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隕落后,李顯被人穢亂后宮帽子也要與武三思結(jié)盟?(二)
正常來說女子是不能封官的,大唐時期有女官,但是官職只有正五品。李顯非常清楚上官婉兒是久居宮中對他將來會有用處的,干脆我就把你收為婕妤,也就是他的妾,這樣一來它可以官至三品,一方面作為處理政務的一個重要的秘書,另外他的官職也能夠提升。所以上官婉兒對李顯來說他也就是一個工作上的秘書,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那種夫妻之實的關系。您看看李顯很有可能是早就知道兩個人有私情,所以才留下上官婉兒作為一個棋子聯(lián)絡武三思的,這是一個基本的情況。如果說武三思穢亂后宮,他跟上官婉兒這件事情還好解釋比較容易理解。
但是另一件事情就涉及到韋皇后了,而且韋皇后和武三思之間有私情,這是正而八經(jīng)地寫道資治通鑒當中的,這也是不存在的嘛。我們可以分析一下,資治通鑒當中寫的多數(shù)歷史事實是經(jīng)得起推敲的。不過司馬光老先生寫這本書的時候,他可不是單純的寫歷史,他是教后來皇帝怎么能夠執(zhí)政,避免哪些事情,堅持哪些事情。很多地方為了體現(xiàn)政治正確,他是有歷史曲筆的。就為皇后這件事情上其實具有一定的疑點。
首先武三思多大年紀了,當年他跟韋皇后剛見面的時候58歲,58歲的老爺子比李顯還大六七歲,韋皇后能跟他走在一起,這也不是那么太容易的事兒。更何況韋皇后跟李顯那是患難夫妻,在他最艱難的時候一直陪護在她身邊,沒有韋皇后李顯能不能活到今天都是兩說,兩個人在逆境當中共同患難把孩子養(yǎng)大,他們比誰都更渴望這份權(quán)力的鞏固。所以應該夫妻一心共同的跟武三思搞好關系。更重要的是無論是李顯和韋皇后包括武三思心里都非常清楚,她們?yōu)槭裁幢舜俗呓??就是為了處感情,一幫老年人在一起談情說愛當然不是了,他們有共同的目標,對付的是那些五位大臣包括他們后面的李旦、太平公主,就是因為他們彼此走得太近了,這些大臣就越看越不順眼。這人肯定有問題,而且上官婉兒跟武三思確實也有舊情。
這樣一來眾口鑠金,三人成虎。另外大家可以好好想一想,真正歷史上承認的主干是誰?是李旦后來的李隆基這一支,李顯這邊其實是歷史的旁支,所以、在他身上加點什么東西,李家的后人也并沒有什么意見。你把這個旁支說得不堪一點,那后來的李旦包括李隆基這支不就顯得更光輝,更應該接班嗎?武三思穢亂后宮這件事情他跟上官婉兒有私情是完全正常的,他和韋皇后之間如果有這種私情,并不能夠讓人理解也不合乎邏輯。
所以我們看歷史的時候要透過文字,回到當時的環(huán)境當中分析人物,才能更接近或者更好地理解歷史人物的真相。經(jīng)過種種李顯和武三思之間終于達成了默契關系,怎么辦?李顯交給武三思升官,那么升官的理由是什么?李顯想了想有招了,學誰呢?學桓顏范?;割伔队袀€大舅哥本來在河北益州,結(jié)果桓顏范就專門上書給皇帝,說他在神龍政變當中立下大功。李顯就懵了,這位仁兄在河北,我們在洛陽,中間隔那么遠,神龍政變的時候他起什么作用了?根本不可能起作用。桓顏范就明確講了我們兩個之間書信有往來,他給我出個主意你看看你就升他的官。這一下可給李顯氣壞了。不過輪到李顯給武三思升官的時候,他突然發(fā)現(xiàn)這也是個好辦法,我就說武三思跟我一起發(fā)動神龍政變他也出過力,這多奇葩,武三思作為侄子一起參與政變推翻自己的姑姑他得多蠢,您看看雖然這事兒可笑,但這就是政治,這也意味著什么?李顯的這步棋就非常明確地發(fā)出個信號,我和武三思要結(jié)盟,共同跟五大臣決一死戰(zhà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