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外國語大學世界史專業(yè)考研經(jīng)驗分享
本文將由新祥旭考研周老師對2024年北京外國語大學世界史學專業(yè)考研進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塊:學院及專業(yè)簡介、招生人數(shù)、考試科目、參考書目、分數(shù)線、備考經(jīng)驗等幾大方面。
一、簡介
學校簡介
北外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外國語高等學校,前身是 1941 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國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后發(fā)展為延安外國語學校,建校始隸屬于黨中央領導。新中國成立后,學校歸外交部領導,1954 年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學院,1959 年與北京俄語學院合并組建新的北京外國語學院。1980 年后直屬教育部領導,1994 年正式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北外獲批開設 101 種外國語言, 歐洲語種群和亞非語種群是目前我國覆蓋面最大的非通用語建設基地,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專業(yè)建設點。學校形成了以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為主體,文、法、經(jīng)、管等多學科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格局。按照時間先后,學校開設語種包括俄語、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波語、捷克語、羅馬尼亞語、日語、阿拉伯語、柬埔寨語、老撾語、僧伽羅語、馬來語、瑞典語、葡萄牙語、匈牙利語、阿爾巴尼亞語、保加利亞語、斯瓦希里語、緬甸語、印尼語、意大利語、克羅地亞語、塞爾維亞語、豪薩語、越南語、泰語、土耳其語、朝鮮語、斯洛伐克語、芬蘭語、烏克蘭 語、荷蘭語、挪威語、冰島語、丹麥語、希臘語、菲律賓語、印地語、烏爾都語、 希伯來語、波斯語、斯洛文尼亞語、愛沙尼亞語、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愛爾 蘭語、馬耳他語、孟加拉語、哈薩克語、烏茲別克語、拉丁語、祖魯語、吉爾吉斯語、普什圖語、梵語、巴利語、阿姆哈拉語、尼泊爾語、索馬里語、泰米爾語、土庫曼語、加泰羅尼亞語、約魯巴語、蒙古語、亞美尼亞語、馬達加斯加語、格 魯吉亞語、阿塞拜疆語、阿非利卡語、馬其頓語、塔吉克語、茨瓦納語、恩得貝萊語、科摩羅語、克里奧爾語、紹納語、提格雷尼亞語、白俄羅斯語、毛利語、湯加語、薩摩亞語、庫爾德語、比斯拉馬語、達里語、德頓語、迪維希語、斐濟語、庫克群島毛利語、隆迪語、盧森堡語、盧旺達語、紐埃語、皮金語、切瓦語、塞蘇陀語、桑戈語、塔瑪齊格特語、爪哇語、旁遮普語。學校秉承延安精神,堅持服務國家戰(zhàn)略,目前已開齊與中國建交國家的官方用語。
專業(yè)簡介
世界史學專業(yè)分為三個研究方向。
世界近現(xiàn)代史:研究近代以來世界的歷史,尤其關(guān)注人類社會現(xiàn)代化的進程,探索不同民族、國家的發(fā)展道路,揭示近代以來政治、經(jīng)濟、社會與文化發(fā)展的多樣性特征。該研究方向重點發(fā)展中外關(guān)系史和全球化史。
世界地區(qū)與國別史:研究世界不同地區(qū)和國家的歷史,特別關(guān)注不同地區(qū)和國家歷史的特點與不同發(fā)展道路,探討人類文化的多樣性,總結(jié)人類歷史發(fā)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該研究方向主要按照地區(qū)和國別進行研究,重點發(fā)展東歐史、非洲史、阿拉伯史等。
世界通史與專門史:旨在對世界歷史進行整體性和專題性研究,前者探討與人類整體歷史相關(guān)的課題,后者對人類歷史的專門領域進行研究。該研究方向重點發(fā)展概念史與留學史。
隊伍建設
