qq.com/s/sPp_CHYVB10mGGBaCM4yUQ

(作者自繪)

(作者自繪)

(作者自繪)
具體的榆林項目彩平、剖面和分析圖繪制步驟會在Needle制圖俱樂部中以視頻形式分享給大家,包括制圖思路、構思、配色、素材處理和質感處理等,歡迎大家加入俱樂部收看具體實操視頻講解!??!
下面將一些對我而言制作古風圖紙的綱領性內容分享給大家。下列方式是我目前繪圖過程中總結出的很適合我個人的方式,僅供大家學習參考,也許還有更加便捷、高效和適合你的制圖方法,但總之希望下列內容和素材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希望大家可以堅持探索更多的激發(fā)和風格!


上圖是我們組在研二時的園設作業(yè),效果圖部分全部由我繪制,當時就采用了簡單的古風拼貼做法。除了平面圖等對畫面內容限制較大的偏重于客觀內容表現(xiàn)的圖紙外,其他如效果圖、鳥瞰圖甚至剖面圖都是可以在畫面內容上加工以形成古風效果的。
或者不如說,拋去配色等其他因素不看,只要當你的畫面中出現(xiàn)了這些古風素材,整張圖紙也會被帶動變得古風了。
如上圖,其實刪去這些古風人物、樹之后,就是非常簡單的平時大家也常用到的便捷快速拼貼圖法。但更換了素材后,現(xiàn)代的拼貼風立馬成為了古風。
除了這種方式外,曾經流行過的馬克筆植物素材也很適合做水彩風的圖。








這是一些適合在古風圖紙里用的素材們,相信大家應該見過很多次,用法可以直接參考我上圖的方式,已經打包分享啦。

紙紋是古風畫面至關重要的一步。
之前在水彩畫風分享中也講到了“紋理”,這里將紋理的重要程度提高一個檔次。
一張普普通通的圖,只要疊加了古風有纖維感的或者灑金的紋理后,效果立竿見影。
古風紙張會讓你的圖面直接從上周變成商周的(但切忌過分夸張和突出“古樸”而忽略了畫面本身需要傳遞的信息)。
因為電腦繪圖出來的效果十分光滑細膩,但疊加紙紋后會有深淺變化,像是真的畫在紙上一樣。下圖為北林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大雪,左右兩邊對比可以看見添加紋理帶來的“古樸”氣息。


(作者自繪)

(作者ps截圖)一般來說我會用正片疊底,線性加深,針對不同的紋理可能會需要調節(jié)色階和飽和度。
下面是一些我個人常用的紋理,大多數是偏古風的。

這部分我的建議是:
使用自身帶有顏色的紋理(比如復古的黃色或者棕色等)時候需要單獨針對底紋進行調色,不要讓紙張紋理自帶的色彩破壞整個圖面的色彩關系,以及新手要注意繪制古風圖不代表就是畫黃(一種色彩)圖,古風也可以有很多其他的表現(xiàn)方式,大家可以多嘗試各種風格的圖畫法。

色彩正式講解前,依舊來欣賞一些看起來很古的畫們:



(圖源:日本江戶時代 櫻井絢 櫻花花譜)



(圖源:圓明園四十景)

(明 仇英 游船圖38x38船人形圖)

(明 仇英 漁笛圖 絹布)

(明 仇英 楓溪垂釣圖軸紙本)
相信大家在逛美術館、博物館的時候看見一些古畫(紙本或者絹本)都會第一反應覺得它很“老”、很“舊”,這就是我們對古畫的一個最直觀的印象,當然造成這種觀感的原因就是存放時間久遠、顏料的氧化和各種磨損。
如果大家觀察一些不易褪色的礦物顏料作品或者當代人繪制的國畫時,其實不難推測在幾百年前那些泛黃的褪色畫卷們也曾光彩照人、鮮艷明麗過(部分很矜持的畫作除外)。同時也再次說明了中國風、古風并不局限于偏灰、偏黃,亮麗鮮艷也是一種古風表現(xiàn)。
(北宋 趙佶 戴勝圖55x59)

(北宋 趙佶 花鳥圖冊58x56)

(北宋 趙佶 梅花繡眼圖頁絹本24.5x24.8)
但我們現(xiàn)在要做舊,因為我們需要將一幅畫變得富有年代感而刻意人為添加了許多時光的痕跡——比如日曬久了、存放久了的褪色效果。掌握這個規(guī)律后,可以發(fā)現(xiàn)基本上只要做到“低飽和度”或者“莫蘭迪配色”,就可以順利營造出“古風”的氛圍。

(圖源:桃花島東岸設計)
下面對于“色彩”部分總結兩點:1.這些給人“古風”感覺的顏色大多數是“偏灰”“低飽和度”的。2.整個畫面而言,“有色”部分占比很少,大多為“無色”或“紙色”。
這里繼續(xù)給大家推薦一些配色小竅門第一個是“http://www.2kil.com/(中國傳統(tǒng)色)”,上次也有推薦過,里面的配色基本都是我國藝術品中的常用色,用這個網站里的配色方案畫出來的圖會很古風。

(中國傳統(tǒng)色網頁)
第二個是“色采”app,當你找到一幅很喜歡的水墨畫、或是古畫想要提取它的配色,就可以拖入app直接生成色卡。

(色采app宣傳圖)或者也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色板:


(作者ps截圖)
我這里常用的是日本和中國傳統(tǒng)色。
有自己的色板可以事半功倍,形成自己的制圖風格,大幅度提高效率,尤其在繪制部分分析圖的時候,能夠讓全組圖紙風格和色彩協(xié)調統(tǒng)一。這些顏色都已經分享在鏈接里了,大家可以自己找找看。
下圖放一些我自己繪制的偏古風圖紙,大家可以參考配色和色彩占比。




(作者自繪)
這是我本科時候古建作業(yè),可以很明顯看出整體主色是偏灰的,有色的部分在畫面中的比例很低,并且這些顏色也都是低飽和度為主。
包括在平面圖中也可以采用剛才的規(guī)律:

(作者自繪)
在彩平里盡可能使用偏灰、低飽和度的綠色,畫面整體色彩傾向一致(比如暖色就都偏暖,冷色就都偏冷,可以有極少數的重點部分使用跳脫的色彩強調)

作出古風圖主要在三個方面(有先后順序):素材、紋理、色彩
古風素材或古畫摳圖的素材、纖維紙感強或灑金的紋理、低調偏灰的配色都可以讓畫面非常顯古!
古風圖紙看起來十分典雅,很適合在方案中作為點睛之筆出現(xiàn)幾張,但如果一整個方案的圖紙(作業(yè)競賽或者純粹炫技等可以除外)都是古風繪制,可能會增加圖紙信息讀取難度。
畢竟我們畫圖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表達準確且豐富的信息,氛圍感是信息的一部分,但最好不要喧賓奪主。
下面!是上文提到的一些素材:包括樹、筆刷、紙張紋理、色板、字體和中式紋樣,分享給大家!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PDPmZl_h2aHHE-PT3ZHDxg提取碼:haha(這是之前水彩風格分享的素材)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XUfbflVbsNTmB9CotKYouQ?pwd=k7mc提取碼:k7mc (這是本次古風圖紙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