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暗影蛟龍行——中國古代文獻中的鱷魚

今天的鱷魚屬于蜥形綱鱷目,現(xiàn)存三個科,分別是長吻鱷科,短吻鱷科和真鱷科。其中在古代中國出現(xiàn)過的有,短吻鱷科的揚子鱷,真鱷科的灣鱷,而揚子鱷也是今天中國僅存的一種鱷魚。
? 灣鱷通常在嶺南一帶有所活動,而古代的嶺南,這是遍布瘴氣的化外之地,在古代文獻中關(guān)于它的描述自然也就比較少。但是揚子鱷作為現(xiàn)生鱷魚中唯一掌握冬眠這一項神技的,它的活動范圍自然比灣鱷更加靠北,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在整體氣候更加溫暖的古代甚至會在中原地區(qū)的水域中出現(xiàn)。比如《水滸傳》中的朱貴被稱為“旱地忽律”,忽律就是鱷魚的意思,,證明中原地區(qū)的古人對于鱷魚還是有一定認知的。因此揚子鱷是古代文獻中的明星動物,出場率極高,而揚子鱷也被附會了神話背景,被稱為鼉龍,與先前的獅子一樣,也是龍族成員了,而在中國,短吻鱷科的別稱也就是鼉科。揚子鱷是世界上最小的鱷種之一,體重只有35kg左右,因此并沒有什么傷人的事跡,反倒是它自己因為皮與肉的價值而遭到人類的捕殺?!侗静菥V目》中記載土龍,“南人珍其肉,以為嫁娶之敬”,而土龍就是揚子鱷的另外一個別稱。而鱷魚皮也是古人捕殺鱷魚的一大原因,雖然古代沒有鱷魚皮包和皮鞋,但是鼉皮向來是制作戰(zhàn)鼓的優(yōu)質(zhì)原料,“風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揚子鱷在今天已經(jīng)是極危物種,這與我們從古代開始就對它進行的捕殺是分不開的。

? 相比起小體型的揚子鱷,現(xiàn)生鱷魚中的扛把子灣鱷可就不是那么好對付了。據(jù)說中國古代文獻中的蛟龍指的就是灣鱷,不過尚未得到證實。而灣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閃亮登場可能就是在唐代韓愈著名的《祭鱷魚文》里,韓愈因諫迎佛骨而被貶潮州,潮州作為當時的嶺南化外之地,社會發(fā)展落后,韓愈來到此地后,在當?shù)胤e極推進建設,鼓勵人民開荒殖地。這就導致了當?shù)厝嗣衽c土著生物灣鱷之間的激烈矛盾,因為很多人家已經(jīng)侵入了灣鱷的棲息地,灣鱷作為當今體型最大的鱷魚,體長甚至達到六米左右,自然也不是善茬,一來二去,不斷有人畜遭到鱷魚襲擊的事例。而《祭鱷魚文》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奇妙的巧合,韓愈給鱷魚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潮之州,大海在其南”他勸諫鱷魚南徙于海,因為海中有魚蝦之細,鯨鯤之大。而我們知道的是灣鱷是一種咸水鱷,是真的具備棲息在入海口的能力的。而史書記載,《祭鱷魚文》發(fā)布不久,鱷魚就真的南徙于海,在潮州絕跡。如果這不僅僅是一個巧合的話,韓愈可能是從當?shù)赝寥四抢锏弥蚴堑浼峡吹搅擞嘘P(guān)灣鱷能在海中生活的記載。所以他一方面組織當?shù)厝诉M行大開發(fā),另一方可能也組織了土人對鱷魚進行了捕殺,灣鱷的生存環(huán)境不斷惡化,不得已遷徙入海。而隨著南方的大開發(fā),灣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斷惡化,再加上氣候的變冷,灣鱷最終在華南絕跡了。
? 中國古代文獻中的動物到這里也就結(jié)束了,雖然還有很多動物,被誤認麒麟的長頸鹿啊等等,但是它們的記載都過于零碎,不能湊出文章。Up本人期末考試在即,更新速度可能會變慢,下一個系列,我打算做用文言文打開動物世界,敬請期待。新人創(chuàng)作不易,希望喜歡的小伙伴們點贊加關(guān)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