北外歷史學院包含了世界史和中國史兩個一級學科,其重點擬放在大航海以來的世界史以及近代以來的中國史方面,特別關(guān)注全球化以來的世界與中國、中國與世界的關(guān)系史以及概念史、留學史等專門史的內(nèi)容。歷史學院的成立,是北外作為雙一流大學,更好對接國家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提升北外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的重要舉措。
學科建設
當前,中國的發(fā)展已經(jīng)站到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與世界的關(guān)系也必然面臨重新建構(gòu)。作為迅速崛起的世界大國,中國愈加緊迫地需要眾多外語基礎扎實、具有全球視野的高級人才,從而更好地應對動蕩紛爭的國際局勢和復雜變幻的未來世界。
北外作為全國開設語種最多的外國語大學,積極服務國家戰(zhàn)略,努力將外語語言教學和歷史專業(yè)訓練相結(jié)合,培養(yǎng)既熟練掌握外語,又對當今世界的歷史發(fā)展進程有深刻認識,不僅能“把世界介紹給中國”,更能“把中國介紹給世界”的具有國際視野、中國情懷的復語型、復合型人才。
研究生畢業(yè)后主要去向:
世界史專業(yè)畢業(yè)后能夠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gòu)中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科技政策部門、企事業(yè)單位從事科技管理工作以及有關(guān)咨詢、宣傳、編輯和出版工作;國家各類文化、宣傳、出版、文博、涉外等部門從事相關(guān)工作;能夠在本學科做出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探索和研究成果,該專業(yè)適合公務員崗位及升學考研。
二、專業(yè)目錄
招生年份:2023年?
擬招生人數(shù):3
考試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外國語(201英語(一)、202俄語、203日語、241法語、242德語、243西班牙語,選一)
③ 313歷史學專業(yè)基礎
三、推薦參考書目
1、麥克尼爾著,孫岳等譯:《西方的興起:人類共同體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年。
2、于爾根·奧斯特哈默著,《世界的演變:19 世紀史》,強朝暉、劉風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年。
3、(美)柯嬌燕 著;劉文明 譯:《什么是全球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
4、朱杰勤編:《中外關(guān)系史》,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年。
5、劉迎勝著:《絲綢之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 年。
四、2022年復試分數(shù)線
總分336 ?政治|:46 ?英語:46 ?專業(yè)課:180 ?招生計劃人數(shù):3
五、2022報考錄取數(shù)據(jù)
復試人數(shù):7 擬錄?。? ?初試最高分:386 初試最低分:274(少數(shù)民族骨干計劃)
六、2022年擬錄取名單

七、備考建議
回首2021的半年考研,很幸運也很開心能從420萬人中走出一條自己選擇喜歡的路。簡單把自己這一年的心路歷程和學習情況書寫了一下,希望能給此時選擇北京外國語大學全球史研究的你一點幫助。我個人考研經(jīng)驗比較特殊,一切要結(jié)合自身情況為準哈。
第一要素:擇校。明確自己情況,知道自己需求。
首先講一下北外世界史的近年考研情況:北外為211類語言院校,歷史學是其近年來新興學科,2019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2020年招收第一批史學研究生(前幾年為比較文學類)。2020年為自命題世界通史+英語一+政治,從2021起全國回歸史學統(tǒng)考,北外2021、2022年都為歷史學基礎313統(tǒng)考,且詢問學院老師,得知2023年同樣遵循統(tǒng)考。
2020分數(shù)線(自命題,已無參考意義):358
2021分數(shù)線(全國統(tǒng)考):330
2022分數(shù)線(全國統(tǒng)考):336
基本各科皆為國家線,如果上線充足則為最低入圍者分數(shù)線。復試比例為1:1.5.
