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遷碑》臨帖經驗談,寫隸書,不要把字擺得太正∣且于君蓋


一、且

漢碑之所以有魅力,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結構和用筆的不拘一格。
像這個“且”字:長橫以上的部分呈現出重心左傾的趨勢,但整個字又能做到傾而不倒。將原本應該擺正的結構寫成左傾,帶給我們一種陌生化的新鮮感。
但我們若以為“且”字只有左傾這一種變化,則又不然。

像《曹全碑》里的這個“且”字,它就有很明顯的右傾趨勢了,但結構的平衡感仍是出色的。
只是對比《曹全碑》,《張遷碑》的“且”字,其主筆沒有那么明顯的波勢,在上部結構左傾打破了重心平衡的情況下,如何利用更為平直的主筆使整個字復歸于平衡,似乎比《曹全碑》更費思考。

二、于

今天這一課里寫的幾個字,有這樣一個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們原本都可以四平八穩(wěn)地布置,可原碑卻似乎有意要突破這種思維慣性。
像這個“于”字,它的左右兩部分拆開來看其實都沒有“擺正”,而是各自分別向左、右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偏轉:

像這樣的字形,凸顯它偏轉的趨勢可以造成筆畫和結構的動感。但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注意保持左右兩部分的字勢呼應,否則很容易把它寫散了架。

三、君

如果說“于”字的兩部分,其偏轉角度是往左、往右,那么這個“君”字的兩部分,其偏轉角度就是往上、往下了:

像這樣的字形,對于我們占格布白的敏銳感是一種很好的考驗:

四、蓋

— THE END —
文字|晉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圖片|張遷碑&晉公子原創(chuàng)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