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雪風號驅(qū)逐艦

2023-04-02 16:22 作者:IF_LOST喵  | 我要投稿

雪風(雪風/ゆきかぜ?Yukikaze)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驅(qū)逐艦,陽炎型8號艦。戰(zhàn)后被當作賠償艦交給中華民國海軍并命名為丹陽號。

概要

該艦是在眾多投入到太平洋戰(zhàn)爭的大日本帝國海軍(包括朝潮型驅(qū)逐艦、陽炎型驅(qū)逐艦及其改良型的夕云型驅(qū)逐艦,以及島風共50艘新銳的艦隊型驅(qū)逐艦)之中,唯一1艘從戰(zhàn)前即已成軍并殘存至終戰(zhàn)的甲型驅(qū)逐艦(乙型驅(qū)逐艦則有響、潮2艘)。由于日本海軍的驅(qū)逐艦經(jīng)常投入激戰(zhàn)區(qū),損耗率極高,而“雪風”不但參與過16次以上的作戰(zhàn)并取得戰(zhàn)果,且近乎絲毫無損的狀態(tài)存留至戰(zhàn)爭結(jié)束,擁有著“不死鳥”“奇跡的驅(qū)逐艦”(奇跡の駆逐艦)等美稱。

戰(zhàn)歷


“雪風”,于昭和15年(1940年)1月攝影。


“雪風”于1939年(昭和14年)3月24日下水,并在1940年(昭和15年)1月20日于佐世保海軍工廠竣工[1]。開戰(zhàn)前與“時津風”、“初風”及“天津風”組成第十六驅(qū)逐隊,“雪風”為驅(qū)逐隊司令艦。開戰(zhàn)時,驅(qū)逐艦長為飛田健二郎中佐?!把╋L”所屬的第十六驅(qū)逐隊與第二十四驅(qū)逐隊共同組成第四急襲隊,并以輕巡洋艦“長良”為旗艦[2]。

開戰(zhàn)

于1941年12月12日初次參戰(zhàn),并在菲律賓的黎牙實備進行登陸支援。其后于12月24日參與拉莫灣的登陸支援,但被P-40的機槍掃射而令油缸受損,并且有6名人員受輕傷[3]。12月27日,于棉蘭老島的達沃接受工作艦“明石”的維修[4]。工程進行期間,重巡洋艦“妙高”因B-17轟炸機空襲而受損,而“雪風”在飛田艦長的指揮下成功躲避該次轟炸[5]。1942年1月9日,下轄于高木武雄少將指揮的東方攻略部隊,并作為第二護衛(wèi)隊(第二水雷戰(zhàn)隊)的一員從達沃灣出擊[6]。1月11日參與萬鴉老攻略作戰(zhàn),于基麻作為登陸作戰(zhàn)進行支援[7],24日于肯達里、31日于安汶、2月20日于帝汶島各地從事登陸作戰(zhàn)支援。2月27日在泗水參與爪哇海戰(zhàn)役,此次海戰(zhàn)亦為“雪風”初次參與的海戰(zhàn),期間曾救助約40名盟軍士兵[8]。3月3日,于泗水北方海域取得擊沉美軍潛艇“白樺”號的記錄[9]。3月29日,參與新幾內(nèi)亞西部方面攻略的掃蕩戰(zhàn)“N作戰(zhàn)”,4月23日于安汶出港,4月30日回到日本本土吳港[10]。

于6月參與中途島海戰(zhàn),當時為近藤信竹中將所指揮的第二艦隊攻略部隊的一員。原本作為輸送船團(運輸船隊)的護衛(wèi)并預備從事防空戰(zhàn),但由于南云機動部隊在海戰(zhàn)中損失了全部4艘主力航空母艦(赤城、加賀、蒼龍、飛龍)而被逼撤退。在返回吳后,艦長改為菅間良吉中佐[11]。7月14日,“雪風”再次被編入大規(guī)模的艦隊中,并所屬于第十戰(zhàn)隊[12]。在完成航空母艦“飛鷹”訓練期間的伴隨任務(wù)后,與僚艦“時津風”共同為輸送船“南海丸”作護衛(wèi),并在7月26日進入拉包爾[13]。輸送任務(wù)完成后航向特魯克島錨地,并參加因美軍登陸瓜達爾卡納爾島而爆發(fā)的第一次所羅門海戰(zhàn)[14]。返回特魯克島后,從事重巡洋艦“最上”(于中途島海戰(zhàn)嚴重受損)回航佐世保的護衛(wèi)任務(wù)[15]。9月4日,護衛(wèi)由橫須賀出港的航空母艦“云鷹”[16]前往特魯克島[17]。10月26日,所屬于第三艦隊(南云機動部隊)并參與南太平洋海戰(zhàn),當初為旗艦航空母艦“翔鶴”的直衛(wèi),在“翔鶴”中彈后改為航空母艦“瑞鶴”的護衛(wèi)艦并與美軍軍機交戰(zhàn)[18]。在海戰(zhàn)后,由于守衛(wèi)“瑞鶴”在功而被山本五十六聯(lián)合艦隊長官授予感狀[19]。

