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軸
今天 繼續(xù)摸重心 什么是重心 不是地上那個 在你身上 重心就是所有重量的中心點 是重量 不是形體 一個球的重心自然在最中心 一個不規(guī)則物體 就不在那了 人 就是一個不規(guī)則的 左右是差不多的 但是前后 不同 一個人虛靈頂勁 含胸拔背 松腰落胯 屈膝裹襠 兩足同肩 重心在哪 有的在兩腳跟間 有的在兩腳心間 有的在兩涌泉間 有的在兩腳趾間 哪一種更穩(wěn) 涌泉 為什么呢 這就要說到 支撐點 支撐點 最少要一個 多則無數(shù) 然而 不管你有多少支撐 都是以最外圈的支撐點連線為范圍 在這個范圍內(nèi) 你的重心落在哪 都是不倒的 一個支撐點 重心就在這個點里面 是平衡的 重心歪出去一點 就要倒 兩個支撐點 重心在這支撐點連線的一線上 是平衡的 如果兩個支撐點 是很大的點 那么 這就不是一條線了 而是一條面 如人的兩腳 兩腳腳間相連 腳跟相連 這個長方范圍內(nèi) 重心隨便挪 都沒事 前提是 隨著重心的挪移 支撐點的受力 是不同的 你的強度 要能支撐 不然就會垮塌 如比薩斜塔 它的支撐點 是塔嗎 不是 是大地 是地球 只要它的重心落在的范圍 強度足以支撐 就不會倒塌 人自然是不行的 因為你沒有踩進地里 你的支撐 就是你的腳掌 人同樣是斜塔 你的腳掌 就是地面 重心只要在這腳掌范圍內(nèi) 你的腳腿膝胯身軀撐得住 你就不會倒 然后 就是強度 一塊石頭的強度 和各種石料混成結(jié)構(gòu)的石頭 強度是不同的 不僅是本質(zhì) 還有結(jié)構(gòu) 人體 筋骨肌膜 強度還行 柔韌不錯 結(jié)構(gòu)還好 所以 人的腳 范圍不大 但是能撐得住身體的重量 如果你的強度不夠 結(jié)構(gòu)又散 你是撐不住 撐不久的 那么 什么結(jié)構(gòu) 最能撐呢 角 為什么 因為角的內(nèi)角 強度最高 力在咬合 在傳導(dǎo) 所以 人這腳 中心在腳心 但是最穩(wěn)的地方 還能在靠前一點 在涌泉 重心 落在這里 很穩(wěn) 人的腳 一只腳兩點支撐 腳掌 腳跟 如果你腳趾抓地了 那就是三點支撐 細化之后 腳跟一個 腳掌兩個 腳趾五個 這八個支撐點 力點中心在哪 在涌泉 人一雙腳 十六個支撐點 中心在哪 在兩腳涌泉中間點上 就是你混元樁抱球的中心點上 為什么在這里 混元樁側(cè)面看 你身體的重心 明明在腳跟 所以 兩手抬起來了 手也是重量 隨著手的抬起 你的重量挪移 重心 也就會前移 如果人是一塊石頭 混元樁的重心在哪 不在涌泉中間 還在腳心 但是 人是結(jié)構(gòu)的 你的重力 不是直直的向下 而是順著結(jié)構(gòu)流淌 人的先天曲線 是弧線 凹弧 前為內(nèi)窩 力自然順著這弧線 流向前方 這就是勢 從高往低 順勢而為 你的弧線 就是你的勢 上面說了 你的重心 不在地面上 而是在你的重量重心 人的重心 站直了 自然垂立 重心在哪呢 在小腹里面 這一點 垂直于地面的這個軸 叫重心軸 也叫豎立中心軸 因為人體是左右對稱的 所以豎立中心軸在這 球的中心軸和重心軸 是一樣的 人 也一樣 站直的情況下 這就是無極式 長桿立影要找的東西 就是找這個軸 中心軸 重心軸重疊的那個狀態(tài) 有豎中心軸 自然有橫中心軸 有處處的中心軸 中心軸 就是折疊 旋轉(zhuǎn)的中軸 這里只說人的豎中軸 以這軸為折疊旋轉(zhuǎn)中軸 自然垂立 中心軸和重心軸重疊 落在涌泉之間 上提百會 下垂尾閭 力往下順 自然順在重心軸點上 也就在涌泉 而你要挪移重心了 往后挪 挪往腳跟 