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前的低放射性鋼材為何成了搶手貨?

人類直到1900年以后,才首次知道放射性和放射性物質的存在。但是一開始既不知道放射性物質最終威力巨大,更不知道放射性物質對生物包括人類有很強的危害性。比如先后發(fā)現鐳元素和劇毒的釙(念:坡)元素的居里夫人就深受其害,甚至其當年做試驗筆記的筆記本至今還帶有放射性。而從二戰(zhàn)末期開始,原子彈投入了試驗和實戰(zhàn),到冷戰(zhàn)高峰年代,美蘇進行了合計超過1500次的大氣層核試驗,導致地球大氣的背景輻射驟然升高。到1963年,地球大氣層的輻射水平達到了高于天然水平的0.15mSv/yr/年的峰值。而到了1996年后,大國基本都停止了核試驗。到目前,地球大氣層的輻射水平已經是高于自然水平的0.005mSv/yr/年,已經比二戰(zhàn)后最高水平時下降了30倍。不過仍然高于二戰(zhàn)前沒有大規(guī)模進行核試驗的時代。

這種大氣輻射水平的升高和降低,普通人一般體會不到。但是一些特殊的儀器卻非常敏感。這些特殊儀器一般分為4大類:第一類是本身直接測量核輻射水平的儀器,比如蓋革計數器。其核心部件需要低放射性金屬制作。第二大類就是高端醫(yī)療設備,典型的比如核磁共振儀。第三類是用于在地下深處宇宙射線研究的系統;比如埋藏幾百米甚至數千米的中微子探測設備。第四類是發(fā)射到太空中用于探測宇宙粒子的高端設備。所有這些設備都需要低放射性鋼材,是因為如果這些鋼材本身是二戰(zhàn)后煉制的,那么就會干擾設備對外來粒子的探測和捕獲。也就是往往分不清放射粒子是設備材料本身發(fā)射的還是外來的。超級大國方面最早發(fā)現用二戰(zhàn)以前的沉船鋼材,制作這些設備效果非常好。因為二戰(zhàn)之前的地球大氣,

基本保持原始的輻射水平,那時生產的鋼材基本都是低輻射鋼。掌握了這個規(guī)律后,于是二戰(zhàn)之前的鋼鐵沉船立即成了香餑餑。導致全球都開始打撈二戰(zhàn)之前的沉船而非常有利可圖。那么二戰(zhàn)后煉制的鋼材為何都不達標呢。這就是最近150年來的全球煉鋼,都是把鐵礦石先通過高爐煉成生鐵;然后再用吹氣煉鋼法,或者純氧堿性煉鋼法把生鐵加工成鋼材,不論用哪一種方法,都會使用到大量的空氣或者提純后的氧氣。這樣在二戰(zhàn)后的煉鋼過程中,就把超標的大氣分子加入到了鋼材中去了。更要命的是,凡是煉鋼,幾乎都需要往煉鋼爐里添加一些廢鋼材,用于調節(jié)鋼材的成分。而這些廢鋼里面除了本身是二戰(zhàn)以后煉成。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里面不但有超標空氣分子,還可能有二戰(zhàn)后大量使用的輻射物質摻雜在里面。因此凡是摻雜了廢鋼冶煉而成的新鋼水,幾乎每一爐都超標。

那么目前大氣層的輻射水平已經比當年的峰值下降了30倍。而煉鋼時如果再采用純粹的鐵礦石生產的生鐵。這樣會不會煉出合格的新輻射鋼?其實也是可以的。畢竟大部分鐵礦石在幾十億年前已經形成。一般不會被大氣污染。不過煉新低輻射鋼材要特別注意。需要新設備而且不能有任何外來的污染。否則一旦稍微超標,那么一爐的高價鋼材就會因不達標而無法達到使用標準。而二戰(zhàn)以前的鋼鐵沉船可以一次性打撈上來數百噸而不同擔心最終超標。因此仍是奇貨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