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老公孩子和阿姨,你朋友圈里有木木嗎?

網友超凡生活在朋友圈看到三個不同昵稱頭像的人發(fā)了朋友圈動態(tài)一模一樣,于是她忍不住吐槽了下,【看我朋友圈的這幾個凡爾賽,她們是同一個老公和孩子嗎?每天發(fā)的都是一模一樣的?!?/p>

結果和評論區(qū)好多個網友回復,自己朋友圈也有這個叫木木的微商。
有些是不知道自己幾時加的,有些是本來是自己鄰居,突然有一天變有錢。

有些是本來賣楒子,現在又整天發(fā)些雞湯文。還有些半個月都沒更新過一次文案,網友不禁猜測自己朋友圈里這位木木可真不敬業(yè)。
還有網友說自己好友里的木木居然漏了一條停車場文案沒發(fā),強迫癥讓她不舒服。

當然,還有網友專門搜索了叫【木木】和【點點】,出現一波一樣的。

樓主不禁說她是不是加了全家桶。
看到這里的時候,我想到了去年我也加了個這樣類似的木木,當時這位木木是以學員的身份添加我。作為班主任的我,自然要履行起我的責任,私下里有跟這位木木聊了下。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現在我直接就搜索了木木。點開朋友圈一看。果然,我好友里的木木早已換了頭像,動態(tài)也幾乎跟前面說的一樣。同款老公和孩子,還同款雞湯文案加上同款微商廣告等。
看到這里不禁笑了,其實對于微商并沒有什么看不起的意思。從黛萊美,俏十歲到現在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朋友圈變成另一個銷售渠道。如果商品有保證,這倒也沒什么。只是這樣的微商大部分都是靠下級屯貨,上級靠中間差價賺錢,相當是割一波又一波的韭菜。

在朋友圈曬老公,曬孩子,曬日常,無非是把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告訴其他人,好顯得自己接地氣。但事實上,這些文案和圖片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直接從上級那里復制過來。
連什么時間點發(fā)什么,是早安語還是雞湯,或是廣告文案,都有一套自己的完全體系。加上聊天截圖,效果反饋圖更加不用說,這不過是一種營銷的手段。


只不過,讓人可怕的是這種絲毫不知情中就有這樣一個人存在,甚至不止一個人,用著同一套文案,還會把自己發(fā)在朋友圈的圖片盜為己用,再把自己屏蔽了。
像這樣的人才是最惡心的。

我這里的木木去年加她時,她還是做護膚。因為工作需要,了解學員的情況找到她財務上的問題,順便給出解決方法。當時和木木聊天,還催了她學習。不過催了一次兩次后,都以自己忙為借口,加上不回我信息,我多次私聊無果后也就在學習期間每天問候,順便把當天需要學習的內容發(fā)給她。
課程結束,就不再聯(lián)系過。倒是她是經常裝作像老朋友聊天一樣,問你在嗎,我現在在干嘛,你需要嗎?
反正每次聯(lián)系我的目的就是她有優(yōu)惠了,或是有免費課程,學了就有收獲,能讓自己變美變瘦等等內容。
一直到今天,頭像換了,產品也護膚品變成了瘦身的。可能是以前發(fā)得太多,又不想去刪除,所以,只能設置三天可見。
沒有再和這位學員聊過,但從她換產品來看,不用說,以前的護膚品不好賣,也沒賺到錢。加上之前是了解了一下她財務情況的。因為手機換過了,聊天記錄也沒了,現在一年過去實在想不起來了。
好在,知道財務狀況不理想,還有負責。
現在又轉變其他產品,想必也是一直過著天天發(fā)廣告的生活。畢竟要想在朋友圈賣產品,東西要有質量保證,用得好才會有回頭客。
但不管是護膚還是瘦身,又不是沒有大品牌來用,要保障沒有保障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有品牌的產品。
天天在在朋友圈曬豪車,曬娃曬老公,把寶媽人設立得足足的。時間精力倒花了,事實在我們看不到的背后,真真賺錢嗎?真真過是如此愜意嗎?
在評論區(qū)里還有人問到,有沒有小獸。有其他網友看到了,也說自己曾經也被小獸加過,但發(fā)了一段時間文案,就沒再出現。
很不巧,我也有小獸。翻了下朋友圈,還停留在2017年,那時偶爾的雞湯文,開會圖片,或是自拍,再不就是提現50000的截圖等。

現在的記錄一點也沒有。
你的朋友圈有木木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