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綠會國際訊 ——IUCN發(fā)布《國家自主貢獻(NDCs)性別平等報告》

2021-11-29 22:02 作者:中國綠會  | 我要投稿

為迎接CBD COP15、推動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基金會國際部自2021年3月陸續(xù)推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動態(tài)》專輯。通過“綠會融媒”——環(huán)境創(chuàng)變者和第一信息源,分享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前沿、最新動態(tài),供國內有關部門、專家學者、社會組織和多利益相關方參考。本期為第38期(2021—38)。



一、生物多樣性相關公約進展



1. 《生物多樣性公約》(CBD)

1.1. 北京時間2021年11月23日晚10點半至12點,CBD舉辦了惠益分享重點指標研討會:目標C和《2020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目標13。會議旨在提供與獲取和惠益分享相關國家數據收集系統的示例,反映關于潛在挑戰(zhàn)以及重點發(fā)展的可能方法和解決方案。《2020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壹案文)目前包括一個專門針對獲取和惠益分享的目標和一個具體目標,即目標C和具體目標13。這些都有一套指標,包括建議締約方在《生物多樣性公約》下的國家報告中使用的標題指標。

1.2. 2021年12月7日晚北京時間9點至11點,CBD將舉行生物安全信息交流平臺介紹會。生物安全信息交流中心(Biosafety Clearing-House)的新平臺將于美國東部時間2021年11月29日中午12點正式投入使用。新的BCH平臺是由秘書處根據《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締約方大會的決定而制作的。遷移BCH的工作是一項巨大而復雜的努力,需要對BCH進行全面的重新設計和編碼。此外,還必須以一種能夠加強信息交流中心之間的協調和整合的方式來完成這項工作。它還必須以加強《公約》的信息交換機制(CHM)、獲取和惠益分享信息交流中心(ABSCH)和BCH之間的協調、以及《公約》的其他信息交換機制之間的連貫性和一體化的方式進行。

1.3. 北京時間2021年12月9日晚9點至11點,《生物多樣性公約》將舉辦與金融部門的在線研討會:使資金流動與《2020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相一致。本次研討會的成果將作為信息文件提供給2022年1月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不限成員名額工作組第三次會議的續(xù)會。

1.4. 2022年1月12日至28日,《生物多樣性公約》將在瑞士日內瓦召開《2020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不限成員名額工作組(WG2020-3)會議的續(xù)會。會上,代表們將就推進《框架》工作繼續(xù)展開討論,為明年在中國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會議(COP-15)上的通過做準備。


2.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2.1. 烏干達CITES當局于2021年7月29日推出在線電子《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許可證申請和簽發(fā)系統,并將于2022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發(fā)放紙質許可證及手冊。電子許可系統可于以下地址瀏覽:https://cites.tourism.go.ug/

2.2. CITES秘書處邀請締約方和其他利益攸關方在2021年12月13日前就關于活體野生動植物非航空運輸的修訂準則草案提意見。請將意見提交至info@cites.org。原文鏈接:http://cites.org/eng/node/129676

2.3. CITES公約第74次常委會將于2022年3月7日至11日在法國舉行,具體地點及細節(jié)將在當時候提供。通過電子郵件registration@cites.org向CITES秘書長發(fā)出其政府或組織的正式提名信。截止日期為:2022年2月5日.每個觀察員組織最多可提名兩名代表出席會議。詳見:

https://cites.org/sites/default/files/notifications/E-Notif-2021-069.pdf

2.4. CITES秘書處、杰克遜·懷爾德(Jackson Wild)和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UNDP)宣布將在2022年聯合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慶祝活動上組織一次國際電影展映。征集活動將于2022年1月7日結束,最終入圍名單將于2022年2月中旬公布。詳見:

https://cites.org/eng/film_showcase_worldwildlifeday2022_recovering_species_170112011


3. 《糧食和農業(yè)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

3.1. 12月7日至8日,糧食和農業(yè)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將舉行理事機構第一屆特別會議,以通過2022年的臨時預算,使《條約》及其秘書處能夠繼續(xù)運作,直到理事會通過2022-2023兩年期的經常性預算。


4. 《國際濕地公約》(RAMSAR)

