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一對一培訓
固執(zhí)到底是好還是壞
你家小朋友是不是在所有事情上都很固執(zhí)?比如一定要自己開門、自己按電梯、第一個進門,看動畫片無節(jié)制、不聽勸???
兩歲多的孩子恰逢他們人生的第一個反叛期,即“terrible two”。他們在這個時期開始出現自主意識,經常喜歡說“不”,做很多事都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也常常會希望大家都按照他的想法行事,但此時的他們能力還不足,因此他們的想法都是不成熟和沒經驗的,所以常常會把事情弄得一團糟,令家長非常抓狂。
但固執(zhí)和任性要區(qū)別開來,孩子性格固執(zhí),并不全是壞事。固執(zhí)說明他有自己的主見,甚至意味著他的領導意識開始萌發(fā),但固執(zhí)和任性就一線之隔,家長要分清。孩子可以有理由有想法的固執(zhí),但是不可以沒理由的任性。比如說到了晚上睡覺時間,寶寶覺得不困不想睡,那么他可以去自己閱讀看書,玩一會兒玩具都可以,但是沒理由的吵鬧任性就不可以。
遇到寶寶不好好吃晚飯的情況,不要苦口婆心地勸說,需要先跟他約定好,如果他錯過了這一餐,之后也不會再給他別的東西吃,就算后面他喊著說餓,你可以先心平氣和地跟他講為什么不再給他食物,如果他不接受,還是一味堅持自己的無理要求,不用管他,采用冷處理,讓他明白不是他想干嘛就能干嘛的,哭鬧也是沒有用的。此時最忌家長心軟,因為這樣慢慢孩子就會養(yǎng)成他說什么就是什么,非常任性。
了解孩子固執(zhí)的原因,不要一味地壓制他的固執(zhí)。不同的孩子性格不同,因此相比較而言,有部分的孩子就會格外固執(zhí)調皮一些,父母首先要接受這個事實,這樣才能對孩子的期望更切合實際,對孩子的寬容度更高。
家長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就會明白孩子固執(zhí)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孩子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們的世界完全不同。比如吃飯時,大人常常會因為孩子打翻飯碗而發(fā)飆。其實這種時刻,站到孩子的角度看看就明白了,大人的身高足以俯視桌面,各道菜、碗擺放的位置是一目了然。然而,孩子的視線頂多跟桌子同高,因此,撞到、甚至打翻桌上的東西,想想也是難免。
有可能你認為是長大后視線變高的關系,于是蹲下來瞧一瞧,但發(fā)現還是無法回到兒時的角度。就如同我們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xiāng)時,總覺得和小時候的印象比起來,馬路變窄了。大人蹲下來跟小孩站著是不同的,所以重點不在于小孩的視線比較矮,也不是因為小孩的身體比較小。而是孩子的視野,跟大人的視野,說不定根本毫不相同。如此看來,孩子所感受到的世界,跟大人或許不太一樣。如果這是真的,家長應該將這份差異牢記在心。正是因為大人跟小孩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所以孩子當然不可能完全聽大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