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方M9 Pro迷你主機評測!越階體驗 將酷睿i7-1260P賣到白菜價!

在迷你電腦領域,英特爾酷睿平臺的優(yōu)勢是CPU單核性能更強,集成的銳炬Xe核顯也具備更出色的編解碼能力,更適合作為家庭娛樂影音中心,辦公和生產力等應用場景。可惜,酷睿平臺迷你主機的價格普遍不便宜,以NUC 12華爾街峽谷、宏碁蜂鳥Mini、小米迷你主機等為代表的產品(i5版準系統(tǒng))至今還賣2800元以上。

如果你一直都在羨慕NUC 12這種體積不足0.5L,但卻依舊具備均衡性能和不俗的擴展能力,只是無法接受其相對高昂的售價。MOREFINE摩方最新上架的M9 Pro迷你主機,則能在更低價位給你帶來【超大杯】的體驗。

摩方M9 Pro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在不足2000元的價位里,提供了第12代酷睿i7-1260P處理器,0.5L超小金屬機身,雙M.2硬盤位以及最高45W的穩(wěn)定功耗釋放。綜合實力比搭載i5-1240P、i5-12450H和i7-12650H處理器的競品更強,而且還要更便宜。

大家好,感謝關注科技健圣,本期視頻,咱們就來一起看看,摩方M9 Pro是如何提供遠超自身價格的越階體驗的。
開箱初探 摩方M9 Pro的外在設計
摩方M9 Pro包裝盒不算大,采用了四四方方的造型,白底疊加淺藍色的MINI PC和英特爾標識Logo,顯得更為簡約清爽。

包裝內分為上下兩層,上半部分是M9 Pro主機,下半部分則是附贈的配件。后者包括說明書,壁掛支架,固定螺絲,1米長的HDMI視頻線,以及電源適配器。

與NUC 12的板磚式電源適配器不同,摩方M9 Pro標配的120W充電器來自航嘉,體積更小,重量也只有262g,隨主機一起長途外出攜帶也不會感到累贅。

摩方M9 Pro主機的三圍尺寸是113mm×106mm×42mm,大約0.5L,與英特爾NUC12華爾街峽谷(0.48L)和小米迷你主機(0.47L)無限接近,都屬于單手可握的存在。

健圣拿到的機器內部已經安裝好了雙內存和1根2280的SSD,此時整機的重量約409.5g,也是非常輕盈的存在了。

摩方M9 Pro采用了一體成型的全金屬機身框架,它的頂蓋為亞克力鏡面蓋板,光可鑒人,較之磨砂和類膚質處理更顯檔次,中間的英特爾酷睿標簽和下方的品牌Logo也讓其看起來沒那么單調。

前面板的接口也被嵌入到了一條亮面的蓋板中,與相似工藝的頂蓋遙相呼應。但是,鏡面隨靚,但也存在容易沾惹指紋的缺陷,大家在移動摩方M9 Pro主機時,最好捏著機身兩側邊框,如果沒洗手就用手指碰到了頂蓋或前面板,免不了就要好好擦拭一番了。

這款迷你主機的機身兩側則被開了大面積的【天窗】,表面覆蓋防塵網,南北通透有利于空氣的流通,提升散熱效率。


接口位于前后兩端,前面板配備了2個USB-A3.2 Gen2(10Gbps),以及內嵌指示燈的電源開關。

機身后面則配備了電源插孔,耳機孔,2個HDMI2.0,2.5G網口,USB-A2.0和USB-A3.2 Gen2(10Gbps),支持視頻輸出功能的USB-C3.2 Gen1接口。

2個HDMI和1個USB-C,這意味著摩方M9 Pro可以同時連接3臺顯示器,對從事專業(yè)設計或期股交易的用戶來說非常友好。
這款產品的底蓋上同時配有壁掛孔,以及固定支架的螺絲孔位,至于采用那種壁掛方法,還得看你家里的顯示器或壁掛支架的設計。但無論采用哪一種,掛機時都需要取下孔位一側的腳墊才能安穩(wěn)。