4.1.締約方大會第十四次會議(COP14)將于2022年11月21日至29日在中國武漢舉行。

4.2.常委會第59次會議下次續(xù)會將于2022年5月23日至27日舉行。議程詳見:

https://www.ramsar.org/event/59th-meeting-of-the-standing-committee


5. 《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

5.1. ?CMS發(fā)布2021年《關于保護波羅的海、東北大西洋、愛爾蘭和北海的小鯨類的協定》(ACCOBAMS)狀況報告——《保護地中海、黑海及鄰近地區(qū)的鯨魚、海豚及鼠海豚》(Conserving Whales, Dolphins & Porpoises in the Mediterranean Sea, Black Sea and adjacent areas)。報告鏈接:

https://accobams.org/wp-content/uploads/2021/11/ACCOBAMS_ConservingWDP_web-edit.pdf

5.2.《保護非洲和歐亞大陸捕食候鳥諒解備忘錄》(猛禽諒解備忘錄)技術咨詢小組第四次會議(TAG4)將于北京時間2021年12月13日至15日19:00-22:00舉行。

5.3. CMS將于北京時間2021年11月30至12月1日16:00-21:00召開關于西非非洲象(Loxodonta africana)種群保護措施的諒解備忘錄簽署國第三次會議。


6.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

6.1. UNFCCC發(fā)布COP26四個主要成果:

1) 適應氣候變化的影響,與減少排放同等重要

2) 在金融這一關鍵問題上,出席COP26的各國政府一致認為,有必要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更大的支持。

3) 降低碳排放

4) 最終確定全面實施《巴黎協定》的指導方針;就有關碳市場的第六條達成的妥協,這將確保每個人都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最后完成關于增強透明度框架的談判,使各國能夠繼續(xù)建立信任。

https://unfccc.int/news/4-key-achievements-of-cop26


7.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7.1. 2022年聯合國海洋大會將于2022年6月27日至7月1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召開。主題為:2022年聯合國支持落實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14會議:“保護和可持續(xù)利用海洋和海洋資源,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由肯尼亞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共同主辦。



二、聯合國、其他國際公約、政府間組織進展



1. 聯合國(UN)

1.1. 聯合國消除性別暴力“16日行動”從每年的11月25日“制止暴力侵害婦女行為國際日”這一天開始,一直持續(xù)到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結束。今年的“16日行動”以“點亮橙色:即刻停止針對婦女的暴力!”為主題,呼吁全世界關注性別暴力問題。

1.2. 11月25日下午,由聯合國婦女署中國辦公室國別主任安思齊女士(Ms. Smriti Aryal)主持的“與她并肩,攜手同行"男性參與圓桌論壇在北京聯合國大樓舉辦,與會者共同探討男性在實現性別平等、消除暴力中的角色和行動。


2.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

2.1. 11月23日,糧農組織發(fā)布最新《糧食及農業(yè)狀況》報告,揭示農業(yè)糧食體系脆弱弊端,提出應當從新冠疫情中汲取經驗教訓,提高農業(yè)糧食體系韌性來應對沖擊和壓力。

2.2. 糧農組織創(chuàng)新利用衛(wèi)星圖像和建模技術監(jiān)測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SDG)全球山地綠色植被覆蓋度,并因此榮獲2021年“地球觀測支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獎”。


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3.1. 北京時間2021年11月25日下午2點,UNESCO西太平洋及其鄰近地區(qū)“海洋十年”啟動會議開幕。本次會議為期兩天,標志著“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十年”(2021-2030年)在該區(qū)域的正式開始,會員方承諾秉持“用必要的科學手段來維系我們想要的海洋”之愿景,努力實現“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變革性海洋科學解決方案,連接人類和我們的海洋”的使命。

3.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1屆大會審議通過《人工智能倫理問題建議書》,中國綠發(fā)會在2020年7月參與建言、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關于“環(huán)境、生態(tài)系統、生物多樣性應寫入人工智能倫理”的建議幾乎被全面采納;此次會議決定,會員國關于其為實施《人工智能倫理問題建議書》所采取措施的報告周期為四年一次,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43屆會議(四年后)上,將討論《人工智能倫理問題建議書》實施情況的第一份綜合報告。


4. 聯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UNEP)

4.1. 瑞典政府將與聯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 (UNEP) 合作舉辦2022年世界環(huán)境日。2022年是自第一屆聯合國人類環(huán)境會議召開以來的50周年紀念——即1972年斯德哥爾摩會議,該會議促成了聯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的成立,并將每年的6月5日設立為世界環(huán)境日。

4.2. 2022 年世界環(huán)境日的主題為 “只有一個地球”(Only One Earth),強調我們亟需通過政策和自身選擇推動變革,踐行更清潔、更綠色的生活方式,確保與自然和諧共生?!爸挥幸粋€地球”是 1972 年斯德哥爾摩會議的座右銘;50 年過去了,這句格言依舊閃爍著真理的光輝——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人類必須保護其有限的資源。


