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當年把盞歡?依窗望月話從前+青山一道風雨后?幾人歸來是少年
這些畫的圖片不很清晰。往事清晰。
-
第一幅?水彩?《起居》?1990年
-
東旺的青年時代在漂泊和流浪中。1990年他帶著這幾個紙箱子從山西大同來到臨汾,這是一次破格提升,他由中專學校的教員成為山西師大的老師。報到之后他分得一間位于一號教學樓的地下室。
-
在六平米的宿舍里,他畫下了自己的家當,取名《起居》。
-
東旺當年日記里寫到:“地下室的陰暗并沒有窒息我創(chuàng)作的勇氣,這是我那次遷居后很快做出的反應?!?/p>
-
第二幅?水彩?《午過》?1989年
-
草垛和羊,午飯后日頭蒸騰,現實的苦都過濾出了畫面。孩子心干凈,苦難也不忍附著。所以,每一個童年都是時間意義上的故鄉(xiāng)。時間帶著舊情新鮮。人這里,情一面,不存新舊,唯是擱藏在心,喚喚就應聲。我們這一生看起來趕路,實際都在往回走,走回童年和生命元初。
-
第三幅?水彩?《暖冬》?1991年
-
畫草和羊毛,東旺都耐心。那時二十六、七歲,離開家鄉(xiāng)在山西,已經歷打工、求學、教書幾段遞進。畫這幅畫1991年,東旺大哥一家從內蒙化德縣搬來東旺所在的山西臨汾。大哥之前開理發(fā)店,由于姐姐的婚姻變化,姐弟連夜離開那個縣城。哥哥一家忽然到來,東旺剛剛穩(wěn)下的生活多出內容,哥哥需要找到住的房子和活的生計,很快,校園里有了一個賣煎餅和涼面的小推車。
-
畫面里白雪覆干草,兩只羊彼此依靠取暖。
-
這個構圖還畫過一張工筆,就是圖四,如今不知去向。
-
水彩的這張《暖冬》,有一年學校接待世界銀行(名稱不知是否準確)代表團,要布置會議室,借去張掛,很著急也很榮幸。再也沒還回來,前幾年聽說已移出會議室進了檔案室。
-
工筆的這張,系里有位老師的朋友拿去,說南方城市有機會賣掉。那是1991年,賣畫是件不容易事,大家都渴望。畫不知賣了沒有,那位老師的朋友不再有消息,直到31年后的今天。
-
畫里面的故事差不多有干草那么多,羊毛那么秘密。
-




-
忻東旺教授夫人張宏芳女士寫于2022.05.27
備注:題目是本人根據內容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