拆機探秘 摩方M9 Pro的擴展能力
摩方M9 Pro的拆機很容易,底蓋通過4個腳墊內的螺絲固定,注意腳墊內層沒有膠,是通過螺絲卡主的,所以擰下螺絲后要小心脫落,避免遺失。

這款機器底蓋與機身框架嚴絲合縫,拆卸底蓋時可以利用撬棒從壁掛孔位著手,一撬就開。

摩方M9 Pro的內部設計與NUC 12很像,都在0.5L左右的緊湊空間里容納了2個內存插槽,最高支持64GB內存容量(32GB×2),1個2280長度的M.2硬盤位,以及1個2242長度的M.2硬盤位。
其中,2280硬盤位支持PCIe 4.0 NVMe SSD,而2242硬盤位則同時兼容PCIe 3.0和SATA通道的SSD。

英特爾AX201無線網卡和電池,都位于2280硬盤的下方。沒辦法,如此緊湊的機身,無線網卡也就只能屈居于此了。不過在這段時間的實測中,并沒有出現因溫度導致的無線信號不穩(wěn)等問題,這一點還請大家放心。
摩方M9 Pro拆裝內存和硬盤的方法與筆記本相同,稍有DIY經驗的同學應該都可以自己搞定。注重性價比的同學強烈推薦購買準系統(tǒng)版(不含內存和硬盤),趁著現在內存硬盤便宜自己購買可以省下更多銀子。
該產品的散熱模塊位于主板背面,健圣沒有做深入拆機,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官方的宣傳圖。
性能實測 感受摩方M9 Pro的動力
摩方M9 Pro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在不足2000元價位就提供了英特爾第12代酷睿i7-1260P處理器,這顆芯片采用4大8小12核心16線程,內置18MB高速緩存,最高加速頻率可達4.7GHz,集成擁有96個執(zhí)行單元的滿血銳炬Xe 96核芯顯卡。
健圣拿到的機器標配兩條8GB DDR4-3200的鎂光內存,讀寫速度都達到了47GB/s或更高,延遲86.5納秒。
內置的500GB硬盤來自英睿達,具體型號為P3 Plus固態(tài)硬盤,持續(xù)讀寫速度分別為4500MB/s和1900MB/s,屬于中端級別的PCIe 4.0 SSD,都是大品牌,品質和可靠性毋庸置疑。
可能有同學會問了,標配i7-1260P,功耗會不會很高?請放心,如今移動處理器都支持動態(tài)調節(jié)功率和頻率的。通過功率監(jiān)測儀的顯示可見,摩方M9 Pro在睡眠狀態(tài)時的整機功耗在0.7W~1W之間波動。
開機后的待機狀態(tài)整機功耗在7W~8W間波動,貼近主機的噪音不足37分貝,哪怕長時間出游忘記關機,也不用擔心會產生多少電費。
接下來就是大家最關心的環(huán)節(jié)了,摩方M9 Pro處理器的功耗釋放、滿載溫度和噪音有多高,實際跑分和游戲體驗如何?
先來看看烤機測試。在22度室溫,室內噪音35分貝的環(huán)境下,通過AIDA64進行烤機測試。在同時運行CPU和FPU烤機時,M9 Pro的處理器前30秒可以達到55W(整機超過80W),隨后慢慢下降并穩(wěn)定在41W的狀態(tài)(整機65W左右),此時核心溫度83攝氏度左右,CPU頻率在2.63GHz左右。
將噪音測試儀放在主機旁監(jiān)測到的噪音在55~58分貝間波動,如果將測試儀拿到電腦桌邊緣靠近用戶的位置,則會降到49分貝以內。
如果選擇FPU單烤,M9 Pro的功耗會降到38W,溫度降至81度,主頻則在2.49GHz左右。
同時進行FPU和GPU雙烤,功耗會進一步上升到45W,溫度約84度,CPU頻率會進一步下降到1.62GHz左右。
烤機過程中,摩方M9 Pro頂蓋的最高溫度位于后側邊緣位置,接近48攝氏度。正對背部的散熱出風口,此處的溫度則在52攝氏度左右。

