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三國大發(fā)現(xiàn)之一:劉備原來是個孤兒?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夜讀三國,獨家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當然這里說的三國,是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之類一起看。主要看正史而不是演義。突然發(fā)現(xiàn),作為三國最大主角的劉備劉玄德,身上有一個非常奇妙的現(xiàn)象,這個現(xiàn)象往大里說,并不是小事情。甚至直接影響到劉備的蜀漢政權(quán)為何一直做不大,最終最早一個敗亡的重要原因。那么這個現(xiàn)象,或者說是特殊情況,到底是什么呢?下面一步步地來說。正史記載。漢昭烈帝劉備,公元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自稱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后,漢景帝玄孫。劉備白手起家,作為蜀漢開國皇帝確實很風光,其實蜀漢到劉禪也是2世而亡。注意!所謂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孫的說法,是劉備自己宣稱的。而到了三國演義上,無依無靠的漢獻帝為了拉攏外援,甚至當著全體朝臣的面,和劉備對了家譜,把劉備的祖宗十幾代都明確的羅列出來。

直接明確并宣布:劉備比漢獻帝本人還大上了一輩,因此成為皇叔!為此還導致曹操的猜忌。這其實都是羅貫中H編的情節(jié)。因為漢獻帝是董卓所立,而東漢原本的首都洛陽已經(jīng)被董卓一把火燒成了白地!董卓和李傕郭汜等敗亡后,漢獻帝和幾個忠心不二的大臣又流浪回到了東都洛陽的廢墟,日常吃飯都成了問題。大臣們每天都要找野菜養(yǎng)活一群人。已經(jīng)基本淪落為丐幫集體,但是每天還堅持“上朝”,這樣被亂兵和百姓圍觀看笑話。最終還是曹操腦袋瓜靈活,才把漢獻帝接到許都,既是監(jiān)控利用也是養(yǎng)活,否則這群人早就全部餓死了。這種情況下,漢帝皇族的家譜都一把火燒光了,哪里還能找出一個織席販履,另一個姓劉的老百姓的明確家譜?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漢獻帝可能拉攏過劉備不假,但是上來叫皇叔顯然是有悖常理的,起碼曹操這關也過不去。

事實上劉備是否真是中山靖王之后,也是一直有爭議的。比如《典略》就稱劉備原本是東漢臨邑侯國的枝屬。中山靖王劉勝的墓,1970年代才被發(fā)現(xiàn),古中山國距離涿郡并不遠,而且劉勝據(jù)說有120個兒子。因此劉勝后代,漢代400年在河北中部和北部大量繁衍也實屬正常。或者說劉勝一脈是當?shù)刈畲蟮拿^,別的旁支來口頭依附也沒什么。而漢武帝時代開始的推恩令,讓老劉家人口不斷地擴大繁衍,也同時大量的平民化。這本身是想得很長遠的,也是接受了秦朝嬴氏徹底滅絕的教訓。不過即使劉備真是漢室之后,也墮落到了社會的最底層。這里主要目的不是討論劉備是否真的出身漢室宗親。關鍵是劉備出道以后。居然沒有任何一個家人跟隨。也就是沒有任何父母、兄弟,包括堂兄弟、同族劉姓一個也沒有,甚至一開始連老婆孩子都沒有!基本和孤兒無異!這本身是非常奇怪的。比如同為漢末梟雄,曹操起兵就是刺殺董卓不成,然后跑回亳州老家招兵買馬起兵的。

要知道曹操本來姓夏侯,因此曹操可以利用老家的曹姓和夏侯兩大姓的人才。僅僅夏侯家就有夏侯惇、夏侯淵等時刻沖鋒在前,可以獨當一面的名將。老曹家的,跟隨起兵將領就不用說了。而曹操一大家族被陶謙手下殺害,也是三讓徐州的原始起因。這起碼說明曹操起兵之后,父母仍然健在,曹操有父母兄弟一大群。甚至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也為保護曹操,與猛將典韋一起丟了性命。這都是正史明確記載的。曹操活著時候,不論如何招兵買馬,擴大人才利用,但老曹家的人和夏侯家的本家,全都是一直處于曹操集團的核心地位。直到數(shù)代以后,已經(jīng)普遍成為紈绔子弟,不成器的曹爽才被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套路了。如果曹家和夏侯家沒有枝繁葉茂的大家族和人才輩出,恐怕司馬懿不用等到70多歲,臨死前才成大事。而三國之一的孫家,家族力量也很強。孫堅這一輩很勇猛,搭起來基本的人才班子,到了2個兒子更不差??梢哉f是2.5代人都很努力。孫策孫權(quán),年紀輕輕就很知道上進。至于袁紹家族就更不用說了。四世三公、家大業(yè)大,甚至出了袁紹和袁術兩個大軍閥。袁紹死了,其兒子們?nèi)匀徽垓v了很一陣。

唯獨劉備,24歲開始起兵鎮(zhèn)壓黃巾軍,開始有了基本資歷。問題是24歲的劉備年輕力壯,父母居然根本沒做任何露面!沒有父母也許是早過世了。問題是連個一起起事的親兄弟甚至劉姓的堂兄弟都沒有!沒兄弟也罷了,畢竟劉家已經(jīng)是織席販履的小門小戶。問題是24歲的劉備此時連老婆孩子都沒有!是真正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類型。這說明年少的劉備,幾乎與孤兒沒任何區(qū)別。劉備30多歲,才開始得到兩位夫人,生了劉禪,其實是到了徐州首次穩(wěn)定下來以后才娶妻生子。這也導致劉禪和劉備的年齡差距太大,根本不能像孫家父子一樣把打天下的努力,從時間線上銜接起立。正是劉備手下根本沒有任何可用的老劉家人,甚至沒有年齡比較大的親生兒子來早日扶持和接班。導致劉備集團一直非常松散。既有關羽張飛這種涿郡起兵的“原始股東”;也有徐州派,糜竺糜芳這種“小舅子群體”;更有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文人集團;還有最后入伙的西蜀團體。實際上是誰也不服誰!涿州派動不動擺老資格,劉備自己都指揮不動!這也是發(fā)展上升段都能大意失荊州,最終有夷陵之戰(zhàn)大敗,原始資本瞬間消耗大半的根源。而諸葛亮作為根基并不牢固的荊州派代表最終上位。涿郡派、徐州派和益州派都是口服心不服。結(jié)果就是蜀漢實力最弱,最早敗亡。這個事實說明:人多畢竟力量大;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道理,是不會輕易過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