5. 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 Global Pact)

5.1 2021年12月2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將召開“團結非洲商業(yè)”活動,為期一天的論壇中,將匯集來自企業(yè)、私營部門、政府、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地方網絡和聯合國的地方及全球領導人。這一在線活動旨在為私營部門提供信息、和促進機體方法,以加強企業(yè)、建立復原力并為實現社會目標做出貢獻。


6. 非洲-歐亞水鳥協定(AEWA)

6.1. AEWA發(fā)布新研究《在非洲-歐亞水鳥飛行路線的關鍵地點制定適應氣候變化的優(yōu)先次序》

(Setting priorities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of Critical Sites in the Africa- Eurasian waterbird flyways )

鏈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111/gcb.15961


7. 國際化學品三公約(巴塞爾公約/斯德哥爾摩公約/鹿特丹公約)

7.1. 《巴塞爾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鹿特丹公約》第10次締約方大會和《斯德哥爾摩公約》第10次締約方大會將于2022年6月6日至17日在日內瓦舉辦線下會議。會議的主題是“建立健康地球的全球協定:化學品和廢物的健全管理”。

7.2 《鹿特丹公約》于11月25日-27日召開“害蟲綜合治理:實踐與理論”會議。

7.3《鹿特丹公約》將在12月3-4日舉辦主題為“減少使用高度危險農藥的策略”會議。


8. 《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

8.1. 《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不遵守情事程序下設履行委員會第六十八次會議(68th IMPCOM)將于2022年7月9日召開;

8.2. 《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方不限成員名額工作組第四十四次會議(44th OEWG)2022年7月11日至15日召開;

8.3. 《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不遵守情事程序下設履行委員會第六十九次會議(69th IMPCOM)將于2022年10月29日召開;

8.4. 《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第三十二屆締約方主席團會議 (33rd MOP Bureau)將于2022年10月30日召開;

8.5. 《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第三十三次締約方會議(34th MOP)將于2022年10月31-11月4日召開。


9.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與政策平臺(IPBES)

9.1. 2021年11月2日至12月13日,IPBES的商業(yè)和生物多樣性評估范圍界定報告草案接受外部評審。此次外部評審面向各國政府和感興趣的專家,包括科學家、決策者、從業(yè)者和其他知識擁有者。鏈接見:

https://ipbes.net/registration/business_biodiversity_draft_scoping_report

9.2. IPBES發(fā)布《關于生物多樣性和大流行病的研討會報告》(IPBES Workshop Report on Biodiversity and Pandemics),鏈接:

https://ipbes.net/sites/default/files/2020-12/IPBES%20Workshop%20on%20Biodiversity%20and%20Pandemics%20Report_0.pdf



三、國際組織、區(qū)域性組織動態(tài)



1.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1.1. 氣候變化正在威脅全世界所有人、社區(qū)和國家的安全、保障、健康和福祉。然而,氣候變化的影響因地區(qū)、世代、年齡、階級、收入、職業(yè)和性別而不相同。氣候變化的脆弱性經常會加劇現存的脆弱性和不平等。而根據《巴黎協定》,國家自主貢獻中應包括賦予女性權力和促進性別平等的行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于近期發(fā)布了《國家自主貢獻(NDCs)性別平等報告》,闡釋了各國對于氣候變化中性別平等的重視程度及意義。報告原文(英文):

https://portals.iucn.org/union/sites/union/files/doc/iucn-egi_ndcs-gender-national-climate-planning-report.pdf


2. 羅馬俱樂部(Club of Rome)

2.1. 羅馬俱樂部呼吁歐盟委員會將于12月1日發(fā)布的補充版《歐盟分類氣候授權法案》(EU Taxonomy Climate Delegated Act)應支持全球氣候目標,不允許個別國家利益損害整體進展。


3. 歐盟(EU)

3.1. 2021年12月1日,歐盟委員會將公布補充的歐盟分類氣候授權法案。2020年6月,歐盟委員會正式發(fā)布了一套針對可持續(xù)經濟活動的完整分類方法——歐盟分類法(EU Taxonomy)。它是歐盟范圍內的首個對可持續(xù)經濟活動進行定義與分類的官方文件。


