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ease - Quiet Nights 靜夜鑒賞
黃帝內經云,“春三月,此為發(fā)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布于庭,披發(fā)緩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yǎng)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春季乃萬物復蘇,草木生長之時,也是該注重養(yǎng)生的季節(jié),春為四季之首,陽氣始升,陰氣潛藏,三月之時,肝臟當令,五行主木,應當護肝,早睡早起,養(yǎng)好氣血,疏散情志,時常踱步,這樣才能打好健康的基礎,夏天不會體虛,冬天不會畏寒…
瞧了眼鐘,望望窗外,大概馬上就天亮了。倒掉殘茶,熄滅了煙,只覺得十分慚愧,書沒讀過幾本,道理不識許多,勉強懂些常話兒,卻倚仗年輕體壯,無視忠告,透支健康。月晰而起,晨曦而眠,三餐不定,偶爾動彈一番,唯一算得上做好的,只有心態(tài)不錯,從不發(fā)怒,極少緊張。我確實在乎自己的身體,想活得久一些,所以不得不痛斥損友,深夜亂談美食佳肴,勾我食欲,引我挑燈下廚,折騰良久,酒足飯飽,已快天明,亂了生物鐘,甚是不快,必須記載,未來碰面,將以狠狠腦瓜崩彈之,不說頭顱迸裂、腦漿四濺,起碼要疼得嗷上一嗓子才行。
最近食欲越來越差,看著自己衣帶漸寬,不能說是不擔心的。一日一餐,一餐飯食不過半碗,菜吃不下半碟,倒也會餓,肚子會叫,身體非常饑渴,其實思想也是,只是肚子實在吃不下去,只能餓著,而思想永遠不能超脫貧瘠,縱使有永生的空閑,也難滿足。既然饑餓難忍,又無食欲,看書吧,從前沒讀下去的毛姆,東野圭吾,伴著肚子的呻吟卻能踏踏實實地讀完了,我對海外歷史環(huán)境了解淺薄,共情著實差了些,便想讀讀中國書,看來看去,看到了石頭記,曹公真乃神人,紅樓一夢未完,千古遺憾。這時肚子又叫起來,眼前便跳躍出張愛玲的說法,人生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未完。共鳴強烈也。
群芳譜記,海棠有四品,貼梗海棠,垂絲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其中有無香者,有淡香者。蘇軾有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那香霧,便是海棠的暗香吧。
海棠極美,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海棠也被稱斷腸,花中斷腸融相思,曾經有段凄美的愛情故事為其賦予了浪漫色彩,歷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因此偏愛描繪這種美麗悲傷的花,以此抒情,例如唐寅的“如今意思誰能說,一片春心付海棠”,唐寅愛花,這詩便是他海棠美人圖上的題詩。
而鰣魚,乃長江三鮮之首,溯江洄游性,當是初夏時則出,余月不復有也。鰣魚鱗下厚脂,味極鮮美。康熙皇帝曾下令飛遞時鮮,以供上御,豬油密封,快馬運魚。乾隆也偏愛鰣魚,凡上繳鰣魚夠質量者,當地賦稅減免。民間還有相關趣聞,評書中,君臣斗,乾隆御前賜宴,賞給劉墉與和珅二人,劉墉用計,啟奏萬歲,只求魚頭吃,可以增長智慧,騙得和珅將魚頭搶了去。和珅以為得逞,艱難啃著魚頭,卻發(fā)現劉墉早已吃完了整條魚身,發(fā)覺上當,立刻向寵愛他的乾隆告狀,劉墉道,和中堂只吃了半只魚頭,便知道沒有魚身好吃,難道不是變聰慧了嗎?
這備受皇室青睞的江鮮鰣魚,如今早已因為過度捕撈絕跡了,絕戶網,非法電魚,水利大壩,人類在不斷發(fā)展中,長江里的許多生命早已喪失了生存之處,不過當時人們也確實沒有辦法兩頭兼顧,恐怕只有在科技發(fā)展到一定進度后,才能確保自身發(fā)展的同時給其他生命留有一席之地,環(huán)保確是一種奢侈品吧。
一陣小雨淅淅瀝瀝下了起來,我回過神來,感覺到了冷颼颼的空氣,此時凌晨四點,是該睡了。
靜夜,GLP家成分是L、O、P、V的Flake切片草,切片相當厚,像牛肉干,需要撕碎一些。有淡淡的酒香,有老面包的麥香,有曾經家里那只老桌子的木頭香,滿滿的“窖藏”的感覺,像以前的老藥房,充斥著中藥味,書本味,讓人想到陋室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燃燒穩(wěn)定,斗溫奇低,醇香濃郁,卻不會膩,是能讓人靜下來的草。
而他靜靜地坐在那兒,雙眼無神地睜著,并沒有在看哪里,這時大概是看不出他在出神發(fā)呆,還是腦袋里想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吧。
此文胡謅于三年前某日的深夜,當時落寞,不斷僭越交往的極限,將那損友變作了女友,此時又已分開一年多。而今晚再度點燃靜夜,隨著裊裊煙氣升騰的回憶一樣縹緲不清,記不得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