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毒性慢性腎衰竭動物模型【實驗代做】
腎毒性慢性腎衰竭動物模型【實驗代做】
【造模機制】腺嘌呤通過黃嘌呤氧化酶的作用生成 2,8—二羥基腺嘌呤,后者沉積于腎小球與腎間質部位,形成異物肉芽腫性炎癥,并堵塞腎小管腔引起相應的腎小管腔囊狀擴張。隨病程進展,腎單位大量喪失導致腎衰竭。
【選模方法】
1.動物和儀器、試劑:選用雄性 Wistar 大鼠 20 只,體重(200±30)g,用普通飼料飼養(yǎng)1 周后,隨機分為兩組,每組 10 只;空白對照組,大鼠腺嘌呤 CRF 模型組。腺嘌呤;LDZ4-0.8 型離心機, Mon-arch 1000 型生化分析儀;半自動血液分析儀(F820)。
2.模型制備 將腺嘌呤 1g 溶于 40ml 生理鹽水中制成混懸液,濃度為 2.5%,按200mg/(kg ·d)劑量,每日定時給大鼠灌胃給藥,連續(xù) 24 天,自由攝取普通飼料、飲水??瞻讓φ战M大鼠灌服自來水 0.8ml/100g。
3.樣本采集和指標測定 每 1 周稱體重 1 次,放入代謝籠中測 1 次 24 小時尿量,實驗周期 24 天。第 23 天晚撤掉飼料饑餓 12 小時,第 24 天晨給藥 1 小時后斷頭采血 5ml,取2ml 血作紅細胞記數(RBC),血紅蛋白定量(HGB)、紅細胞壓積(HCT)的測定。剩余血液以 4000r/min,離心 10 分鐘,分離血清測 Ca2t、pt、BUN.Ser 含量。并迅速取一部分腎組織,10%甲醛(體積百分比)固定,石蠟包埋,切片,HE 染色,做光鏡病理組織學檢查并攝片。實驗數據以Z士5 表示,采用兩樣本t檢驗,應用 SPSS11.0 統計軟件分析。
【模型特點】
1.腎衰竭表現典型有明顯體征模型組大鼠隨給腺嘌呤天數的增加而日漸消瘦,畏寒肢冷、蜷縮弓背、精神委靡、體毛脫落、便溏水腫、腎臟呈“大白腎”等,模型出現 RBC,HGB、HCT 降低,BUN.Scr 升高,低鈣高磷,慢性腎衰竭主要生化改變。
2.腎小管病理學改變明顯腺嘌呤誘導的 CRF 模型發(fā)生涉及腎小管堵塞,病理改變主要為腎小管損害。腎臟明顯增大,兩腎呈灰白色,表面顆粒狀,腎包膜與腎實質粘連不易剝離,切面皮髓質分界不清。光鏡檢查:腎小球數量減少,平均每個低倍視野 2~4個(正常6~8 個),呈萎縮狀,形態(tài)基本正常。腎小管囊狀擴張,腎皮質廣泛結晶沉積,結晶周圍可見異物巨細胞反應,大量腎小管破壞,萎縮消失。有炎癥細胞浸潤,間質纖維化明顯。
【應用范圍】研究慢性腎衰竭發(fā)病機制和治療方法。中藥新藥的藥效學研究,特別對有溫腎功能的抗腎衰新藥的研究。
【注意事項】
1.按體重灌胃給藥每個動物盡可能獲得同等程度的損傷,使 CRF 動物模型易于標準化,優(yōu)于傳統的與飼料混合給藥法。
2.根據研究目的需要選擇給藥劑量,可根據腺嘌呤劑量的大小和喂養(yǎng)時間的長短制成輕、中、重度腎衰竭模型。
【模型評估】大鼠腺嘌呤 CRF 模型方法簡便可控,可根據腺嘌呤劑量的大小和喂養(yǎng)時間的長短制作成輕、中、重度的腎衰竭模型,病程穩(wěn)定,適宜長期給藥,成功率高,易于推廣應用。病理學觀察表明,此模型以腎小管破壞為主要特征,具有恢復腎小管功能的新藥用此模型易出現陽性結果。據報道,此模型還能使動物基礎體溫降低,血 Ts、T、濃度降低,睪丸組織萎縮,精子減少,近年來多作為“腎陽虛”模型使用,所以具有溫腎功能的抗腎衰新藥用此模型更為適合。
文章轉載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