4. 國際地球憲章

4.1. 2021年12月7日,國際地球憲章組織講召開“國際地球憲章年終總結會”。國際地球憲章組織由國際地球憲章理事會及秘書處構成,致力于推廣地球憲章提議的使命和理念。該組織努力帶動地球憲章的宣傳、采納、使用和實施以及支持地球憲章倡議的成長和發(fā)展。國際地球憲章組織成立于2006年,并被視為地球憲章中的一項重大的重組和擴展活動。會議鏈接:

https://us02web.zoom.us/j/88907513128



四、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



1. 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BIF)

2.1 2021年12月9日,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BIF )將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U.S. National ScienceFoundation)及經合組織(OECD)共同主辦的“影響和行動:科學政策研討會”。會議注冊鏈接:

https://us02web.zoom.us/meeting/register/tZApduihrTsuGNGOXoYg5DPFV1nOYcnlSIOS



五、干旱區(qū)對話——2020后的生物多樣性與氣候



干旱區(qū)占地球陸地面積41%,是全球約40%的人口的家園,擁有全球約1/3的生物多樣性熱點,為28%的瀕危物種提供了棲息地。干旱區(qū)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全球生態(tài)建設中舉足輕重?!?020后框架》將于2022年 4月至 5月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屆締約方大會(CBD COP15)第二階段誕生。在此之前,展開干旱區(qū)對話,討論多重環(huán)境挑戰(zhàn)下的全球干旱區(qū)生物多樣性、可持續(xù)發(fā)展與恢復力問題,就共建地球干旱區(qū)生命共同體達成共識、推動該議題納入到《2020后框架》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fā)會”)將在2022年 1月 5日至 6日于線上召開“干旱區(qū)對話”會議,主題為“2020后的生物多樣性與氣候”,現已邀請多位專家參與。


1. 11月22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和農業(yè)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FAO ITPGRFA)秘書長Kent Nnadozie博士接受中國綠發(fā)會“干旱區(qū)對話(Drylands Dialogue)”會議邀請,成為主講嘉賓之一。

2. 11月24日,莫哈末·阿卡爾·阿什拉夫教授(Professor Muhammad Aqeel Ashraf),接受 “干旱區(qū)對話(Drylands Dialogue)”會議邀請,成為主講嘉賓之一。莫哈末·阿卡爾·阿什拉夫教授是國際水空氣土壤保護學會(INWASCON)運營主管,國際工程技術協會(IETI)理事,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博士,日本東京工業(yè)大學博士后,河南農業(yè)大學客座教授,發(fā)表論文超300篇。



六、近期重要會議與活動預告



1. 北京時間2021年11月26日晚上,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常設委員會閉會期間戰(zhàn)略愿景工作組就《CITES公約2021-2030年戰(zhàn)略愿景》指標進行討論。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基金會國際部同事參加此次會議,并提意見。

2. 綠會副秘書長受邀參加將于12月7日至8日召開的“湄公河地區(qū)濕地的入侵物種”專題研討會。此次會議由IUCN Asia 的Indo-Burma Ramsar Regional Initiative (IBRRI)?秘書處、湄公河濕地大學網絡(Mekong Wetland University Network)和國際鶴類基金會(International Crane Foundation)舉辦。

3. 綠會國際部代表受邀參加將于12月7日晚10點開始的“國際地球憲章年終總結會”。

4. 綠會國際部代表受邀參加將于12月7日晚9點開始的CBD生物安全信息交流平臺介紹會。

5. 綠會國際部代表受邀參加將于12月9日晚9點開始的CBD金融部門的在線研討會:使資金流動與《2020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相一致。

6. 綠會國際部代表受邀參加12月9日由GBIF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及經合組織(OECD)共同主辦的“影響和行動:科學政策研討會”。


主編/徐艷君?審核/Daisy 編/angel


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綠會國際訊 ——IUCN發(fā)布《國家自主貢獻(NDCs)性別平等報告》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渑池县| 霍城县| 应用必备| 遂昌县| 巨野县| 玛纳斯县| 共和县| 贵港市| 淮南市| 黄陵县| 凤山县| 阜阳市| 驻马店市| 右玉县| 紫阳县| 鹤山市| 郎溪县| 广饶县| 崇文区| 丹巴县| 阿巴嘎旗| 柳江县| 门源| 长兴县| 福贡县| 鄂伦春自治旗| 奈曼旗| 会同县| 富平县| 西安市| 清水河县| 饶平县| 中卫市| 沁源县| 乳山市| 雅江县| 迭部县| 阿拉尔市| 朝阳市| 六安市|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