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小說《團圓》和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原型是誰?
巴金小說《團圓》和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原型是誰?

激情回聲
發(fā)布時間:19-05-2301:11
最近,隨著《英雄兒女》等抗美援朝電影在央視第六頻道的熱播,大家所崇拜的英雄人物“王成”原型,成為大家敬仰的焦點!
人民解放軍是講究光榮傳統(tǒng)傳承的,誰的英雄多,這個部隊就光彩照人!所以,對“王成”原型的探秘追蹤,成為抗美援朝各參戰(zhàn)部隊所關注和弘揚的。
有人說,“王成”的原型是1950年11月29日,原9兵團宋時輪部第20軍抱著炸藥與美國鬼子同歸于盡的志愿軍特級戰(zhàn)斗英雄楊根思;
也有人說,是第23軍在1953年4月在一次戰(zhàn)斗中呼喊“向我開炮”,受重傷后被美軍俘虜?shù)闹驹杠姂?zhàn)士蔣慶泉。
其實,巴金先生小說《團圓》中的王成原型,與《英雄兒女》中的王成原型是有區(qū)別的。

1952年和1953年,著名作家巴金到朝鮮抗美援朝前線慰問并采訪,后來寫出小說《團圓》,其中的王成,是有原型的。
而1960年后拍攝的故事片《英雄兒女》中的王成,是中國人民志愿軍英雄的一個群體形象!
據(jù)原65軍(這是一支老部隊,其中193師就是紅軍時期大名鼎鼎紅一師,與紅二師(現(xiàn)127師“鐵軍師”)一樣,是長征路上的開路先鋒,)582團團長兼政委,后為河北省軍區(qū)司令員的張振川說:
“1952年巴金在朝鮮開城前線,對志愿軍65軍582團做戰(zhàn)地采訪。他作為志愿軍慰問團成員,在朝鮮戰(zhàn)場呆了很長時間,冒著極大的危險,終日在戰(zhàn)壕里與志愿軍指戰(zhàn)員同甘共苦,可以這樣說,《團圓》是巴金用生命寫出來的。
記得作家巴金在我軍保衛(wèi)開城反擊作戰(zhàn)勝利后親臨朝鮮開城前線采訪,再次來我團,而我,作為團長兼政委向他介紹我團三打‘紅山包’戰(zhàn)斗中2營6連副指導員趙先友和戰(zhàn)友們堅守67高地視死如歸、壯烈犧牲的事跡。巴金被趙先友等的英雄壯舉深深感動,寫出小說《團圓》?!?/span>

1991年,65集團軍為宣傳英雄事跡,決定在194師582團營區(qū)辦公樓前立一座“王成式的戰(zhàn)斗英雄趙先友”英雄塑像,時健在的小說《團圓》的作者巴金欣然題字:“王成式的戰(zhàn)斗英雄——特等功臣趙先友 巴金 1991年8月20日?!?/p>
作家巴金筆下的“王成” 寫其參加戰(zhàn)斗及犧牲經(jīng)過雖然很簡潔,但卻耐人尋味:“這個團完成了上級給的任務,友軍也終于趕到了。只是王成沒有能回來,他勇敢地在山頭犧牲了。”
不過,在《英雄兒女》影片中,“王成呼叫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拉響爆破筒,與蜂擁而至的敵人同歸于盡”。這里面,又加上、綜合了從前線歸來后的多名志愿軍英雄形象!
巴金兩次赴朝都來到過65軍采訪,曾與志愿軍65軍政治部主任陳亞夫(原趙先友烈士的師政委,在朝鮮提拔為軍政治部主任)了解情況,后巴金等同志到582團采訪了團長兼政委張振川,而《英雄兒女》電影中的團長也姓張。

這一些都與小說和電影中的敘述、情節(jié)吻合。
如此說,小說《團圓》中的王成形象,就是65軍的戰(zhàn)斗英雄趙先友和巴金采訪過的眾多英雄,而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則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一個英雄群體形象!可以這樣說,在朝鮮戰(zhàn)場上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指戰(zhàn)員,人人都是英雄的“王成”!
來自:百度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4252983651597451&wfr=spider&for=p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