每年基本固定招收3-5名研究生,學院老師表示20年因疫情故擴招,招收8人;21年復試進面6人,招收5人,一人棄考;22年復試進面7人,招收5人,淘汰1名初試最末者,淘汰1名士兵計劃。22年招生計劃為3人,其中保研推免名額一般為2名,22年無推免故放給統(tǒng)招。所以23年要去官網(wǎng)查詢有無推免,如果無推免名額可能會給統(tǒng)考,前幾年有1-2名推免生,占統(tǒng)考名額。至于今年招生計劃如何,學院老師表示在爭取擴招,但以研究生院官方發(fā)布為準。競爭壓力上,今年北外第一批本科生畢業(yè),勢必會有人報考,分數(shù)線預估會上漲十分左右。報錄比上只能說是連年加大。
其次說一下北外世界史專業(yè)情況相關(guān):
在全球史、新興方向上有優(yōu)勢,師資力量較為優(yōu)秀;只有世界史無中國史,三個方向分別為世界地區(qū)與國別史、世界通史與專門史、全球史與中國。語言特色極強,學院獎學金、推薦、交流制度完善。當然與老牌傳統(tǒng)綜合類史學強校無法爭鋒,但在其特色上亦不遜色。
最后說一下本人考研情況:考得好不如選的好。這里先插播為什么說自己情況特殊。本身是想要沖北京9開頭的院校,就是想離家近且方便且地理位置優(yōu)越。但是一些特殊情況和意外極度壓縮了復習時間,故,我從九月中左右開始真正進行全面復習?,F(xiàn)在錄取考完了我都還在處理意外,這也是我為什么說自己的經(jīng)驗不太普適的原因。但,希望能把自己絕境逢生的案例寫出來,告訴大家,不到最后一刻真的不能擺爛。因為學了就是學了,別人不會因為你而停止腳步,ok?
九月中開始第一反應就是重新選擇學校。因為我很清楚想要考北京9開頭的人現(xiàn)在應該已經(jīng)進行完好幾輪復習了,要么是科班且厲害的人物,要么是潛心學習臥薪嘗膽的同學。我的目的是錄取,所以權(quán)衡利弊直接去挑合適自己情況能沖一把的。
Ok,總結(jié)一下我的要求(也就是你的需求):
【大致想清楚以下:地區(qū)、方向、博士點、統(tǒng)考?自命題?心儀導師、學校92實力、復試比例、名額和推免】
北京(方便后續(xù),地理優(yōu)越。且,旱區(qū));世界史方向(想好你的中國史還是世界史,普遍情況來看中國史居多,但名額也多。世界史考的人少,可是名額少。但我就是喜歡,就是一門心思要世界史);要有博士點(這個可以選擇性考慮,但我希望讀博);要考統(tǒng)考(較為穩(wěn)定,方便調(diào)劑,真題易得,出題能些許摸到規(guī)律,北京旱區(qū)理論上統(tǒng)考打分比較公平。自命題大部分比較偏深而學術(shù),我沒有挨個尋找的細讀時間);要雙一流(科班);要初復試占比55開(我面試和抗壓力比較強,如果真的有不穩(wěn),好好準備足夠力挽狂瀾直接打一場漂亮翻盤局。但是這也意味著洗牌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你對自己面試不太有信心,可以選73開的院校)名額要考慮清楚,可以去學院看進年推免結(jié)果大致估算統(tǒng)招。
綜上,再次重復:考得好不如選的好。
大致觀看了一下今年北京地區(qū)統(tǒng)考專業(yè)課分數(shù) 已讀中國政法、人大、民大等校,考中國史方向滴專業(yè)課稍微偏高一些,世界史大概210-235,我本人成績比預想要低個10分哈哈哈,壓分了能接受。因為我確實知道自己偏科世界史,在準備時候也特別注意了這一點,后面細說。
第二要素:復習。
政治我直接全套肖秀榮,精講精煉+1000+肖四肖八+各種配套熱點、主觀題、客觀題小本+真題等等,反正全買就是了。(如果你喜歡徐濤腿姐也可以換,我主要是考慮比較肖秀榮老牌一點,不用費勁)一天30頁,大概半個月這樣到十月刷完精講精練。就按照他書本給的順序來,繼續(xù)一天10頁1000題,刷完,接著真題一天一套,肖八也是,最后肖四是一天選擇一天大題(兩天一套,但是卡點做),留了最后一套考前保持手感。全都是在上午做。我的情況確實不能給政治太多時間,本身有點底子,外加刷題看細節(jié)看熱點,很快就能保持住選擇題水平,最后考試選擇扣10,能夠接受,總分七十好幾,對于我這種沒給政治太多時間的人,考北京已經(jīng)血賺了.....
