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的歌

181年4月14日,諸葛亮出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貧僧法號玄奘,自東土大唐而來,要去往西天取經(jīng)。
我是誰,我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
一句話,明明白白。
我是個平頭老百姓,就在南陽耕讀傳家,哪也不去,亂世里茍且偷生罷了。
劉玄德三顧茅廬是208年,那一年,諸葛亮已然27歲了。
也許這個歲數(shù)的諸葛亮真的勘破了這世道,遭逢亂世,若真的聞達于諸侯,那么自然就會被爭搶,爭而不得,就該被殺之了,畢竟,諸侯的思維向來就是,我得不到的,別人也不要得到了。
劉備生于161年,等到了208年,劉備已然47歲了,47歲??!什么概念。我才多大歲數(shù),一個疫情就讓我有段時間焦慮得徹夜難眠。劉備該焦慮成什么樣子呢?不得而知,卻又可想而知。
別說諸葛亮了,是個人才,劉備都不愿意放過。
27歲的諸葛亮,47歲的劉備,那是怎樣的一種相遇呢?
不得而知,卻又,可想而知。
二十一年之后,諸葛亮也活到了劉備的歲數(shù),也許,到這個時候,到這個歲數(shù),諸葛亮才更理解了劉備吧。
李宗盛《新寫的舊歌》:然后我一下子也活到容易落淚的歲了。
李宗盛后來也活到了爸爸的那個歲數(shù),突然之間,一下子就明白了爸爸。
李宗盛說,那個以前的小李,曾經(jīng)有多傻呢,先是擔心自己沒出息,然后費盡心機想要有驚喜,等到好像終于活明白了,已來不及。他不等你,已來不及,他等過你,已來不及。
所以等諸葛亮到了劉備三顧茅廬邀約自己的歲數(shù),諸葛亮寫了《出師表》。
那個以前的小諸葛,曾經(jīng)有多傻呢,先是擔心自己沒出息,因為滿腹經(jīng)綸,卻又因為生逢亂世,然后費盡心機想有驚喜,也確實給了劉備很多驚喜,等到好像終于像劉備一樣活明白了,劉備已然不再了。
拋開那些君臣佐使,拋開那些權(quán)謀詭計,在我看來,那一年,27歲的諸葛亮,47歲的劉備,可能更傾向于是一種父子關系,他們在那一次相遇當中,彼此照亮,彼此引領,就好像現(xiàn)在48歲的諸葛亮通過《出師表》來引領劉禪一樣。
親賢臣,遠小人。
你看,智慧如諸葛亮,也只是說,親賢臣,遠小人。
他沒有說,親賢臣,殺小人。
賢臣和小人都是人性,都是人性的一面,人沒法對抗人性,就好像水滴無法對抗江海。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你看,諸葛亮也活到了容易落淚的歲。
爸,請你從此安心,待在我的歌。
你看,諸葛亮也請劉備從此安心,待在他的出師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