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墓被盜,秦瓊之冤洗清:李世民是想給他臉上貼金,還是要往他身上潑污水?

秦瓊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他跟單雄信程咬金是不是結(jié)拜兄弟?我們看隋唐史書和演義小說,肯定會得出不同的答案。
史書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雖然《舊唐書》和《新唐書》都不是唐朝人修撰,但是后晉劉昫、宋朝歐陽修、宋祁、范鎮(zhèn)、呂夏卿編修唐史的時候,依據(jù)的卻是唐朝檔案資料,所以如果李世民修改了部分宮廷檔案,這五位專家也只能采信。
兩唐書中的秦瓊跟單雄信、徐世勣并沒有太深的交情,當锏賣馬更是子虛烏有——作為隋朝左翊衛(wèi)大將軍榮國公來護兒、河南道討捕黜陟大使張須陀的心腹愛將,本身就掛著正六品建節(jié)尉的軍職,縣令見了他也得磕頭,誰敢打他的板子?

秦瓊的老長官張須陀就是翟讓、李密、單雄信、徐世勣、王伯當?shù)热嗽诖蠛K轮畱?zhàn)中擊殺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秦瓊跟瓦崗軍是有些宿怨的。
秦瓊真正的朋友,是在張須陀麾下并肩作戰(zhàn)的小同鄉(xiāng)少年英雄羅士信(都是山東齊州府歷城縣的),還有大同鄉(xiāng)、東阿縣令之婿、民團首領(lǐng)程咬金(程是濟州東阿縣的),跟他們關(guān)系不錯的,還有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牛秀牛進達(小說中為尤通尤俊達)、東郡濮陽縣(今河南省濮陽縣)人吳廣吳黑闥(不是劉黑闥,劉黑闥原為瓦崗裨將,后來自立為漢東王,擒斬了已加入唐軍并受封陜州道行軍總管、絳州總管、郯國公的羅士信)。
李密利令智昏,把瓦崗軍搞得分崩離析,瓦崗英雄也星流云散,我們細看兩唐書,就會發(fā)現(xiàn)竇建德麾下不但有劉黑闥,還曾經(jīng)有過魏征和徐世勣(他們是投唐后被竇建德俘獲投降并任職),王世充除了單雄信,還曾短暫擁有秦瓊、程咬金、羅士信、裴行儼——瓦崗軍五大高手,都被王世充以“皇泰主(越王楊侗)”的名義封為將軍,其中單雄信軍職最高,為大將軍,秦瓊次之,為龍驤大將軍。

秦瓊在程咬金建議下,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二月,帶領(lǐng)牛進達和吳黑闥陣前投唐——秦瓊等人是光明正大拜別王世充而去追隨可以平定天下的李淵,并不是偷偷摸摸溜走。
秦瓊走了,在外帶兵的羅士信也找機會跟上了秦瓊的腳步,單雄信和裴行儼(小說中裴元慶的歷史原型)沒走,結(jié)果裴家父子三個月后被殺,而單雄信則在跟隨王世充降唐后被斬。
秦瓊沒救裴行儼和單雄信,是因為道不同不相與謀:裴家父子想的是除掉王世充復立皇泰主(當年四月,王世充廢楊侗自立,建國號大鄭),單雄信則是感激王世充殲滅瓦崗李密主力,等于間接為翟讓報了仇(被李密殺害的瓦崗首任首領(lǐng),是單雄信故交)。
秦瓊和程咬金等人在陣前向王世充一拜而去,表示已經(jīng)恩斷義絕,以后戰(zhàn)場相見,必將手下不留情。

不救裴行儼,也不救單雄信,這都不能說秦瓊不講義氣:如果單雄信和裴行儼跟秦瓊肯跟隨秦瓊一起投唐,哪會有后來的悲???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秦瓊程咬金做出了正確的抉擇,而單雄信和裴行儼則必須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其中是非曲直,歷史自有公論。
秦瓊與單雄信志向不同且各為其主,所以不救單雄信,并不能說秦瓊?cè)似酚需Υ?,真正讓秦瓊背了黑鍋的,是《舊唐書·列傳第十八》和《新唐書·列傳第十四》中語焉不詳?shù)膬啥斡涊d:“(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從誅建成、元吉。事寧,拜左武衛(wèi)大將軍,食實封七百戶。”“及平隱、巢,功拜左武衛(wèi)大將軍,實封七百戶。”
從字面上來看,秦瓊好像參加了玄武門之變,并跟著李世民對建成元吉兩家大開殺戒,還有電視劇說李建成是秦瓊一锏把太子建成打下馬,然后李世民下令將同父同母大哥斬殺。
玄武門之變極為慘烈,不但建成元吉被殺,他們的十個兒子(建成元吉各五個,元吉當年只有二十四歲,最大的兒子也沒有十歲)也被斬盡殺絕:“建成死年三十八,長子承宗為太原王,早卒,承道安陸王,承德河東王,承訓武安王,承明汝南王,承義巨鹿王,皆坐誅;元吉死年二十四,子承業(yè)為梁郡王,承鸞漁陽王,承獎普安王,承裕江夏王,承度義陽王,并伏誅?!?/strong>