你的重心自然壓在腳跟上 但是你不允許 你要把這下垂的重量 順往涌泉 讓力 順勢而流 你要約束 引導(dǎo) 就是你的發(fā)力 是力的流動和形的結(jié)構(gòu)共同來做的 這個時候 你的重心軸 后挪了 但是你的中心軸 還在那 就會形成什么 偏心軸 如太極圖的中心軸在中間 而重心軸在魚眼一樣 偏心軸 帶來更大的力和勢 你的中軸在涌泉之間 你的重心軸在腳跟之間 把你的雙腳分為一腳三點共六點支撐 二二連線 就有了三個點 腳跟間的重心點 為實 涌泉間的點 為中 腳趾間的點 為虛 我們把力運往中點 如腳 如臂 如腿 這就是三節(jié) 力在根 運在中 引在梢 這就是卦的蔭和旸 你腳踩平了 重心在涌泉 但是沒有運力 腳平攤重量 那就是踩實了 沒有虛實了 為坤 腳踩虛 一力不著 為乾 腳跟實 涌泉實 腳趾虛 為艮 腳跟虛 涌泉虛 腳趾實 為兌 腳跟實 涌泉腳趾虛 為巽 腳跟虛 涌泉腳趾實為震 腳跟腳趾實 涌泉虛 為坎 腳跟腳趾虛 涌泉實 為離 再細分 腳跟為實 但力抽走了 為實中虛 為水 涌泉為虛 但是力運來了 為虛中實 為火 這就是以水濟火 腹為實 力抽吊而上 為水 胸為虛 力涌現(xiàn)而來 為火 都是一樣的 這是跑題了 回到腳上去 馬步 混元樁 在兩腳沒有分虛實的是 重心軸偏離中心軸 腳也就分了虛實 前后的虛實 然后是左右的虛實 一腳為實 一腳為虛 然后是上下的虛實 人的重心點在哪 在小腹內(nèi) 但是這是垂直而立的 如果人亂動 重心點 也會隨之而變 如你前傾 你的重心就會前移 你后坐 就會后挪 但是不管怎么變 重心點 都是垂直而下 形成重心軸 人可以以這個軸旋轉(zhuǎn) ?所以 中心軸 是隨著重心軸而動的 然而 順則無力 所以武術(shù)才要運力 把重心軸 偏出去 而重心點 不僅是重量的左右中心 前后中心 也是上下中心 武術(shù)把前后中心軸偏離了重心 又把左右中心軸偏離了重心 上下 自然也不可能放過 怎么辦 重心下移 不是形體上的 當然 也可以是形體上的 左右 前后 上下 都可以 表現(xiàn)在外形上 就是人右偏 后坐 下沉 但是 那樣的 是重心軸和中心軸同時挪移 這樣的 就是只有其形 看似單重了 虛實了 但是 是順的 就像舞蹈 芭蕾舞就是絕頂?shù)闹行妮S和重心軸的技術(shù) 完美的軸線 而我們的傳統(tǒng)舞 會更加追求內(nèi)在的順逆 如麗人舞把身體極致傾斜出去 卻不倒 這就是中心軸 偏離了重心軸 當然了 比較夸張的是利用了道具 其實 重心軸并沒有偏出去多少 但是 哪怕一點點 也是內(nèi)在力量的表現(xiàn) 回到武術(shù) 重心下沉 并不是重心的下沉 而是上下中心軸的下沉 外形不要動 把你的力 往下沉 這樣 你的重量 還在那 重心點 還在那 但是你的上下軸心 下移了 這就是 氣沉丹田 沉肩墜肘 松腰落胯 等一系列的追求 有很多人說 大個子不適合摔跤 但是不絕對 重心高 那你把力量往下沉就好了 沉不動了 才帶動了形體 下沉 明白了嗎 武術(shù) 是力量先走 形體被帶動 左右 上下 前后 螺旋 內(nèi)外 都是如此 所以 太極起式 外跨步 不是讓你把腿抬起來 放出去 更不是讓你把重心放出去 而是讓你的中心軸 挪出去 你的力挪出去 帶動了你的腿 這一刻 你的重心 還在支撐的腳涌泉內(nèi)側(cè)的那條線上 這個時候 不要往你的支撐側(cè)去歪 上面說了 當你的支撐只有一個的時候 你的重心軸 超出了你的支撐點范圍 就會倒 但是你有力 運力 如果你把重心挪到你的支撐腳范圍里面去 這就順了 所以 不要傾斜 且 你的支撐腳 是實腳 但是 你的力 被運了出去 你的中軸被運了出去 運到了你抬起的那條腿上 所以 