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土地流轉的注意事項多個心眼不吃虧?。?!
? ? ? 土地流轉政策已經出臺好幾年了,為了保證老百姓的土地不荒棄,而且在自己不方便耕種時仍然有收入。但是土地流轉,畢竟是一件大事,一旦流轉就是幾年或更長時間的事了。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所以還是需要懂得一些流轉的注意事項,以免錢沒到手,土地也沒有了,讓農民朋友連最后的保障都沒有了。
一、土地流轉的主體方式
? ? ? ?土地的流轉方式要標明,分為轉包、出租、互換、轉讓。采取轉包、互換的方式不得向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進行流轉,采取轉讓方式流轉的,可以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農戶、個人和單位流轉,但這種方式使得農戶在承包期內失去土地承包經營權,也就是說將徹底失去土地,應當堅持“穩(wěn)妥、慎重、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優(yōu)先”的原則。
二、流轉土地的用途方面
? ? ? ? 在土地流轉過程中,一定要明確土地流轉之后的用途,必須嚴格遵守《農村土地承包法》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管理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不得以調整產業(yè)結構、發(fā)展農村經濟等理由擅自改變原有耕地的農業(yè)用途。如果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未與流轉的承租方,約定好土地用途,可能會導致承租方擅自更改土地使用方式,一旦出現(xiàn)問題,農民可能也會被牽連進去。若是別人流轉到土地以后私自改變土地用途,改為固定建筑物,可能這塊地一生跟你無緣了,即使以后建筑拆了,現(xiàn)恢復到能耕種的狀態(tài)也需要很多年,得不償失。
三、流轉合同簽訂的問題
? ? ?流轉過程中要重視合同的作用,很多人在流轉的時候,隨口一說事情就定下來了,都認為反正土地租出去了,他把錢給我了,這就萬事大吉了。殊不知給以后埋下了很多隱患,親兄弟也要明算賬,否則總有翻臉時,一旦遇到了問題,合同是最好的證據(jù),流轉合同必須使用政府統(tǒng)一制定的合同文本,簽訂合同時應當由承包方或書面委托的代理人簽訂,流轉合同中要注明流轉土地的邊界、坐落、面積、質量等級和流轉土地的用途等內容,一定要仔細閱讀合同的各項條款,了解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免得不必要的麻煩。
四、約定好各種補貼的歸屬問題
? ? ?現(xiàn)在國家的惠農政策很多,各種補貼和津貼層出不窮,有一些補貼,是針對于承包方的,而有一些補貼則是誰種地誰拿補貼的。雖然字面上是這個意思,但是在合同中還是要把各項補貼的分配原則說明清楚,以免到時候發(fā)生歧義,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五、要注意土地流轉年限的約定
? ? ?除“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外,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簽訂的時間不宜過長,到期后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在進行續(xù)簽。我們都知道土地是一直在增值的,所以多數(shù)農民在流轉土地時,一般期限不會太長,但是也有一些農戶為了一勞永逸,直接將合同期限填為長期,這樣是不妥的。因為雖然第一輪土地承包合同為30年,在30年合同期滿之后,繼續(xù)進行第二輪土地承包,相當于又多了30年的承包權,所以有些人認為這么長時間完全可以寫為長期。但是即使二輪土地承包續(xù)期,加在一起才不過60年,而如果合同簽為長期就意味著永久,這和買賣土地的性質差不多了,所以很有可能會導致合同無效,流轉土地的農民,你一定要記住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