李世民殺光了十個侄子,最后自己的十四個兒子多半也都下場不好,如果秦瓊參與了玄武門之變,并對李淵的子孫大開殺戒,那就真是人品有點問題了。
古人講究不看僧面看佛面,李淵對秦瓊已經(jīng)好到了極點,連自己身上的肉都想割下來給秦瓊吃,秦瓊即使真有鐵石心腸,也不會忍心對老皇帝的親骨肉痛下殺手。
秦瓊在來護兒帳下任職的時候,來護兒對他的評價極高:“此人勇悍,加有志節(jié);是子才而武,志節(jié)完整。”
高風亮節(jié)的秦瓊有沒有蹚玄武門的渾水,兩唐書那幾個字并不能作為憑證,因為李世民為了彰顯自己行動的正義姓,是可以在記錄的時候,把上柱國、翼國公秦瓊拉進來裝門面的——他真正重賞的“玄武門十干將”名單上,并沒有秦瓊的名字:“六月四日,(長孫)無忌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云、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九人,入玄武門討建成、元吉,平之?!?/strong>
這十個人中,當時既沒有上柱國,也沒有國公,爵位最高的是上黨縣公長孫無忌,侯君集只是全椒縣子,其他人大部分人,包括尉遲敬德在內(nèi),都是沒爵位的“白身”。

唐朝宮廷檔案把秦瓊列入功臣名單,卻并沒有給予其特別封賞,那個“左武衛(wèi)大將軍”也不過時新君繼位的“普調(diào)一級”而已,并不能證明秦瓊在玄武門立有大功。
秦瓊不參與玄武門之變是對的,李靖和李勣(即徐世勣,歸唐后賜姓李,為李世勣,后為避李世民名諱,改為李勣)早已表明中立態(tài)度,并得到了李世民的尊重,秦瓊保持中立也不為過,真去打打殺殺,那就不厚道了。
在玄武門之戰(zhàn)中,李世民差點被李元吉用弓弦勒死,尉遲敬德雙拳難敵四手,要不是張公瑾守住了城門,李淵就得一天之內(nèi)失去三個兒子了:“六月四日,公謹與長孫無忌等九人伏于玄武門以俟變。及斬建成、元吉,其黨來攻玄武門,兵鋒甚盛。公謹有勇力,獨閉門以拒之?!?/strong>
讀者諸君都知道,秦瓊是唐軍第一單挑高手,善用馬槊的程咬金也極為勇悍,他們在場,李世民一方絕對不會打得如此艱難。
史書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直到1986年,程咬金在昭陵的墓葬被盜,秦瓊的不白之冤才算徹底洗清:參加了玄武門之變的將領(lǐng),除了升官還能發(fā)財,一兩金銀一匹布帛都沒得到的秦瓊,肯定是在玄武門之戰(zhàn)最激烈的時候不在現(xiàn)場。
被盜的程咬金之墓,陪葬寶物被盜掘一空,但是墓志銘是刻在石頭上搬不走的,于是秦瓊的冤屈就有了洗清的依據(jù)。這通《大唐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上柱國盧國公程使君墓志銘并序》上寫得很明白:“(武德)九年夏末,二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作亂,太宗(當時的秦王李世民)受詔(據(jù)說是得到了李淵的旨意,這顯然是替李世民洗白),宣罰禁中(發(fā)動玄武門之變),公(原程咬金,李淵封七位宿國公,貞觀十三年改封盧國公,但是此‘公’并非‘國公’之義,有身份地位的人都可以尊稱為‘公’)任切爪牙,效勤心膂。事寧之后,頒乎大賚,賞絹六千匹、駿馬二匹、并金裝鞍轡及金胡瓶、金刀、金碗等物,加上柱國,授東宮左衛(wèi)率?!?/strong>

蓋棺定論,經(jīng)過朝廷審批的高級將領(lǐng)墓志銘,是沒有人敢作假的,所以我們從程咬金的墓志銘中,能看到老程只是在玄武門之變前跟李世民說了幾句貼心話,就受到了如此重賞:“武德七年,建成忌之,構(gòu)之于高祖,除康州刺史。知節(jié)白太宗曰:‘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節(jié)以死不去,愿速自全?!?/strong>
程咬金并沒有出現(xiàn)在玄武門功臣名單上,只是在兩年前表明了立場,就獲得如此重賞,秦瓊啥也沒撈著,說明他連閑話都沒說一句。承襲上柱國勛位、遞減至歷城縣功公的秦懷道也有墓志銘,那篇墓志銘對宣武門之變只字未提:“祖叔寶(該墓志銘是秦瓊的孫子請人給父親秦懷道寫的,所以稱秦瓊為祖父),隋龍驤將軍,從高祖神堯帝擒尉遲敬德,拜上柱國、馬軍總管,授秦府右三統(tǒng)軍,又除左武衛(wèi)大將軍,食益州實封七百戶,改封胡國公。”
秦瓊和尉遲敬德是親家(秦瓊的兒子娶了尉遲敬德的孫女,該墓志銘直呼尉遲敬德之名,不知那個孫女婿是不是秦懷道),其后人并不諱言秦瓊擒尉遲敬德,如果秦瓊在玄武門之變中真有表現(xiàn),又怎能不大書特書?
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史不如不讀史。我們把史料和出土文物結(jié)合起來看,就能理解李世民為什么要往秦瓊身上潑污水了:在當年,參與玄武門之變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現(xiàn)在看起來是污水,在當時卻屬于貼金。李世民給秦瓊貼金,也是給自己貼金——有李淵欽封的上柱國、翼國公秦瓊的支持,李世民豈不顯得更加正大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