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武器科普] 美軍通機扛把子——M240系列通用機槍
上期回顧:

注:資料轉(zhuǎn)載自槍炮世界(已獲得教授的轉(zhuǎn)載可)? ?

M240系列通用機槍
口徑:7.62×51mm NATO

在1976年美軍經(jīng)過試驗、評審、招標競爭,決定把FN MAG定型為M240以取代M60系列機槍、M73/M219 7.62mm坦克機槍和M85 .50口徑坦克機槍。按照美國人一貫的做法,F(xiàn)N公司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的哥倫比亞市建立了分公司FNMI,招聘美國工人來生產(chǎn)M240。

M240機槍最初作為并列機槍(炮塔同軸機槍)安裝在M60坦克和M1主戰(zhàn)坦克上,定名為M240。后來又將左側(cè)供彈的M240改為右側(cè)供彈,安裝在“布雷德利”戰(zhàn)車上,被稱為M240C。在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的堅決要求并追加了資金的情況下,加裝了肩托及其它配件而成為通用機槍,在1991年正式定型為M240G,并于1994~1996年完成全海軍陸戰(zhàn)隊的裝備工作。后來M240G又經(jīng)過改進,成為M240E4,1995年被陸軍定型為M240B并開始裝備部隊。美國陸軍在1999年繼續(xù)改進M240B,采用一種液壓緩沖器,使彈著散布面減小約40%。

M240在600米射擊距離上的彈道相當平直,彈頭飛行穩(wěn)定,據(jù)說彈道最高點從來沒有超過1.2米。在平坦地面上射擊,1100米距離上的殺傷區(qū)大約為70米。雖然射速可調(diào),但一般使用中是用最低射速使用,用低射速主要是為防止槍管太快過熱而設(shè)定的,但實戰(zhàn)中有時不能考慮那么多。比如在2000年“科爾”號遭爆炸襲擊后,美國海軍的海上射擊訓(xùn)練中M240通常是以長點射的形式來射擊海上小型目標,因為船上架設(shè)的M240都是固定在架座上,比輕機槍狀態(tài)要穩(wěn)定,而且小型快艇速度快目標小,必須在遠處就阻止其靠近,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用最低理論射速不間歇地射擊,打完一條100發(fā)彈鏈時槍管已經(jīng)熱得很歷害了。

M240系列一共有以下型號:
M240——1975年時選用的M240是作為坦克機槍使用,因此沒有握把和槍托,后來改進為M240C

M240C——由M240改進而成,用于M2/M3布萊德利步兵戰(zhàn)車的并列機槍,彈鏈供彈方向改為右側(cè)。

M240E1——在1987年設(shè)計,用于LAV系列輪式裝甲車,取消槍托,安裝D形握把。



M240D——M240E1的改進型,是一種通用的車載機槍,廣泛用于各種車輛、直升機的槍架上。

M240H——最初稱為M240E5,是M240D的進一步改進型,消焰器有所不同。

M240G——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裝備的步兵型機槍,而在美國陸軍決定裝備M240B之前,第75游騎兵團也在1990年代初率先購買M240G取代M60。

M240B——美國陸軍所裝備的步兵型機槍,是M240G的改進型,外觀上的區(qū)別是增加了槍管隔熱罩。













M240L——采用鈦合金機匣,減輕重量的最新改進型。最初稱為M240E6,然后改稱M240LW,即“輕型M240”,在2010年又改稱M240L。M240系列雖然在很多方面都比M60優(yōu)越,但有一個問題,就是重心太靠前。所以許多美軍特種部隊在其車輛、快艇等載具上用M240系列換下M60時,卻仍然把M60用作步兵機槍,他們寧愿忍受M60的故障率,因為只有M60是可以扛著作無依托射擊。這種局面直到裝備Mk48輕機槍才得到解決。而在阿富汗,需要雙腳“機動”的陸軍士兵也抱怨M240B太重,在他們的意見下,由PEO辦公室主持研制采用鈦合金等輕型材料來大幅度減重的M240L,不過在M240L正式裝備之前,美國陸軍正在阿富汗使用特種部隊的Mk48。雖然Mk48的機匣壽命只有M240B的一半左右,有效射程和精度也比M240B要低一些,但卻受到駐阿富汗美軍的歡迎。M240L通用把鋼機匣改為鈦合金材料,并配備短槍管,使M240B的重量減輕了5.5磅(減輕了18%),但由于價格太貴,所以陸軍并沒有大量采購M240L去全面取代M240B,只是在一些輕步兵單位里少量采用。



















福利時間(放張圖保命)


好吧,那么本期的內(nèi)容到此為止,喜歡的小伙伴們不妨三連一波,點擊頭像可查看往期內(nèi)容,有什么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qū)留下自己的想法與建議哦,點個關(guān)注不迷路,讓我們下期再見!??
UP主的粉絲群:995813401,歡迎各位粉絲加入內(nèi)有福利和大量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