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陳霸先建立大陳不合規(guī)矩,唯一以姓立國的朝代
這陳霸先把持南梁朝政平定王僧辯勢力以后,蕭勃和王琳又跳出來反對,蕭勃是南梁宗室又是陳霸先老上司,這可以理解,那王琳又是何許人也?
王琳出身武將世家,他“輕財愛士”,善于籠絡(luò)人心,在地方上風(fēng)評很高,在平定侯景的戰(zhàn)斗中立功不少。其人性情高傲,在王僧辯還活著的時候,就不買王僧辯的賬,把王僧辯氣得咬牙切齒,更不用說陳霸先這個后來者了。

在陳霸先剛平了蕭勃不到三個月,王琳就開始準(zhǔn)備船隊攻打陳霸先了。陳霸先不是一個喜歡被動的人,王琳還沒打過來,他就派手下大將周文育和侯安都帶著兩萬人殺了過去。
周文育和侯安都是陳霸先手下非常能打的兩員大將,對付王琳問題應(yīng)該不大。十月份,侯安都剛到武昌,占據(jù)武昌的樊猛就退走了,隨后周文育也進(jìn)駐武昌與侯安都會師。

本來很順利的過程中,卻偏偏出了一個麻煩。這個麻煩還是陳霸先自己搞出來的。干掉蕭勃之后,陳霸先覺得時機已經(jīng)差不多成熟了,就讓蕭方智把位置騰了出來,自己登基做皇帝,建立了大陳,是為陳武帝。立國號這種事情,是很嚴(yán)肅,而且有公認(rèn)的命名規(guī)范的,不能瞎起名字,用姓做朝代名,縱觀中國歷史,只有陳霸先一個人。陳霸先也是敢為天下先,不過這種行為太土了,一般給自己家賣臭豆腐或者剪刀的作坊起名才會這么干,比如陳記、李記。即便是當(dāng)年沒啥文化的劉邦都不好意思做這種事情,陳霸先就做了,這很能說明他的出身,并非名門世家,或者他并不在乎這些。

不過這事終究辦得還是太著急了。當(dāng)時不管是南朝還是北朝,但凡有點兒身份的人,無論背地里多齷齪,明面上也要顧及點仁義道德。尤其是以權(quán)臣的身份改朝換代,是非常講究、繁雜的面子工程。千萬不要以為群臣勸諫、眾望所歸等客套儀式?jīng)]啥用,想辦成這事,這是必要條件,如果做不好,就很容易出亂子。北朝前有爾朱榮、后有高歡和宇文泰都是忍了一輩子也沒跨過這道坎。
陳霸先性子太急,場面都沒摟住就改朝換代了,事前也沒跟侯安都和周文育通氣,這倆人得了消息之后都有點懵了。

這倆哥們兒雖然能打,但都不是陳霸先的嫡系。侯安都是在陳霸先北上打侯景的時候,才加入隊伍的“新人”,而周文育雖然是陳霸先從廣州帶來的,但更尷尬的是他還做過陳霸先的俘虜,只是因為能打仗才被陳霸先看中“招安”的。
現(xiàn)在兩人還在前面拼命呢,陳霸先在后面就把公司的招牌給換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事件,如果陳霸先最后兵敗,他將是另一個侯景,而侯安都和周文育也會被打上“亂臣賊子”的標(biāo)簽,永遠(yuǎn)背負(fù)罵名。

本來處于劣勢的王琳,一看陳霸先整出這檔子事,也跟北齊簽了份協(xié)議,并要一個宗室子弟過來。一聽要找陳霸先麻煩,北齊便很激動地把手里的人質(zhì)蕭莊送了過去。
這個蕭莊剛十來歲,拿來做皇帝很合適。
討逆的變成了叛逆,叛逆的變成了討逆。這對侯安都和周文育軍隊的氣勢影響很大,直接影響了軍隊?wèi)?zhàn)斗力。兩人圍攻郢州久攻不克,隨后還被王琳抓住空隙吃了大敗仗,都變成了俘虜。

在侯安都和周文育被俘之后,戰(zhàn)況就發(fā)生了大轉(zhuǎn)折,主動權(quán)回到了王琳手中。永定二年正月,王琳帶領(lǐng)十萬水軍進(jìn)至湓城,與陳霸先決一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