頂蓋最高溫度

后置出風口最高溫度
然后就是具體跑分成績了,魯大師跑分總成績超過了106萬,超過了全國73%用戶。

在CrossMark測試和PCMark10現代辦公測試中,摩方M9 Pro的總分數分別可達1800分和5700,可以提供出色的生產力。


在2000~3000元價位區(qū)間中,我們可以買到的酷睿平臺迷你主機大都搭載i5-1240P或i7-12650H,咱們不妨拿i7-1260P和它們進行一番對比,測試軟件為CPU-Z和CineBench。

在CPU單核性能方面,i7-1260P的表現甚至還要略微超過了45W的i7-12650H,較之i5-1240P領先14%~20%。

在CPU多核方面,i7-12650H憑借著更多大核數量扳回一城,較之i7-1260P有著平均6%左右的提升。而i7-1260P和i5-1240P之間的差異則很小,因為它們本身核心數量就是相同的,這一點也在意料之中。

但是,在3DMark測試中,集成滿血銳炬Xe 96核顯的i7-1260P,就能大幅領先另外兩個家族兄弟了。i7-12650H雖然隸屬于標壓處理器范疇,但集成的卻是性能最差的UHD64核顯,編解碼引擎也從2個減少到1個,多媒體和游戲性能甚至還不如i5-1240P。

在游戲測試環(huán)節(jié),《英雄聯盟》,2K分辨率,最高畫質下,一局接近40分鐘的游戲下來,摩方M9 Pro的平均幀數可以達到111FPS,最高幀數148FPS,最低也有67FPS,整個過程體驗下來就是一個字——爽,唯一可惜的就是用英特爾核顯玩LOL貌似沒有陰影特效,有知道如何解決的小伙伴歡迎彈幕或留言。

在3A游戲實測中,分辨率都設定在1080P,《孤島驚魂:新曙光》高畫質下平均幀數19FPS,調整到低畫質則可提升到23FPS。


《刺客信條:奧德賽》高畫質下平均幀數19FPS,調整到低畫質則可提升到29FPS。


《古墓麗影:暗影》高畫質下平均幀數20FPS,調整到低畫質則可提升到27FPS。


《地平線:零之曙光》質量優(yōu)先下平均幀數18FPS,調整到性能優(yōu)先則可提升到25FPS。


總體而言,12代(包括13代)酷睿核顯玩3A大作還是有點壓力的,需要犧牲畫質才能得到勉強可玩的流暢幀數。

與同級別的銳龍6000移動平臺相比,英特爾核顯在多媒體方面的表現更好一些,原生支持AV1解碼,無論是播放8K分辨率的AV1編碼視頻,還是4K分辨率的HEVC編碼視頻,都能將CPU占用率壓制在個位數,可以完美扮演好電視盒子和家庭影音中心的角色。
越階體驗 同價位最值酷睿小主機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已經對摩方M9 Pro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這款只有0.5L的小主機,擁有精致的機身設計,良好的擴展能力(雙M.2硬盤位),還一舉將12代酷睿i7-1260P處理器踢進了不足2000元的主流戰(zhàn)場,結合最高45W的功耗釋放,堪稱是同價位酷睿平臺迷你主機中的最強音。
當然,摩方M9 Pro也存在些許不足,比如4A1C的USB數量還是偏少(和筆記本相比其實已經不少了),USB-C不是雷電4也不支持PD供電,但該產品標配的迷你款充電器已經最大限度彌補了這一缺陷。
整體而言,摩方M9 Pro是一款瑕不掩瑜,物超所值的迷你主機。在過去,健圣都是建議大家優(yōu)先選i5-1240P,而謹慎選擇i7-1260P的,因為兩款處理器的性能差異不值得太高溢價。但是,人家都把i7-1260P賣得比i5-1240P還便宜了,咱們自然也得與時俱進,優(yōu)先考慮性能更強且更便宜的摩方M9 Pro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