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徠卡 APO Summicron-M 75 ASPH (11637)

2020-10-06 04:54 作者:刀心之水  | 我要投稿

75mm焦段

在徠卡眾多鏡頭里,35mm和50mm應該是最為人熟知的兩個黃金焦段,眾多傳奇鏡頭扎堆在這里。記得網(wǎng)上看到過一句話,說這個世界有兩種人,一種是用35mm鏡頭的,另一種用50。所以當我發(fā)現(xiàn)手頭的徠卡35?2A長年掛在機身上,而那枚蔡司50?1.5只在半身人像或者靜物拍攝這類需要較小透視畸變的場景才會從相機包里掏出來用,我知道我是更偏愛35視角的那類人。

其實最近本來是打算把35?2A升級下,換個更快速的ZM?35?1.4或者新出的VM?35?1.2?v3,卻陰差陽錯在Adorama搜到75?Summicron(二手價2000刀出頭),才發(fā)現(xiàn)在75mm這個小眾焦段,即使是APO+ASPH的身段,價格卻比50?2AA便宜很多??紤]到35mm跟50mm視角其實并沒差太多,倒不如和75mm來的更搭配,就索性把手頭的蔡司50?1.5出掉,補錢置換了這枚75?Summicron?APO?(11637)。

在旁軸的世界里,75mm這個焦段出現(xiàn)的時間蠻靠后的。徠卡是從M4-P(1981-1987)這代開始才在取景框中引入的28mm和75mm框線。跟著一起推出的是Dr.?Werner?Mandler在1980年設計的那枚經(jīng)典的75?1.4?Summilux。據(jù)說之所以有這枚“奇葩”的75mm鏡頭全是因為Mandler他老人家作為總設計師很喜歡這個焦段,然后徠卡就由著他造了75mm焦段的鏡頭并在M4-P中更新了75mm的取景框線。而后,在2005年推出的這枚75?Summicron雙A頭是徠卡現(xiàn)任設計師基于現(xiàn)行版50?1.4?Summilux?ASPH設計的,所以不管是鏡頭造型還是成片風格都非常像50?1.4A,可以看作是其體積和焦段的略微放大版。

結(jié)構(gòu)Engineer Draw

參數(shù)

參數(shù)
鏡片 ↑七片五組,雙高斯結(jié)構(gòu),浮動鏡組設計
MTF曲線
鏡頭畸變和暗角
景深表

鏡頭

裝鏡頭的軟袋 ↑比35 2A高
鏡頭底蓋
鏡頭頂蓋
自帶遮光罩 ↑遮光罩可以抽出并旋轉(zhuǎn)鎖定
底部接口 ↑這枚是無6 bits編碼的

藍色鍍膜和光圈葉片 ↑只有9片,小光圈時光斑會呈現(xiàn)多邊形
轉(zhuǎn)接在SL上↑還是比較和諧的
↑頂視圖
接在巧思RF上 ↑重心在鏡頭前部,機身無法放平
接在巧思RF上 ↑鏡頭較長不如35 2A來的和諧

測試

雙A鏡頭的銳度早就聽說很高,但是這次實際體驗了下發(fā)現(xiàn)是真的高。下圖我是收光圈到4左右拍的,分別截取畫面的中心,中部和邊角,全都非常銳且沒什么紫邊。橋左邊有三個小黑點,是三只海鷗,我是拍完回看照片才發(fā)現(xiàn)的,可以明顯感到把這枚75接在SL上,那片2400萬像素CMOS限制了解析力的進一步提高。

原圖 ↑遠處的Manhattan Bridge
畫面中心 ↑細節(jié)豐富
畫面中部 ↑中部偏上的橋頂,反光部分很清晰"
畫面中部 ↑中部靠左的三只海鷗,拍的時候完全沒注意到
畫面右上角 ↑邊角非常清晰

下面是全開光圈近距離的畫質(zhì)測試。

原圖 ↑光圈2.0,接近最近對焦距離0.7米,景深很淺
焦平面內(nèi) ↑鍵盤托的凹槽內(nèi)灰塵清晰可見
焦平面內(nèi)?↑兩種鍵帽的質(zhì)感區(qū)別,以及上面的灰塵

試完就感覺雙A頭素質(zhì)不是吹的,可以當"望遠鏡/顯微鏡"來用了,風光黨/數(shù)毛黨福音。

最后再來一張眩光測試,硬懟光源依然還是會有的:

眩光

樣張

數(shù)碼

以下照片都是把75接在SL機身拍攝RAW后轉(zhuǎn)JPG得到的,只是壓縮尺寸到長邊1800px,無調(diào)色無裁切。SL的直出顏色還是很好看的。部分圖可以看到焦外表現(xiàn)屬于很柔的化開的感覺。


膠片

膠片測試時我把75接在了巧思RF上,用的是兩卷過期一年的富士業(yè)務用100和富士C200。不得不說,75mm框線和50mm的太容易看錯了,我最開始經(jīng)常用著用著就忘了虛線框才是75mm,用外面那圈50mm的線框取景。參考下面巧思RF的取景器框線示意圖,可以看到75距離50的視角不算太遠,可以對比下后面那張圖里更小的90焦段框線。

取景器框線 ↑50(實線)和75(虛線)的框線非??拷?,很容易看岔
取景器框線 ↑28(實線)和90(虛線)

75基本快到我黃斑對焦的極限了,開大光圈的時候景深非常淺,很容易就沒對上焦。在旁軸膠片機上用長焦非常費眼睛。這類鏡頭還是用SL按對焦撥桿直接放大對焦友好很多。下面的膠片因為景深太淺或多或少有些脫焦,但可以看到冷銳的75aa頭和膠片的溫暖質(zhì)感形成了很好的互補,出來的效果很迷人。

感受

用過之后,我覺得75mm小眾也算是有原因的:室外場景下,50比75稍微廣那么一點,就有更多構(gòu)圖的靈活性,特寫鏡頭則用更進一步的90mm能剔除更多干擾。有個說法是介于兩者之間的75可能更適合室內(nèi)的人像擺拍。

但既然介于兩者之間,75或多或少可以當個“萬金油”去兼顧50和90的用途。我的感覺是,之前用35掃街,出片率比較高的距離大概是正面走來的行人距離我半輛三箱汽車的位置或者更遠,而這支75的拍攝對象則大概落在汽車單行道對面或更遠些。

除此之外,由于這支75?APO最近對焦距離是0.7米,比徠卡90焦段的1米近不少,具有更大的最大放大倍率(1:7),所以配合鏡頭相當高的銳度,還蠻適合拍特寫的。我現(xiàn)在基本把它一直掛在SL上,配合近攝轉(zhuǎn)接環(huán),會經(jīng)常拿來當半個微距頭用。目前這套35+75的組合還是蠻互補的,加上一枚偶爾會用到的zm?21?2.8,基本覆蓋我常用的拍攝需求。

徠卡 APO Summicron-M 75 ASPH (11637)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奉新县| 仁怀市| 海伦市| 江川县| 嘉善县| 营口市| 陵川县| 布尔津县| 当阳市| 永新县| 永宁县| 益阳市| 河南省| 武乡县| 友谊县| 杨浦区| 闸北区| 开江县| 凌海市| 达州市| 中阳县| 衡山县| 普安县| 阿坝| 化德县| 牟定县| 青冈县| 满洲里市| 庆城县| 扶余县| 阿巴嘎旗| 和林格尔县| 陈巴尔虎旗| 东莞市| 方山县| 灵台县| 峡江县| 杭锦旗| 延长县| 兴宁市| 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