你的實腳 是實中虛 你抬起的虛腳 是虛中實 力把腳帶起來了 抬起來了 落下去了 這個時候 中心軸 會帶動你的身體 把重心挪過去 人的平衡是本能的 你的重心 會追過去 你要抗拒 但不完全抗拒 他來了 別讓進門 關(guān)在門外面 這樣才有互爭 才有力量 中心軸 和重心軸的互爭 互引 就這一個起式 就夠練一輩子 是很難的 為什么上面說是中心軸偏離了重心軸 而不是把重心挪出去 你把重心挪出去 你就會倒 哪怕沒有超出腳跟 但是你的重心會壓在腳跟一點 是不穩(wěn)的 你要做的不是挪移重心 而是挪移中心軸 把力挪過去 把重心擠出去 你的后坐 右偏 下沉 都是擠出去的 就像形意 你的后側(cè) 右側(cè) 下沉 都是被擠出去的 這才是 意重后手 你的后手不是抓回去的 是被擠回去的 彈回去的 你的前手 也不是劈出去的 是被擠出去的 彈出去的 你的馬步 兩腳合不住 因為被中心軸擠開了 中心軸 就像一團能量 擠開了重心 卻把自己擠走了 這就是主動和被動的模糊聯(lián)系 如你的上下中心軸和你的重心是一起的 然后你的上下中心軸開始擠 把重心往上頂 重心自然是頂不動的 然后勁力 就被擠下去了 你的力 也就沉下去了 所以 武術(shù)可以無極式站的直直的 但是 勁可以動的厲害 上下左右前后螺旋內(nèi)外 勁在動 形不動 這樣你才有腳扎進地里的感覺 是力在往下沉 這就是互爭 要么中心軸動 要么重心軸動 外形不動的時候 是勁在動 外形一動了 是勁狂動 這就是拋投的意義 翻浪的意義 浪 是被擠出去的 而不是你用外形去做的 沒有互爭 你連舞蹈的勁力都不如 劈拳中的中心軸和重心軸變化是什么呢 無極式而立 這個時候 你就是芭蕾 上頂 下沉 中心軸 重心軸 都在涌泉 而后力往中心軸匯聚 這些力的勢開始擠 往后 往下 往右 外形不動 就像一個氣球 里面的力 離開了重心點 往一側(cè)偏移 球會怎么樣 會被帶動 人也是一樣 你的力涌動時往后往下往右擠 你的重心會被擠開 為什么會被擠開 因為人是弧線的 力走下右后弧線 自然是內(nèi)撐外展 就像球的力走內(nèi)側(cè)的弧線 就被被擠動 然后被擠開的重心會去找你 你呢 把它關(guān)在門外 時刻保持爭力 這就是偏了 但是沒偏過少 你功力越高 自然抗拒的越猛 偏的就越多 你時時刻刻保持住重心和中心的偏離 表現(xiàn)在三體式中 就是中心軸 在左右腳中間一線 后腳涌泉平行一點 垂直為中心軸 上為小腹 重心軸在左右一線腳跟內(nèi)側(cè)垂直為軸 重心在丹田 你說 上下 前后可以理解 這左右 不是在左右中線上嗎 這樣左右重心和中心不是重疊了嗎 是啊 我們以前說過 左右得螺旋 中心軸是什么 就是開合擰轉(zhuǎn)的中軸 力以中心軸為心 向后 向下 向右旋轉(zhuǎn)擠壓 ? 身體 才側(cè)了過來 裹了過來 這就是三體式的意義 右后側(cè)的裹 裹的是勁的路徑 這樣就明白了 勁走的通道 是靠右的 如果你把重心挪到右腳涌泉去 那才是沒了左右偏離 無極式 力涌現(xiàn)中心軸 勁向右 向后 向下 順時針螺旋擠壓 才有了太極式 兩儀式 三體式 而后中心軸挪移向前左側(cè) 勁向左向后像下逆時針陸軒擠壓 重心被帶過來 又關(guān)在門外 時時刻刻保持互爭偏離 用這種偏心軸打人 力量當然是更大的 這樣我們也就明白了 勁以中心軸為心 向右后下螺旋擠壓 過背胯轉(zhuǎn)斗 從前手足拋投而出 這就是翻浪 而太極 是在這種中心軸和重心軸偏離的互爭中 分出了虛實動靜 而八卦 就更加利用螺旋偏心軸來斬切 偏心軸 這就是單重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