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環(huán)境造就優(yōu)秀人才的啟示——阜南一鄉(xiāng)鎮(zhèn)老師的獨白
運營總監(jiān):鮑安常LJ007
2020年11月26日整理
據(jù)經(jīng)典歷史故事記載,孟子幼年時,父親早早去世,母親守節(jié)沒有改嫁,含辛茹苦將孟子拉扯成人。(圖文:阜南 于繼禮)

最初,他們母倆住在一處墓地旁邊,小孩閑著時,總聚在一起玩耍,時不時地到墓地學跪拜,哭喪。孟母見此景,唉聲嘆氣,這樣一天到晚咋能學得好呢!

此后,孟母四處尋找住房,后來搬到一個集市旁邊居住。孟子與街鄰小朋友玩耍的同時,常常做些殺豬宰羊,做買賣的游戲。孩子們討價還價,假裝數(shù)錢,孟子媽媽看到這一幕直搖頭,心里想,再這樣繼續(xù)下去,孩子的身上將沾染上銅臭氣!那能成才嗎?不行,還要搬家。

第三次,孟母搬到了學堂附近,孟子每天看到孩子們在學堂里讀書,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孟子在窗外也跟著學,并且還一一記住。孟子的媽媽似乎看到了希望望,滿意地說:“這里才是我兒子應住的地方。

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故事告訴我們:環(huán)境造就人才,良好人文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和生活十分重要的?,F(xiàn)代的人們不僅要求高品質(zhì)的物質(zhì)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給人很多思維。
環(huán)境重要,特別青少年的成長,有直接的關(guān)系,孟子后來成為大學問家,與社會環(huán)境對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的關(guān)系。

對于孟子教育,孟母更是重視。除了送他上學外,還督導他的學習,有一次,孟子從學堂里逃回來,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逃學,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剪子,就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割斷了,孟子看到非?;炭?,跪在母親面前請問原因。母親責怪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織布要一線一線地連成一寸、一尺、一丈、一匹,織完才是有用的東西,學問也必須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逃學,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斷的布匹一樣變成沒有用的東西?!?/p>
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后,專心讀書,發(fā)憤用功,身體力行,實踐圣人的教誨,終于成為一代大儒,被后人稱為“亞圣”。


讓人深深體會到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母親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留守兒童家長同志們,孩子的啟蒙教育事關(guān)重要,除吃飽穿暖之外,還有言傳身教,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蔽覀兠恳粋€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圍人的言行影響,孩子在幼兒園時期模仿力最強,所以,應該給他們良好的環(huán)境,。古人告訴我們,要以“圣賢為友,以書為伴"才能有成就,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孟子學成,被稱為“亞圣”,他與母親教育功不可沒。

目前,農(nóng)村中小學校在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過程中,學校建設(shè)和教學設(shè)施配備均趕上和超過城市學校,新招了青年教師,師資力量雄厚,是孩子讀書的好地方。
記憶中,有這樣一個孩子,聰明和伶俐,學習成績優(yōu)秀,父母為了孩子的前途,給他選擇他們認為最好的學校。結(jié)果,不到一個學期,孩子的臉被抓傷,書包被扯爛,文具盒被踩,書被撕,學習成績下降等情況。頻繁給孩子找好學校,對孩子學習和成長有一定影響,新學校、老師、同學,重新熟悉、適應,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奉勸各位家長:別再演繹現(xiàn)代版的“孟母三遷"啦!
圖文:阜南 于繼禮
運營總監(jiān):鮑安常LJ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