政治真的不難,細心加訓練就夠啦,不多說了,可以多參考大家怎么學的,網(wǎng)課我個人沒時間所以沒有看哈。
英語一
突發(fā)情況之前67月已經(jīng)開始看英語了,因為知道去年英語賊難,絕對不能小看,所以早做準備。暑假就是一天一百個單詞沒話說,一周背五天,周六周日復習五百個,自己看英語寫漢語。我英語水平一般,沒什么特別大追求,但是世界史必須要外語,肯定要堅持。然后就是給自己寫模板,耐心挑好句型,給自己做了大小作文模板。最后十二月才開始背下來的,因為意外前面背過也早就忘了。網(wǎng)課B站大家自己搜就有哈。(暑假,閱讀)完型沒專門練,就是做的真題,一般穩(wěn)定在5分左右,我不糾結(jié)。如果最后完型沒時間就全涂一樣的,穩(wěn)定3分(據(jù)說今年不能全20個涂一樣的,最好改一個)。翻譯沒專門練,也是研究的真題,把英一近十年都做了一遍,做到都認識了(不會拼寫,但眼熟意思,尤其熟詞生義。翻譯完型都是時間不夠可舍的項目,重點是閱讀和作文。閱讀買了一本新東方模擬題(我知道模擬題比不上真題,這是實話??墒俏耶敃r緊急要求自己保持閱讀水準,買就是為了多看單詞,練習抓句子里重點的方法,可以不參考。)后期做真題,我時間不夠沒有成套刷,都是一天兩篇閱讀,直到考前,留了一套保手感。七選五也是做真題,這是保命10分啊家人們,都給我拿!單詞我做到的就是可以不會寫但是認識,除非是特別高頻能在閱讀里用的詞匯,還是后期翻以前不熟的單詞書。小作文,不建議直接套用資料,多買幾個參考pdf,然后自己在里面挑句子重新編寫一篇,懂我意思吧家人們,你也不希望有人跟你一模一樣吧?影響觀感,而且是北京,二卷不會太喜歡模板的。大作文,也是買了幾個外加收集的好句式,重新編寫并熟讀至背誦。萬能模板不推薦,但是推薦學點詞匯,可以直接加在自己的文里。兩個作文都需要在暑假內(nèi)完成,12月左右早中晚各一遍,直接背過。這就是我英語速成,肯定比不了大家積累起來超高的成績,但是對于后期就剩四個月時間的我來說,已經(jīng)賺啦。英語大家一定堅持,都不會太差的,一定要過單科線,而且92開頭英語喜歡劃50+,千萬別拖自己后腿。
史學基礎專業(yè)課
大頭,也是我最頭疼的...三百分我真的輸不起,北京地區(qū)我當時估計至少要考210以上才有希望。現(xiàn)在看來確實,210都是起始分數(shù),我這里只為大家介紹我的特殊方法,最好還是找到合適自己的路子。一定要了解你自己。因為科班,我對自己的基礎了解很清楚,本人中國史劣勢世界史優(yōu)勢,而且極度偏科世界史,跟興趣有關(guān)。所以復習重點在中國史,世界史熟悉的就瀏覽,不熟悉的就細讀。11本專業(yè)書我真的過不完只能盡力去看,找到重點迅速復習,所以采取粗暴的教輔精簡法,直接上紫皮大本。紫皮大本從頭到尾每個字每道題每個重點我都啃下來了,十月開始的,花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重新把體系建起來,然后開始做題外加總結(jié),同時不熟悉的繼續(xù)翻課本??偠灾?,就是教輔+教材,教輔為體系,熟悉的就快速過,不熟悉的細讀直至理解,做記號,回看。我買的書很多,但不是每本都用上了,下面一一分析介紹一下:
紫色大本(主體,基本全背)
黃色大本 題型練習(配套,做的基礎選擇)
世界史課本(吳齊,本科教材。很多人喜歡北師大版,建議直接買兩套pdf自己看看喜歡哪個編排就用哪個,我是因為習慣)
中國古代史課本(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紅皮,見圖)
