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坐姿最不雅,你知道嗎?
如果說哪種坐姿不莊重,在重要場合比較不雅,你會想到哪一個?是岔開腿,還是翹著二郎腿?
的確,我們?nèi)粘I钪写_實(shí)會看到一些不莊重的坐姿。
如果是在家里或者其他私人場合,選擇自己舒服的坐姿,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在公眾場合還是應(yīng)該有所收斂,注意自己的形象。
坐如尸
但是在古代,對于坐姿是很嚴(yán)格的要求的:
《禮記》說:“手容恭,足容重,頭容直,口容止,坐如尸,立如齋,儼若思。”
這里提到“坐如尸”??吹竭@句話,可能大家會聯(lián)想到死人尸體。
千萬不要這么想!
因?yàn)?,在繁體字中,“尸體”之“尸”,應(yīng)該寫作“屍”,有“死”這個部件,表示死亡。
而“坐如尸”之“尸”在繁體字中,是沒有“死”這個部件的。這里的“尸”是指活著的晚輩扮作先祖的樣子代其受祭的人。
因此所謂“坐如尸”的意思是,坐著時候應(yīng)該像受祭之人那么莊重。類似我們今天所說“坐有坐相”。
到底怎么坐
在宋代以前,尚未出現(xiàn)椅凳,人們都是席地而坐的。因此,坐姿也與現(xiàn)在不同。
正確的坐姿應(yīng)該是以兩膝著地,兩股貼于兩腳根上,類似于今日的跪坐?,F(xiàn)在日本人、韓國人還保留著這種坐姿。


這樣席地而坐,顯然不如我們今天坐在椅子、沙發(fā)上舒服。但在椅子等家具出現(xiàn)之前,這是“正襟危坐”的標(biāo)準(zhǔn)坐姿。
在此基礎(chǔ)上,如果和別人對話過程中,為了表示尊敬,臀部離開小腿,上身直立,這種姿勢叫做“跽”。這種坐法,比較類似于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跪”,即雙腿跪地。
此外,還有一種坐法,叫做“趺坐”,就是盤腿而坐,類似于和尚打坐的姿勢。
這些坐姿,都是比較正常的坐姿。
還有一種坐姿,我們經(jīng)常這樣席地而坐,卻被認(rèn)為是最不雅的!
不雅坐姿:箕踞
所謂“箕踞”,有點(diǎn)類似現(xiàn)代人席地而坐的方式:臀部著地,雙腿自然平放,像簸箕一樣打開。


上邊兩個人俑的坐姿就是箕踞,其中第一個是一個哭鬧的小孩子,活靈活現(xiàn)。
“箕踞”這種坐姿,使我們今天席地而坐的常用坐姿,為什么會被視作不雅呢?
這是因?yàn)?,古人無論男女,下身都穿“裳”,是比較寬松類似裙子的衣物。穿著這樣的“裳”,如果“箕踞”而坐,很容易走光。所以,“箕踞”是十分不雅的。
有關(guān)“箕踞”?的記載
正是“箕踞”這種坐姿比較特殊,因此文獻(xiàn)中會把使用這種坐姿的人記載下來。要么用來表示這個人粗俗,要么表示這個人不拘禮節(jié)。
?比如,莊子的妻子死了,莊子卻“箕踞鼓盆而歌”。這個記載,莊子在妻子去世時候鼓盆而歌,表現(xiàn)了莊子看破生死輪回的灑脫。而此時,他的坐姿正是“箕踞”。這個姿勢和他的生死態(tài)度是相輔相成的。
又比如:《史記》也記載了劉邦自己踞床接見酈食其,酈食其見了不拜,僅作長揖,還批評劉邦:“足下必欲誅無道秦,不宜踞見長者。”劉邦自覺有愧,忙站起來,整理好衣服,請酈生上坐?!妒酚洝酚涊d劉邦箕踞而坐,是表現(xiàn)劉邦的粗魯。
再如,荊軻臨死之前箕踞而罵,表現(xiàn)了荊軻對秦王的輕蔑:“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因此,這些曾經(jīng)“箕踞”的記載,都尤其特殊用途。而總體來看,如果一個人箕踞而坐,是十分不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