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盡量不要“招惹”這些不吉之事,招惹了,會折壽

有道是“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命由己造,福自己求?!?/p>
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是老天爺。而我們過得好不好,就要看自己的一舉一動了。命運把握在自己的手中,那福氣也該自己去爭取。
在這個世上,沒有什么天降餡餅,也沒有什么天降福氣,只有“因果”。自己種下了什么因,最后就會得到什么果。有前有后,循環(huán)往復(fù),無窮無盡。
既然如此,為什么禍患還會出現(xiàn)在人們的身邊呢?都是人們自己造成的。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就是,自作自受。
自己做了什么事兒,就會承受什么后果。就像春天播種,秋天收獲一樣。所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是這個道理。
人老了,盡量不要招惹這些“不吉”之事兒。招惹了,人會折壽。

一、心不安分,到處樹敵。
人類最大的弱點,就是內(nèi)心不夠安分。不管活得好不好,幸不幸福,都會產(chǎn)生“不安分”的心理和想法。
一家人本來和和美美,沒想到有些人不安分,非要在家庭當(dāng)中搞來搞去。如此下去,家庭又怎么可能繼續(xù)幸福下去呢?
一個圈子里的人,本來特別團(tuán)結(jié),誰知道有些人喜歡窩里斗,你跟我斗來斗去,我也跟你斗來斗去。慢慢地,這個圈子就成為了修羅場,讓人心寒。
讓不幸出現(xiàn)的關(guān)鍵,到底是誰呢?毫無疑問,就是人本身。沒有不安分的人,家庭就不會差到哪里去,圈子中的矛盾也不會越來越多。
既然我們都知道“不安分”不好,可為什么人們還是選擇這么做呢?難道說,人們就不想活在和諧幸福的生活當(dāng)中嗎?
也許,每個人都想活得幸福。只不過,由于人性的弱點無法改變,就只能讓矛盾滋生了。

二、放縱自己,不懂得節(jié)制。
有一位名人說過,人這輩子,都在“自律”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自律這個詞,我們聽過很多次,但未必做得到。三分鐘熱度的自律,很簡單。而一輩子堅持的自律,反而就比較困難了。
不是每個人,都能忍受誘惑的。特別是那些意志不堅定的人,只要遇到了自己喜歡的人與事兒,就會放棄自律的習(xí)慣,放縱自己。這,并非是好事。
適當(dāng)放縱自己,這是“勞逸結(jié)合”,有利于身心健康。過度放縱自己,等于折損自己的福報和運勢。隨著時間的流逝,人之福氣,會愈發(fā)變得單薄。
有些人在年輕的時候,運氣很不錯。放縱多了,到了晚年,運氣就消失了,只剩下霉運。因為福氣是有限度的,只會逐漸減少,而不會逐漸增多。
放縱,加劇了減少的速度。唯有自律,才能放緩減少的勢頭。
三、逆天而行,不遵循自然規(guī)律。
為什么孔子會說“五十而知天命”,還會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呢?
在孔子看來,認(rèn)清楚“命”和“天”的關(guān)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需要人們在歲月的打磨中,增長閱歷,提高見識,越活越通透,如此才能認(rèn)清楚“天命”。
“命”和“天”的關(guān)系,其實很簡單:命是自己的,我們要搞清楚命運的走向。另外,老天是自然的規(guī)律,我們要遵守。
一個人,有自知之明,認(rèn)清楚了命運的走向,同時遵守自然的規(guī)律,那他的身體,會比較健康,人之心靈也比較陽光,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希望。
說實話,做人不知命,做事逆天而行,這就是“不幸”的開始。老天,能讓人擁有希望,也能讓人失去希望。前提是,人們是否會遵循天意。
有道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qiáng)也?!鄙畹倪x擇權(quán),在自己的手上。而結(jié)果如何,要看老天的安排。在這個過程中,你我終究要順應(yīng)天道。

四、為人狂妄,不知收斂。
東漢末年的謀士楊修,不僅出身好,還有一定的才華,這讓他特別自傲,屢屢揣測曹操的想法。前期,曹操不想殺他,只是警告他,別恃才放曠。
后期,曹操再也忍不下去了,就在進(jìn)軍漢中的途中,將道出“雞肋”真相的楊修斬首。而楊修也感慨,是自己的狂妄和自大,害死了自己。
跟他同時期的謀臣賈詡,投降在曹操的麾下之后,就選擇低調(diào)做人。不論別人說什么,做什么,賈詡都一概不問,自己也不跟任何人往來。
賈詡的兒子問他:“父親,您如此低調(diào),還做什么官呢?”賈詡感慨地說:“我們?yōu)樨┫嘧鍪?,安守本分就好,如此才不?fù)丞相的恩情,同時保全我們家?!?/p>
如此低調(diào)的賈詡,是投降曹操的人當(dāng)中,最得以善終的人,連子孫后代也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為人處世,就該學(xué)“賈詡”,而不該學(xué)“楊修”。高調(diào)了,天派人收你。低調(diào)了,收斂了,命和運,才能安穩(wěn)一生。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