中國近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馬工程黃白皮,見圖)
中國現(xiàn)代史(上下冊,見圖)【以上課本都是隨時有不清楚回去迅速翻看的,沒有全讀。下面是教輔,好不好用都是個人感受,勿理】
范無聊論述題(中國上下冊、世界。個人覺得很喜歡,沒有背完,時間原因只挑了五星以上看了一些)
范無聊習題演練(上下冊,用處不大,選擇題很基礎史實,但是有比較齊全的線索填空,這個是我喜歡看的,等于直接四舍五入加深印象,挺不錯。題目沒怎么做,只看線索了。)
范無聊統(tǒng)考一本通(不用買,就是分析各個學校報考情況的,有一些報錄比數(shù)據(jù),以及考試情況,和近幾年真題)
長孫博史料題(買了,沒看)
長孫博選擇題(買了,全做,價值尚可,因為基本都是理解性題目,比較靠近現(xiàn)在改革后的選擇題。但是偏簡單,跨考以及用來檢測自己知識掌握度不錯,時間充裕的話我還是推薦看看的)
長孫博真題模擬30套(買了,全看,不是全做。選擇題全做了,大部分是舊的史實題價值一般,史料題只寫關(guān)鍵詞然后對答案思路,論述也是同樣寫關(guān)鍵詞對答案。里面分統(tǒng)考、中國史自命題、世界史自命題、綜合自命題,喜歡刷題做套題的可以買一下做做,但反正我沒遇見原題哈哈哈哈哈我只看論述)
歷史學真題模擬8套題(emm很奇怪,是市面上不多的模擬題,橙色,還有舊版名詞解釋。也是價值不高,舊版,但是拿來鍛煉湊合,也是只看論述和關(guān)鍵詞了)
【其余使用讀物,只是翻看用:大國興衰上下,歷史與文化沉思,新全球史,大國崛起,國際關(guān)系史一二版,西方史學史,中國社會史概論,中國思想史,史學導論】
選擇:80分,改革后從史實變成理解。我個人是喜歡理解性題目的,不太喜歡史實題,實在不會了理解性還可以從題目中推測,不至于完全pass。這里沒有別的方法,就是多練多揣摩,推薦做考前的弘毅八套卷,我做了,錯很多哈哈哈哈哈但是糾正思路,值了。不要失誤太多,畢竟一個四分扣的很實在。
史料:60分,沒花太多時間在這部分,所以推測個人失分大頭在這里。確實時間給的不夠,不太重視,丟分理所應當。中國史不擅長,拿分一般,但是猜到了考魏晉后兩問答得可以。(后面說一下如何押題吧,我是自己總結(jié)的,不一定準,大家看看可以自己揣摩驗證)世界史今年的印度來自吳齊本,看過,較簡單,還ok。每年材料其實都不難,但是我更緊張論述,對這一部分放水了,大家要注意哈。
論述:160分。決勝局啊家人,擱誰誰不緊張.....我是四個大題有三個應該答得還行,扣得不多,中國史唐朝軍事兵制自己押到了,考前特意整理了中國史的東西;中共制度也猜到,但是少答了一個制度,畢竟看的不夠仔細有遺漏,扣點分我認了;雅典羅馬是我的意外,去年考過這方面的史學史,沒想到今年還會在雅典羅馬這里設題,答得一般,也是我論述扣得最多的題(猜測),因為過程我寫的不完整。但是原因還是分析出來了。最后一道題很簡單,世界近現(xiàn)代史一直不難,基本答滿。總體而言論述對于我這種只看了一輪書目后期花時間刷題和整理的人來說,賺了。
考場時間分配:選擇30m 材料一道15m 論述一道30m左右(因為科班訓練,答題時間控制基本爛熟于心,一道論述寫滿一面組織語言外加補充自己觀點,差不多25-30.如果非科班,建議一定要去真的寫,不然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有多拖拉。)
整理筆記方面:
