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博卡薩是被誰打敗的?【小約翰】

好家伙,開幕科普,王濬(207年~286年),字士治,小名阿童,弘農(nóng)郡湖縣(今河南省靈寶市閿鄉(xiāng))人。西晉時期名將。
王濬出身世家,博學(xué)多聞,容顏英俊,多謀善戰(zhàn)。舉秀才出身,起家河?xùn)|郡從事。泰始八年(272年),擔(dān)任廣漢太守,平定益州叛亂,遷益州刺史。利用長江上游地勢之利,修造戰(zhàn)船,組建強大的水軍。上書晉武帝,促成晉滅吳之戰(zhàn)。咸寧六年(280年),率兵順流而下,熔毀橫江鐵鏈,攻克丹陽郡,率先攻取石頭城,接受吳末帝孫皓投降,完成西晉統(tǒng)一大業(yè)。憑借功勛,拜輔國將軍、步兵校尉,冊封襄陽侯。為避猜忌,縱情享受,累遷特進(jìn)、撫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散騎常侍、后軍將軍等。
太康六年十二月(286年1月18日),王濬去世,享年八十歲,謚號為“武”,安葬于柏谷山。

孫皓(242年~284年),字元宗,幼名彭祖,又字皓宗,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qū))人,吳大帝孫權(quán)之孫,吳文帝孫和之子,東吳末代皇帝(264年~280年5月1日)。
孫皓在位初期,施行明政,后沉溺酒色,專于殺戮,變得昏庸暴虐,名聲很大,驚動中原,令晉朝感到惶怖。
天紀(jì)四年(280年),東吳被西晉攻滅。孫皓投降后,被封為歸命侯。太康五年(284年),孫皓在洛陽去世。這個人純純出生,完全不如之前的孫權(quán)。

文俶(238~291年),字次騫,小名阿鴦,世稱文鴦,沛國譙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末晉初時期名將,曹魏揚州刺史文欽之子。
驍勇善戰(zhàn),依附大將軍曹爽,效忠于王室。大將軍司馬師廢黜皇帝曹芳后,參加毌丘儉淮南起兵。兵敗之后投奔吳國。后跟隨文欽率軍支援諸葛誕發(fā)動淮南叛亂,得知父親為諸葛誕所害,歸順大將軍司馬昭,受封關(guān)內(nèi)侯。西晉建立后,任平虜護軍。咸寧三年(277年),拜平西將軍,都督?jīng)銮赜褐萑蒈娛?,大破西部鮮卑首領(lǐng)禿發(fā)樹機能,收降20萬胡人,名震天下,遷護東夷校尉,坐事免官。
西晉永平元年,為東安王司馬繇(諸葛誕外孫)所構(gòu)陷,遭夷三族之禍,時年五十四歲。

這位算半個重量級(217年-282年)字公閭,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人,三國曹魏至西晉時期大臣,曹魏豫州刺史賈逵之子。西晉王朝的開國元勛。
出身平陽賈氏。曾參與鎮(zhèn)壓淮南二叛和弒殺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馬氏信任,其女兒賈褒(一名荃)及賈南風(fēng)分別嫁予司馬炎弟司馬攸及次子司馬衷,與司馬氏結(jié)為姻親,地位顯赫。晉朝建立后,轉(zhuǎn)任車騎將軍、散騎常侍、尚書仆射,后升任司空、太尉等要職。更封魯郡公。咸寧末,為使持節(jié)、假黃鉞、大都督征討吳國。吳國平定后,增邑八千戶。
太康三年(282年),賈充去世。西晉朝廷追贈他為太宰,禮官議謚曰荒,司馬炎不采納,改謚為武。

本期第一位重量級的人物,賈南風(fēng)(257年-300年),小名峕,字南風(fēng),平陽郡襄陵縣(今山西省襄汾縣)人,曹魏豫州刺史賈逵孫女,西晉太宰賈充之女,晉惠帝司馬衷皇后。
賈南風(fēng)貌丑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專權(quán),是西晉時期“八王之亂”的罪魁禍?zhǔn)?,后死于趙王司馬倫之手,而隨后的八王之亂則引發(fā)了歷史上著名的五胡亂華。

這位算是硬核狠人了,羊祜(221年-278年12月27日),字叔子,兗州泰山郡南城縣人。西晉時期杰出的戰(zhàn)略家、政治家、文學(xué)家,曹魏上黨太守羊衜之子,漢末才女蔡文姬的外甥。
羊祜出身“泰山羊氏”。早年在曹魏政權(quán)任中書郎、給事黃門侍郎等職,持身正直,避免直接卷入政治斗爭中。因與掌權(quán)的司馬氏的姻親關(guān)系,得以平步青云。魏元帝即位后,歷任秘書監(jiān)、相國從事中郎等職。晉代魏前夕,擔(dān)任中領(lǐng)軍,掌領(lǐng)禁軍,兼管內(nèi)外政事。西晉建立后,累官尚書右仆射、衛(wèi)將軍,封鉅平侯。泰始五年(269年),出任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荊州諸軍事,坐鎮(zhèn)襄陽。在荊州屯田興學(xué),以德懷柔,深得軍民之心;擴充軍備,訓(xùn)練士兵,全力籌備滅吳計劃。
咸寧四年(278年),羊祜去世,臨終前舉薦度支尚書杜預(yù)接替職務(wù)。死后獲贈侍中、太傅,謚號為“成”。兩年后,晉武帝依其策劃滅吳,完成統(tǒng)一。唐宋時期,羊祜得以配享武廟。

這怕是東吳最后一位能人了,陸抗(226年—274年),字幼節(jié),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
赤烏八年(245年),陸抗襲封江陵縣侯,起家建武校尉,統(tǒng)領(lǐng)父親陸遜五千部眾。赤烏九年(246年),遷立節(jié)中郎將,把守柴桑。建興元年(252年),拜奮威將軍。太平二年(257年),拜柴桑督,后因功遷征北將軍。永安二年(259年),遷鎮(zhèn)軍將軍,鎮(zhèn)守西陵。末帝孫皓即位后,擔(dān)任鎮(zhèn)軍大將軍、都督西陵、信陵、夷道、樂鄉(xiāng)、公安諸軍事,駐防于樂鄉(xiāng)(今湖北江陵西南),遙領(lǐng)益州牧。鳳凰元年(272年),擊退晉將羊祜進(jìn)攻,攻殺叛將步闡,加拜都護,累遷大司馬、荊州牧。
鳳凰三年(274年),陸抗去世,終年四十九歲。陸抗與父親陸遜皆是吳國的中流砥柱,并稱“遜抗?”,是吳國最后的名將。


好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