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網絡暴力越來越嚴重?主要出于這5種原因

為何網暴越來越嚴重?為何某類網民沒有能力尊重別人?從上網者在各大新聞網站、博客、論壇、貼吧里的留言評論看,大致可以總結出5點原因:
1、器量狹小

某類網民在網上看一則報道,讀一篇文章,總是顯得刻薄偏激,讓人覺得不管在什么方面,只要稍稍看不過眼,很多人連反對的原因和觀點都說不出,上來便奚落損罵,言辭中充斥著挑釁和蔑視,就好像跟對方已結怨了幾百年,而當你跟對方說道,閣下說話就不能理性些、尊重些么?他們還要理直氣壯地駁斥你,我怎么不尊重了?你看我哪句話帶臟字了?所以面對這種認為不說臟話就是尊重的人,只要你稍微有一絲君子的自覺,你除了苦笑“認慫”,你還能有什么理可講呢?
2、低智、文化水平過低

一個人如果肚子里沒有墨水,加之腦子又不夠靈光,那么他肯定是缺乏最基本的是非分辨力和閱讀理解力的。這些人在網上瀏覽文字信息,往往既讀不懂別人的本意,也弄不清表面的文意,有的家伙可能剛剛看了題目,粗略掃了幾個關鍵詞便開始以歪曲的的主觀認知大言不慚地“高談闊論”。甚而有些人還要帶著“你們都沒文化、都是只懂笑人炫己的傻子”的心態(tài),以小人式思維去評斷他人,在很多事尚未明確的情況下,便擅自把對方斷定為“黑的”,“壞的”,“惡意的”,“蓄謀已久”的,從而帶著莫名其妙的怒火朝對方惡意滿滿地污蔑指責。
3、根深蒂固的自卑心理

一個人如若心懷自卑,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他便會在自保意識的推動下,用自大、自以為是、自命不凡的言行來偽裝自己,所以出于急于證明自己、急于貶人抬己的心態(tài),他們常常會期盼網上有壞的東西出現,而且也常常把好的、美善的,下意識地誤解為壞的、丑惡的,這樣他們便能頤指氣使地對之詬病惡損,以最響亮的聲音告訴自己及他人“我比這個家伙可高明多啦”。
4、從小缺乏尊重教育

這些年我們有些新聞APP做得還算好,你想評論,都要先“考試”,讓你明白網絡文明公約,“考試”通過了,才能發(fā)言,這個策略實行后,罵人的情況果然減少了,但所有人卻都開始陰陽怪氣、冷嘲熱諷(俗稱“抖機靈”),自以為機智幽默,實則狹隘惡毒,愚蠢透頂。詳情可以參考虎撲APP球類評論區(qū)。
即是說,這種企業(yè)自定的網絡制度,最多只能抑制表象,而無法影響內里,一塊爛茄子,即便表面不放惡臭了,它里面依然是一塊滿是細菌的爛茄子,所以一個人他會變成網絡噴子,跟他罵不罵人沒有關系,而是他缺乏最基本的教養(yǎng)。就算不讓他罵人,他也會通過別的方式表現出來?!抖Y記》中講,“君子慎獨”,放在這個今天,就是講,你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沒人看著你的時候,你也要表現得像個君子一樣,不能說網絡上沒有實名制,你就能戴著無名面罩為所欲為,甚至大有“反正沒人管,不噴一下就虧了”的卑劣之勢。
鍵盤俠如此猖獗,究其根源,還是觀念的問題,而觀念大多是環(huán)境灌輸的結果,比如一個孩子如果你把他放在衛(wèi)生觀念差的地方,等他長大了,你給他端一盤摻有蟑螂尸體的炒飯,他并不會覺得臟,最多把蟑螂夾出去,還是會吃完那盤飯。同樣地,如果一個大環(huán)境,我們自小就沒人教育你何謂尊重,只是告訴你不要打架罵人偷東西,那么長大后,你依然無法貫徹尊重原則,認為在網上這種地方,只要不罵人,就不算不文明行為。
5、法律執(zhí)行力差

↑↑ 這是一個關于網絡暴力的實驗,實驗組在街上隨便抓了20個路人,讓他們進來,戴上面具,對臺上的三個人寫負面評論,路人們不知道他們的具體情況和詳細信息,只能通過他們的外表和基本介紹來給出自己的第一印象,于是就成了這樣——“和攝影師**、可約、貴圈很亂、腦殘、做作、很傻、*亂”。所以客觀道理就是這樣,如果你不了解一個圈子,又急于發(fā)表看法,那么草率盲目地斷定他人、不負責任地亂扣帽子,就是你唯一的選擇。


網上的鍵盤大軍數不勝數,要想管制這些人,必須要靠法制。但現在的情況是,我們并不是沒有網絡法,而是沒有強大的法律執(zhí)行力,你有法可依,但無力執(zhí)行,也等于沒有法律,很多低教養(yǎng)的人依然會認為網絡是不法之地,“我罵你又怎樣?有本事過來抓我啊!”
所以在法律之外我們必須還要開設一種全民網絡信用制度,所有人上網都要刷臉登錄,不管上什么網站,登錄什么APP,一律用自己的身份賬號,你罵人,就掉信用;信用低,你以后買東西、交稅、租車等就都要比別人貴一些,買房、買車搖號等需要排隊的,一律往后排,你欠了社會的,就要從其他方面還給社會。
作者:阿馨
如喜歡,大伙三連支持一波?。ㄊ堑模恼乱部梢渣c贊、投幣、收藏)
記得加上關注噢,阿馨是小眾作者,忘加的話,以后可能就找不到我了
閱讀阿馨更多文章,請查閱我的B站專欄:
https://space.bilibili.com/8216460/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