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上岸·每日必背】倒計時47天,《教育知識與能力》必背詞條,學霸必備,趕緊收藏
《教育知識與能力必背詞條4》
??課程(1)
一、隱性課程的形式有哪些? 隱性課程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有:
(1)觀念性隱性課程,如:學校的校風、學風,有關領導與教師的教育理念、價值觀、知識觀等;
(2)物質性隱性課程:包括學校建筑、教室的設置、校園環(huán)境等;
制度性隱性課程;
(3)心理性隱性課程,如:學校人際關系狀況等。
?
二、制約課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社會、知識和兒童是制約學校課程的三大因素。具體包括:
(1)社會政治制度、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水平;
(2)學科知識水平;
(3)學習者身心發(fā)展特點;
三、簡述知識中心課程論的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觀點
代表人物:夸美紐斯、赫爾巴特、斯賓塞、布魯納
(1)以學科知識為中心,分科教學;
(2)按照知識邏輯體系進行編排;
(3)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知識傳授。
?
四、簡述學習者中心課程論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觀點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1)以學生為中心;
(2)按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順序進行編排;
(3)強調學生的經驗、興趣、需要,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
?
五、簡述社會中心課程論的代表及主要觀點
代表人物:布拉梅爾德
(1)學校教育的最終目的改造社會;
(2)課程的重點應放在當代社會的問題,應讓學生廣泛地參與到社會中去,課程不應該幫助學生去適應社會,而是要建立一種新的社會秩序和文化。
六、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
(1)縱向組織與橫向組織:
縱向組織是指按照知識的邏輯序列,從已知到未知、從具體到抽象的先后順序組織課程內容。
橫向組織是指打破學科的知識界限,以學生發(fā)展階段需要探索的社會和個人最關心的問題為依據(jù)組織課程內容。
縱向組織側重知識自身的體系和深度, 橫向組織強調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和知識的廣度。
(2)邏輯順序與心理順序:
邏輯順序是指根據(jù)學科本身的體系和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來組織課程內容。
心理順序是指按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來組織課程內容。
(3)直線式與螺旋式:
直線式指把課程內容組織成一條在邏輯上前后聯(lián)系的“直線”,前后內容基本不重復。
螺旋式指課程內容重復出現(xiàn),后面學習內容是對前面學過內容的不斷擴展與加深,層層遞進。
?
七、簡述泰勒的目標原理
泰勒原理可概括為: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即:(1)確定課程目標;(2)根據(jù)目標選擇課程內容;(3)根據(jù)目標組織課程內容;(4)根據(jù)目標評價課程。
八、簡述課程計劃
概念:課程計劃又稱教學計劃。是根據(jù)國家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制定的有關學校教育教學的指導性文件。
組成部分:(1)指導思想;(2)培養(yǎng)目標;(3)課程設置及說明(開設哪些科目是課程計劃的中心問題);(4)課時安排;(5)課程開設順序和時間分配;(6)考試考查制度和實施要求。
作用:課程計劃是課程的總體規(guī)劃,是指導和規(guī)定課程與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是學校課程與教學活動的依據(jù),也是制定課程標準、編寫教科書和設計其他教材的依據(jù)。
?
九、簡述課程標準
概念: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
組成部分:包括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實施建議和術語解釋。其中課程目標是課程標準的核心內容。
作用:第一,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各門學科的教學提出的統(tǒng)一要求和具體規(guī)格;第二,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jù)。第三,編寫教材和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jù)。第四,課程標準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十、簡述教科書
概念:教科書又稱課本,它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tǒng)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
作用:教科書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同時,教科書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jù), 是學生學習系統(tǒng)知識的主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