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時間生時間的時間管理法——《時間投資法》
一提到時間管理,很多人會先想到如何“節(jié)省時間”,省下來時間,才能去做更多的事。
對于部分人來說,時間確實可以“擠擠就有了”,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可能越想省時間,就越浪費時間。
比如,新設計師(雖然更多人喜歡說他們是美工)經(jīng)常會有一些大量同一效果的圖。
懂批處理的人知道,錄個動作,剩下的讓電腦自己在那跑就行,但是對于沒有用過這個功能的人來說,如果有人告訴他去學一下批處理,他會覺得那浪費時間,還不如省下那時間來,多套兩個模板。
到底誰才是節(jié)省時間呢?
這樣說可能一些非相關專業(yè)不太理解,再說一個更直觀的。
假如你的月薪是5000,朝九晚五,每周雙休,一個月總共工作22X8=176個小時,平均下來,一個小時值28.4元。
在這種情況下,你中午要離開辦公樓,走半小時路程,去小飯館吃8塊錢的蛋炒飯,往返就是1小時。
你覺得自己才吃了8塊錢,比他們點外賣的省下好多錢,但實際上你多花了自己的28.4,這頓飯一點不比外賣便宜。
當把時間和錢劃上等號的時候,時間就不是單純用管理來調(diào)整了,而是可以用投資。
投資是錢生錢,而時間投資,就是用時間生時間。

勝間和代的《時間投資法》這本書,便是教給讀者“有效利用時間,過悠閑生活”,而不是“將時間安排得滴水不漏”,也就是教我們?nèi)绾斡脮r間生時間。
勝間和代把我們的時間分成了四大板塊:
Ⅰ消費型時間:重要且緊急,如工作、營業(yè)等;
Ⅱ浪費型時間:不重要但緊急,如通勤、追劇等;
Ⅲ投資型時間:重要但不緊急,如學習、運動等;
Ⅳ消耗型時間:不重要且不緊急,如抽煙、喝酒等。

當我們把時間劃分出這四個板塊以后,就可以更清楚的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時間。
如消耗型時間,對自己完全沒有好處,就應該盡量戒掉。
而浪費型時間,一方面可以想辦法減少,如選擇離公司近的房子去租,一方面可以想辦法高效利用,如在通勤的過程中去學習,把浪費型時間轉化成投資型時間。
這本書的內(nèi)容,就是舉出了很多具體的實操方法,讓我們最大限度地把其他類型的時間,轉變成投資型時間,長久來看,我們的時間會更值錢。
比如上面提到的外賣的例子,如果會算這樣一筆賬,那我們洗衣服、做飯、做家務、搬家等需要耗費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的時間的活,就可以花錢買別人的時間,而把我們的時間用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面,用來投資自己的成長。
和前兩天看過的《把時間當作朋友》《奇特的一生》結合來看,我會在詳細記錄時間的基礎上,把自己的時間再進行板塊劃分,適當增加投資時間,減少不必要的時間。
如果你想要管理時間,但是又不知道從何處下手的話,可以去看一下這本《時間投資法》,里面提到的方法,都很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