我花了一周整理中國史線索,不要現(xiàn)成的框架,全靠你自己梳理。要有時間,以及各個方面的制度(很重要)。主要是朝代時間,政治制度,官僚制度,土地制度,經(jīng)濟制度,軍事、兵制,文化政策/制度,法制,有無起義,地方幾級制等。(我大致能夠猜中今年軍事的原因就是前幾年考過別的方面制度,就剩下的那幾個沒有考過的和考的少的制度方向肯定要出,多研究幾年真題就明白,而且其實也就這些方面,把這些都過一遍也不很難。)材料題別太當真了,就是他去年大題出了魏晉,今年就大家覺得可能不重復,但還是照樣換個重點出。所以不要忽視,就算考過了的考點也一視同仁。
世界史沒有弄,一是稍微擅長點,二是真的太亂了,我沒時間一個一個的去弄了,推薦按照國別梳理。在這里特別提醒要按照國別與時段分析,給自己提問,站在出題老師的角度組織語言考慮問題。推薦把人種時期整理一下,基本每年出一道選擇題。重要的條約戰(zhàn)爭同理。
第三要素:復試決勝局、后續(xù)安排
其實如果做好了充分準備的話,看到專業(yè)課題目的一剎那你就已經(jīng)考上了。我坐在考場上的時候心態(tài)很穩(wěn),必然遇到不熟悉的知識點,可你一定都能想起來都有字可寫。考完初試如果你史學基礎不強,對于自己沒信心,或者是跨考生,那我建議你早點準備復試。如果你基礎不錯,可以進度慢一點。在這里我尤其要著重提醒:如果你選擇北外,基本意味著必須一志愿前幾名上岸。因為調(diào)劑的機會基本沒有,北京的判卷一直出名的嚴格,水分少之又少,你與其他地區(qū)尤其水區(qū)的學生相比分數(shù)就不占優(yōu)勢;再者,北外復試極晚,分數(shù)線基本上北京后幾名出,所以你的信息差會很大,很麻煩。擬錄取基本要到四月上旬才出,那個時候的調(diào)劑基本已經(jīng)沒什么可調(diào)的了,需要注意。
2022年北外復試情況如下:
國家線336,政治英語46,專業(yè)課180。
北外歷史學院復試線336。最低進入一名分數(shù)為339,專項計劃為279。一共7名學生進入復試,統(tǒng)考6名與專項1名分別錄?。蛔詈笏⒌魞蓚€,統(tǒng)考最后一名339淘汰,專項淘汰,前五名進入錄取。復試比例為1:1.5。
復試內(nèi)容因疫情每年并不一樣。線下是有專業(yè)課筆試和綜合面試;線上是直接全部面試。過程上自我介紹,抽題回答,最后自由提問。一個人大概20分鐘。面試個人感受而言難度偏高,其中涉及基礎題和學術(shù)前沿,如果問到不熟悉的領域會較為吃虧。在這里也需要強調(diào),北外面試占比極高,初復試55開,如果分數(shù)相近很容易發(fā)生逆轉(zhuǎn)翻盤,不要大意。21年、22年都有初試差距較小的學生面試環(huán)節(jié)彎道超車,要注意。具體內(nèi)容上并未有復試范圍,本人只復習了基礎世界通史,學術(shù)前沿和書籍等要靠平時積累。
最后一些想說的話:
不要覺得開始晚了就一定沒有好結(jié)果,再慘還能有我這種不可控情況備考的慘嗎哈哈哈,當然我特殊情況了,如果能有大塊的學習時間而不抓住,后面真的會追悔莫及的。我覺得考研最重要的是心態(tài),比如我雖然焦慮擔心自己,但從來不會想自己考不上。這漫長的路途很鍛煉心智,至少現(xiàn)在我更加堅定。還年輕,還有時間,就全力以赴不留遺憾吧。一次不成還有第二次,每一天的我都比過去的我更有意義。
希望大家得償所愿!
(本文來源新祥旭考研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允許,不可轉(zhuǎn)載?。?/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