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土匪太多,清官上任后:誰抓土匪就罷免誰,結(jié)果土匪都改種田
跌宕一生昌邑王,濃墨重彩留筆墨。十年庶民難自我,跌宕一生多落魄。
劉賀的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原本只能作為一個諸侯王的他卻意外地登上了大漢王朝的皇座,可是僅僅在位二十七天,就又被罷免了,開創(chuàng)了皇帝在位最短的先河。
世人皆知劉賀此人荒淫無道生性頑劣,他手下的大多臣子也都是趨炎附勢并無真才實學(xué)之輩,后來隨他一同入朝的200余位臣子多被處死,唯獨少數(shù)人被留下后又被重用,其中就包括了龔遂。

龔遂為官清廉剛正,因成名較晚被人稱為70歲才崛起的名臣。
相傳西漢時一地方土匪太多,清官龔遂上任后下令:“誰抓土匪就罷免誰,結(jié)果土匪都改種田了?!?/p>
一、頑劣無德漢廢帝
提及漢朝的歷代皇帝,就不得不提到漢廢帝劉賀。
他在漢朝的歷史當中是絕對獨樹一幟的存在,不是因為他立下了什么豐功偉績,也不他推行了什么影響后世的政策,而是他作為漢朝的皇帝,僅僅在位了27天。
漢廢帝劉賀是漢武帝劉徹的孫子,是大漢王朝的直系皇族,他的父親是第一任昌邑王。

在他父親過世后,年僅五歲的劉賀便繼承了他父親的王位,成為第二代的昌邑王。
由于當時劉賀的年紀尚小,因此許多大臣都為了權(quán)勢利益,變著法地哄著劉賀開心,以至于劉賀長大后也無心政事,只顧玩樂,而他手下的臣子們也樂于奉承迎合劉賀的喜好。
可是,有一個大臣卻不同,那就是龔遂。
龔遂此人才學(xué)淵博剛正不阿,被任命為昌邑國的郎中令后更是極為清廉一心系國。
在看到其他大臣們都只顧哄誘劉賀來取得權(quán)勢之后,他心中更羞于與那些臣子們?yōu)槲椋瑫r更為昌邑王的未來擔(dān)憂。

龔遂曾數(shù)次勸諫劉賀不要如此頑劣,要多學(xué)習(xí)詩、書、禮、儀等方面的知識,要安心治國,可面對龔遂的建議,劉賀卻頗為不耐煩,甚至久而久之之后,看到龔遂轉(zhuǎn)身就走,還念叨著:“郎中令就會羞辱人?!?/p>
好在,劉賀此人雖然頑劣無德,但還是能夠明白龔遂是真心實意地為他好,因此他雖然對龔遂,但是卻從沒迫害過龔遂。
漢昭帝駕崩后,因膝下無子,百官商議之下,便將劉賀推上了皇位。
劉賀大喜過望,更是帶著一直以來陪伴他玩耍的200余位官宦帶入了朝堂,并且逐一提升了官位。
得知劉賀登基為一朝天子,龔遂對劉賀的勸解更加的苦口婆心,千叮嚀萬囑咐,告訴劉賀:“如今您已經(jīng)貴為一朝天子,切忌不可像原先那樣不問世事,只顧荒淫享樂?!?/p>
可劉賀依然把龔遂的話當成了耳旁風(fēng)。
二、皇位被廢、臣子受牽連
劉賀當上皇帝之后,他以前所養(yǎng)成的頑劣惡習(xí)并沒有收斂半分,恰恰相反的是,得到了至高無上的權(quán)利后,他變得更加地肆無忌憚。
劉賀自登上皇位之后,就越發(fā)地驕奢淫逸,不僅縱容親信胡作非為,更是常常與那些他從昌邑帶來的臣子們在后宮嬉鬧。
朝中大臣對他的如此行徑極為不滿,起初曾有數(shù)位大臣聯(lián)合向劉賀進諫,勸他收斂。可已是九五之尊的劉賀又怎能把他們的話放在心上,于是統(tǒng)統(tǒng)敷衍了事。
后來,在權(quán)臣霍光的帶領(lǐng)下,眾臣聯(lián)名請求太后將劉賀廢黜。

就這樣,劉賀登基不到半月就被拉下皇位,而劉賀從昌邑帶來的200多位近臣,也因輔佐不力被予以處決,唯獨龔遂等少數(shù)幾個臣子活了下來,被關(guān)在監(jiān)牢。
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
在劉賀被廢黜后,重臣又找來劉詢登基稱帝,劉詢雖然一直成長在鬧市之間,但是對于民生疾苦卻極為了解,因此劉詢登基之后大力改善民生,推行了許多利國利民的政策。
有一年渤海郡因饑荒四起,百姓顆粒無收,于是鬧起了匪患。劉詢曾派去諸多官員前去治理,但是都無功而返,匪患也越越多。
正在劉詢發(fā)愁之時,一位大臣提起了還在監(jiān)獄中服刑的龔遂,便向劉詢舉薦。

劉詢聽了大臣的舉薦后,也覺得龔遂或許是有可用之人,于是便召見了龔遂,至此龔遂終于擺脫牢獄之災(zāi),開始了他成為一代名臣的道路。
三、一計平匪患
初見龔遂的劉詢,對于這個其貌不揚的“老人”并沒有太過在乎,可是經(jīng)過一番交談之后,劉詢發(fā)現(xiàn)龔遂實乃大才之人,尤其是聽過龔遂對于匪患的看法之后,更是對于龔遂能夠平定匪患充滿了信心。
龔遂領(lǐng)命平匪之前,向劉詢要了一道便于行事的命令,就是無論龔遂做出怎樣的決定,使用什么樣的方法,劉詢都不得干預(yù),當?shù)毓賳T也必須全力配合。
在龔遂徹底了解完渤??さ那闆r后,龔遂明白,當?shù)刂酝练俗鱽y,完全是因為“官逼民反”。

在旱災(zāi)結(jié)束之時,當?shù)毓賳T不僅沒積極疏導(dǎo)撫慰百姓,還以權(quán)謀私對百姓進行壓榨,同時更是借著抓土匪的名義,對百姓大施暴政。
因此,龔遂下達命令,“凡是拿著鐮刀、鋤頭的人,都是平民百姓,凡是拿著武器的人才是真正的土匪,當?shù)毓賳T不準再對拿著鋤頭、鐮刀的百姓動手,也不準再私自抓捕土匪,否則就地罷免。”
當?shù)毓賳T接到命令之后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敢再打著抓土匪的名號壓榨百姓,而沒了官府的欺壓,原先的土匪們都紛紛放下武器,拿起鋤頭、鐮刀,開始安心地耕種,畢竟如果能夠安安分分的過日子,誰又愿意當土匪呢?

因此龔遂成功地平息了渤海郡鬧匪患一事。自那之后龔遂大受劉詢贊賞,從此平步青云,被劉詢委以重任,最終成為了一代名臣。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zhuǎn)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guān)注天天,關(guān)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