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紀事(四十)---司馬救城
開平三年(909)正月,淮南圍困蘇州日久,進展很是緩慢。曹圭在城樓上點起火把蠟燭,一時間如同白晝一般,然后大擺宴席。飲酒的喧嘩聲,兩浙軍中傳來的陣陣越歌聲隨風飄入城下淮南軍的營帳中,周本和呂師造的確是被之前曹圭的防守折騰怕了,怕其中有詐便沒有派兵攻城。反而是兩浙軍乘著這次宴會釋放了不少淮南俘虜。
這下,淮南軍中士氣更加低落,這種機會將領(lǐng)也不把握反而患得患失,坐視破城良機從手中流逝。兩浙反而用釋放俘虜這種方式來變相嘲笑淮南的懦弱。
錢王當然不是庸才,不會坐視蘇州被圍攻而不發(fā)一兵一卒。四月,錢王的弟弟牙內(nèi)指揮使錢鏢、行軍副使杜建徽率軍北上,馳援蘇州。此時的蘇州城已經(jīng)被圍得如同鐵桶一般。所以即使援軍到達蘇州城外無法和守軍取得聯(lián)系,溝通何時一起內(nèi)外夾擊淮南軍,力求畢其功于一役。
英雄總是會在最需要他的時候挺身而出,都虞侯司馬福毛遂自薦,因為他就是蘇州人,對于附近的地形地貌了如指掌,便要只身潛入蘇州城。從陸路走不太現(xiàn)實,很容易就會被淮南士卒發(fā)覺,于是就要從水路潛入。當他成功地從城外河流潛水到城門附近時,又遇到了新的困難。
周本也不是傻子,也怕有人精通水性從河里潛到城中,于是就在水門附近設(shè)置了大量掛了鈴鐺的漁網(wǎng)。就算是魚蝦經(jīng)過也會觸發(fā)機關(guān),鈴鐺也會發(fā)出聲響。
但這也難不倒司馬福,他拿了一根長竹竿不斷去觸碰漁網(wǎng),鈴鐺響個不停。守著漁網(wǎng)的淮南兵拉起漁網(wǎng)查看情況。司馬福就乘著這個空檔鉆過漁網(wǎng)。排除萬難后的司馬??偹氵M入蘇州城,見到了曹圭,一起敲定了內(nèi)外夾擊一起破敵之策。

臨危受命潛入蘇州城已經(jīng)是九死一生,可司馬福為了確保計劃順利進行,居然又潛行出城。這一來一去,他在水中呆了足足三天三夜,事后淮南軍都認為司馬福為神人也。
司馬福當真就是浪里白條一般的人物,為了軍國大事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且有急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錢王義薄云天,有情有義,那他座下真是臥虎藏龍也不足為奇了。
于是有了司馬福的溝通,兩浙軍一起發(fā)動攻勢,原本士氣低落的淮南軍一接戰(zhàn)便一潰千里。周本和呂師造帶著殘兵敗將逃到黃天蕩(不是南京黃天蕩之戰(zhàn)的那個,是在蘇州東,葑門外六里),遭到兩浙軍的截擊,再次損失慘重。兩浙軍收獲頗豐,俘虜何朗等淮南將領(lǐng)三十余人,繳獲戰(zhàn)船兩百余艘。
司馬福由于此戰(zhàn)的戰(zhàn)功升任吳江都指揮使,家鄉(xiāng)父老也沒有忘記他。司馬福當年在蘇州居住的小巷被冠名為司長巷,目的就是紀念他。司長巷如今已被拆除并入了干將東路,些許覺得有點惋惜。
蘇州之圍已解,兩浙還將有什么樣的事件發(fā)生?請看下期---仔倡來投。
參考書目 《十國春秋》(卷七十七)(卷七十八)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吳越世家第七)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襲列傳二)
《資治通鑒》(后梁紀一)(后梁紀二)
《吳越備史》(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