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七種致命的投資信念

2023-07-29 14:56 作者:一直在學車的小林  | 我要投稿


說是致命的,可能并不夸張,投資上謹慎一點不為過。

哪七種?

1.要想賺大錢,必須先預測市場的下一步行動
2.“權威”信念:即便我不會預測市場,總有其他人會,而我要做的只是找到這么一個人
3.“內部消息”是賺大錢的途徑
4.分散化
5.要賺大錢,就要冒大險
6.“系統(tǒng)”信念:謬寫地方的某些人已經開發(fā)出了一種能確保投資利潤的系統(tǒng):技術分析、原理分析、量化交易,甚至占星術的神秘結合
7.我知道未來將會怎樣~~而且市場“必然”會證明我是對的。

那,接下來看看這些觀念錯在哪里?

1.要想賺大錢,必須先預測市場的下一步行動

現實是:對于市場的預測這件事情上,成功的投資者并不比你我強。

案例:1987年10月股市崩潰前一個月,索羅斯覺得美國股市可以像當年的日本一樣,漲到天上去。然后1個月后美國股市崩盤,量子基金損失3.5億+美金。

索羅斯自己承認:

我在金融上的成功與我預測時間的能力完全不相稱

2.“權威”信念~~即便我不會預測市場,總有其他人會,而我要做的只是找到這么一個人

現實是:
·理性點想一下:真有這樣的神奇人物的嗎?
·換位思考下:即使真有人能夠預測未來,假設這個人是你。你會是自己關起門來悶聲發(fā)大財呢?還是出去大肆宣揚一番讓別人都來搶原本應該是屬于你的收益。

而其實,有這種能預測未來的人,也是:

一長串曇花一現的市場權威之一。

案例:
還記得1987年的Elaine Garzarelli嗎?一個原本不知名的數字分析家,在一個星期前預言了黑色星期一的到來,一炮而紅。但之后成立的基金在17年的時間里跑輸了標普500。

20世紀80年代初的Joe Granville嗎?一度是市場的權威,在1982年道指800點,事實證明是大牛市的起點的時候,卻號召他的追隨者做空市場。

同期準確預言了大牛市的Robert Prechter取代了Joe Granville,但此君在1987年卻預測錯了大牛市的過早結束。

一批又一批的市場預言家,投資英雄被塑造出來,然后絕大多數都銷聲匿跡。

如《點石成金》中說得:

一個知道如何將鉛塊變成黃金的人是不會為每年100美元的報酬把這個秘密告訴你的

3.“內部消息”是賺大錢的途徑

現實是:巴菲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投資者。他最喜歡的投資“消息”來源通常是可以免費公開獲得的~~公司的年報。

更現實的是:真有內部消息的話,很難第一時間先流進你的耳朵。

更現實的是:哪怕有第一時間流進你耳朵的內部消息,想一想,憑什么?

4.分散化

現實是:巴菲特的驚人成就是靠集中投資創(chuàng)造的。他只會重點購買他選定的6家大企業(yè)的股票。

本條,是我保留意見的。主要“分散化”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操作,需要考慮一個度的問題。分散在100只股票上是分散,分散在6只股票上也是分散。

所以,關于本條。我自己的理解是:
在確定性高的投資標的上,用足夠的倉位,創(chuàng)造足夠的收益。

或者說:

在天上下金子的時候,得有一個足夠大的盆子去接。

而分散化再說開點去的話。
100只股票,但是相關度極高的,其實是一種變相的集中投資。
6支,行業(yè)分散度高的股票,是更具備對沖能力的分散。

5.要賺大錢,就要冒大險

現實是:在投資的世界里,有一大堆風險高收益低,或者風險低收益高的投資標的。在投資的世界里,收益和風險呈正比不一定不成立。

像巴菲特,是在理解和接受的風險下尋求合理的回報,而不是為了追求高收益而盲目增加風險。

對的;

真正賺大錢,不是靠懟風險得來的。

做足夠地分析和研究,可以找到那些風險相對較低但是收益潛力很大的投資機會。這種“風險低收益高”的投資機會不是遍地都是,需要具備深厚的知識儲備、敏銳的市場觀察力和冷靜的頭腦,和耐心。

一些投資標的可能風險看似極高,但如果投資者能從深層次去分析其價值,甚至會發(fā)現原本被市場高度忽視的安全邊際。而一些表面上看起來風險較小的投資標的,如果投資者沒有足夠的了解,往往會忽視其中潛藏的風險。

或者說:

賺大錢不在于冒多大的險,而在于確保安全邊際的前提下,賺取最大的收益。

6.“系統(tǒng)”信念:

現實是:這與第二條:“權威”信念犯的是一個同樣的錯誤,只要用了某個“權威”的系統(tǒng),就可以像這位權威一樣賺錢。

“權威”和“系統(tǒng)”信念的根源,是投資者對確定性的渴望。
人們在尋找一個公式,把它輸入電腦,然后舒舒服服地坐在那里看錢往外冒。

而世上沒有煉金術,投資里沒有長期有效必勝的公式的。假設真的有:

也會被一擁而上的投資者變得無效

7.我知道未來將會怎樣~~而且市場“必然”會證明我是對的。

現實是:這是第1條,投資的前提是預測的狂熱變種,殺傷力也比第1條更大。

彼得·林奇曾經說過的,“我總是被那些說他們知道未來會怎樣的人嚇到,我甚至連今天晚上的晚餐都預測不準”。

相信自己知道未來會怎樣的投資者,在市場偏離自己的預期的時候,會陷入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騙中,無視市場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在市場波動劇烈的時候,更有可能引發(fā)不理性的投資決策,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投資損失。

可能;

在狂熱和泡沫平息后,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本金。

第八種?

最后,帶著教條主義思想進入市場是所有七種致命投資信念中最有害的一種。

投資中:

沒有圣杯的,對吧?

我們不能過于相信自己對市場的判斷和預測。投資并非是一個確定的過程,而是在不斷的不確定中尋找最大的安全邊際和最優(yōu)的投資機會。

申明

文字來自對于《巴菲特與索羅斯的投資習慣》一書部分學習筆記。
關于這本書:兩個極度不一樣的投資大家,當中一致的投資理念,那一定是最最精華的。
關于我的學習筆記:是對書中認為對自己有啟發(fā)的部分,以自己習慣的機構記錄下來,方便自己的回顧。
順便也分享出來,接受任何形式的交流、討論、批評、教育。


七種致命的投資信念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清流县| 海城市| 华坪县| 肇源县| 繁峙县| 秀山| 两当县| 容城县| 华池县| 宁乡县| 吉安县| 安泽县| 都兰县| 连平县| 成武县| 汪清县| 称多县| 阜新市| 澄城县| 浮梁县| 大荔县| 娄烦县| 渝北区| 闸北区| 阆中市| 阜平县| 通山县| 高阳县| 鸡泽县| 菏泽市| 广丰县| 洛扎县| 徐汇区| 化州市| 平安县| 江源县| 安岳县| 东兴市| 聂荣县| 禄劝| 惠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