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代表作解析之Enya】Orinoco Flow (1988)

《Orinoco Flow》由Enya作曲,Roma Ryan作詞。這首New Age代表作和絕大多數只能在各自圈子中走紅的New Age歌曲不同,這首歌在主流流行音樂圈中也火了。尤其是在歐洲,在英國冠了3周。

這首歌入選2020年的英國衛(wèi)報評選英榜百佳冠單,位列77。
在不清楚歌曲唱什么的情況下,聽眾從這首歌能最直觀感受到的,便是層層疊疊的和聲、豎琴和通過Roland D-50音樂合成器Pizzagogo營造出的河水流動感的音色——這也是New Age音樂中比較有標志性的音色。
這首歌給業(yè)界帶來了新的New Age音樂制作方式。Enya音樂一直以來最典型和直觀的特征就是凱爾特民族音樂特色、層層疊疊的和聲以及很強的混響。
作為來自愛爾蘭的歌手,Enya的凱爾特民族音樂特色主要表現在民族樂器的應用,比如這首歌里的豎琴,以及創(chuàng)作旋律時,借鑒凱爾特民族音樂特點,在主和弦不變的情況下,旋律上下跳躍的特點,如這首歌里的“Let me sail.Let me sail.”

恩雅的和聲的效果很出色,配合她的音色和歌曲氛圍,帶來圣潔、寧靜的教會音樂特點。但和其他歌曲的和聲部分不同,一首歌她的vocal部分幾乎都是她自己在和聲。根據她自己2015年在制作《暗天島》專輯的采訪,她至今仍然在使用傳統的方法制作自己的音樂,一首歌她甚至要做到用她的“黃金麥克風”錄24個音軌,然后將它們合成之后,再放上其他音軌層層疊疊制作出一首歌。在制作《Orinoco Flow》這首歌時,還動用了30人的管弦樂隊前來助陣,以及運用了3臺混響效果器。

這或許也是Enya難以,或者說完全無法進行現場真唱的重要原因。那么多和聲以及音軌的內容她不可能現場給你唱出來的。歌曲制作中,Enya還會加上很大的混響效果,讓她的聲音搭配音樂顯得空靈和圣潔,現場樂隊演奏和她真唱都極難達到接近錄音室版。
當然,她也不是沒有嘗試過。

這首歌的歌詞常常引起困惑,不知道具體在說什么。
其實歌名已經說明了這首歌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解讀。
歌名“Orinoco?Flow”既是指現實中流淌的奧里諾科河,也是暗指這首歌錄制于“Orinoco Studios”錄音室(現Miloco Studios),換個翻譯,就是“在Orinoco錄音室里的思緒流動”。
表面上,這首歌的歌詞就是帶著聽眾迅游世界。搭配歌曲流暢的豎琴和營造出來的河流音色,Enya帶著聽眾漂流去了斐濟、秘魯、泰里島、巴厘島等等地方,甚至能夠聆聽“巴比倫之聲”,完成一次穿越古今跨越各個大洋的大環(huán)游。
但具體來看,確實更像“在Orinoco錄音室里做音樂做困了,然后睡著了,被叫起來繼續(xù)做音樂并記錄下來的思緒流動”。
歌詞中出現了兩處具體人名。
第一處“We can steer,we can near with Rob Dickins at the wheel.”這里的Rob Dickins是當時Enya所在唱片公司華納的老板。
第二處“We can sigh, say goodbye, to Ross and his dependencies”。這里的Ross是男性錄音師Ross Cullum。
所以這首歌的具體內涵遠沒有網易云音樂翻譯得那么圣潔奢華,仿佛史詩一般,其實原本的作詞反倒有一種隱隱約約,有趣的調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