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教育的結(jié)果是不孝,是嫌棄,是不屑
現(xiàn)在教育的結(jié)果是不孝,是嫌棄,是不屑
2022-10-04
有時候會感覺,現(xiàn)在的教育很奇怪,培養(yǎng)的都是一群白眼狼,看不起父母,或者看父母很不舒服,不是土鱉就是土豪,完全跟不上自己。
其實很早之前就有這樣的感覺,在父母還沒有攀比的時候,那個時候雖然父母沒有攀比,其實孩子之間已經(jīng)開始攀比了,不知道為什么這種攀比居然現(xiàn)在孩子之間開始,那個時候在公交車上見到孩子們說的那些話,真的很恍惚,我們是一個社會、一個時代的人嗎?
當(dāng)然,那個時候孩子們之間或許并不認(rèn)為那些是攀比,只是父母的話影響到了吧。只是當(dāng)孩子們說完之后,有些話在被傳到父母耳朵里,然后經(jīng)歷過社會捶打的一群人加以理解,攀比和不悅就產(chǎn)生了,而這些繼續(xù)影響到孩子。

一切就變得自然起來了,開始攀比學(xué)區(qū),攀比愛好等等。全世界學(xué)鋼琴最多的是我們,但是聽鋼琴最少的或許也是我們吧,至少比例是如此的,要不然我們?nèi)丝诨鶖?shù)大,甚至單是人數(shù)也是我們了。
我們教育的目的都開始變了,變得要教育人高人一等,甚至高爾夫都不算是高端運動了,而是馬球等,因為這些是貴族運動。只是通過鋼琴的事件我們可以得知,我們的要的僅僅只是貴就好,并不是貴族,我們要的是昂貴并不是貴族。
而且這些還是外界的,并不是自我心理的貴族,要的是昂貴并非貴族精神。這就導(dǎo)致了,我們的孩子們只看到表面,然后開始嫌棄自己的父母,甚至對于自己父母的行為感覺不屑,除了生活需要父母,其他的都不需要,感覺不如自己,沒有自己貴族,沒有自己上檔次。

我想到了古代人說的,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這才是真正的精神貴族。昂貴不是貴族,一顆善良平等的心,才是真正的貴族。
記得看過一本書里面說了三個人格基石,其實就是貴族的一個表現(xiàn),合作共贏、予多于取、同情共理。
遇事永遠(yuǎn)和別人共贏,不吃獨食;相對平等;照顧他人感受;這些是西方對于貴族的一個評價。雖然我們老百姓看到之后感覺不對,他們都是資本家,不是這樣的,這只是標(biāo)榜自己罷了。但我看的更多都是如此,哪怕是中國古代也是如此!
士不可不弘毅!

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諸葛亮辭了又辭,最后劉備拿出來殺手锏,天下士族的通?。骸澳阒撂煜律n生何辜?”光是這一句,諸葛亮就出山了。
以前的士族、貴族,都是如此的,只是現(xiàn)在卻變了樣子,甚至只重視表面教育,而開始忘卻那些基石的根本,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
孔老夫子曾說:“不義而富且貴,與我無浮云”。
或許如此,當(dāng)我們看關(guān)羽的時候,看《水滸》的時候,我們才明細(xì)為什么我們會那么喜歡這些人,因為人無義無信不立,這些就是當(dāng)時的基石。
這些基石沒有了,不管上面有多么的花哨或深遠(yuǎn),也如空中樓閣一般,隨時會轟然倒塌……
————完————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