參見:第三次所羅門海戰(zhàn)

11月,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戰(zhàn)局對日軍愈趨不利。日本海軍聯(lián)合艦隊司令部決定以兩艘金剛型戰(zhàn)艦(比叡、霧島)向瓜達爾卡納爾的亨德森飛行場進行炮擊?!把╋L”被編入向飛行場進行炮擊挺身艦隊,并進入瓜達爾卡納爾島。美軍為迎擊日軍,兩軍因而爆發(fā)第三次所羅門海戰(zhàn)。11月12日深夜至11月13日黎明前發(fā)生第三次所羅門海戰(zhàn)中第一次夜戰(zhàn),并為預計以外的夜間艦隊戰(zhàn),過程相當混亂。根據(jù)齊藤通信士(艦橋勤務(wù))所指出,激烈的攻擊在一瞬間已完結(jié),連魚雷也沒有發(fā)射過[20]。該戰(zhàn)斗中,第十六驅(qū)逐隊令僚艦“天津風”嚴重受損?!把╋L”也被友軍艦艇誤射而發(fā)生若干水浸[21]。第一次夜戰(zhàn)完結(jié)后,“雪風”與驅(qū)逐艦“照月”、“白露”、“夕暮”共同護衛(wèi)不能操舵的旗艦及戰(zhàn)艦“比叡”。早上,于“比叡”乘艦的第十一戰(zhàn)隊司令官阿部弘毅中將已移乘到“雪風”[22]。這時,“比叡”桅桿上因仍懸掛著戰(zhàn)艦用且很大面的中將旗而成為敵機的目標[23],并被近彈擊中。而“雪風”因鍋爐發(fā)生龜裂而發(fā)揮不到極速﹐于11月14日沒有參與第二夜戰(zhàn),并往特魯克島錨地撤退[24]。尚且,有見解指出戰(zhàn)艦“比叡”是被“雪風”的魚雷作擊沉處分。在戦闘詳報中指出美軍戰(zhàn)斗機曾作出機槍掃射及投棄數(shù)枚魚雷的記錄。

受損的“雪風”在特魯克島錨地接受工作艦“明石”的修理后,于12月9日回到呉港[25]。1943年1月19日﹐為航向南方的大和型戰(zhàn)艦“武藏”及輕巡洋艦“大淀”進行護衛(wèi),并于1月23日到達目的地[26]?!把╋L”與第十驅(qū)逐隊共同被編入南東方面部隊、后來被編入外洋部隊(第八艦隊),并前往拉包爾[27]。

第十六驅(qū)逐隊

1943年2月1日期間參與達3次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撤退作戰(zhàn)(ケ號作戰(zhàn)),并取得大成功[28]。第一次作戰(zhàn)中驅(qū)逐艦“巻云”沉沒、“巻風”嚴重損毀。第二次作戰(zhàn)中驅(qū)逐艦“舞風”嚴重損毀、“江風”及“黒潮”亦有所損傷[29]。第三次作戰(zhàn)中驅(qū)逐艦“磯風”嚴重損毀[30]。在毎次的艱巨的任務(wù)中均有驅(qū)逐艦受到損傷,只有“雪風”仍然絲毫無損[31]。其后從事對萊城輸送部隊護衛(wèi)任務(wù),3月3日發(fā)生俾斯麥海海戰(zhàn),合共7只的輸送船團在美軍及澳軍的彈跳轟炸空襲下被全滅,并有3,000人戰(zhàn)死。包含“雪風”在進行護衛(wèi)的8艘驅(qū)逐艦,有4艘(白雪、荒潮、朝潮、時津風)被擊沉[32]。由開戰(zhàn)開始到第十六驅(qū)逐隊時期共同行動的僚艦及姊妹艦“時津風號驅(qū)逐艦”也在該戰(zhàn)斗中被擊沉[33]。其后,約2個月間從事所羅門海域的輸送任務(wù)。

1943年5月,美軍于阿留申群島阿圖島登陸令阿留申方面之戰(zhàn)漸轉(zhuǎn)不利,因此,“雪風”護衛(wèi)航空母艦“瑞鶴”等的第一航空戰(zhàn)隊返回日本[34]。5月7日到達東京灣,6月1日因需進行改裝而進入?yún)歉踇35]。在吳增設(shè)了25毫米槍機,以及當時最新的兵器雷達。

6月16日,“雪風”編入第二艦隊﹐并為第三艦隊(戰(zhàn)艦金剛、榛名)、第七戰(zhàn)隊(重巡洋艦熊野、鈴谷)作護衛(wèi)航向特魯克島[35]。在6月22日到達后,航向瑙魯島參與輸送作戰(zhàn),亦為前往拉包爾的重巡洋艦“鳥海”從事護衛(wèi)任務(wù)[36]。6月30日,“雪風”隸屬于外南洋部隊,并與“谷風”、“江風”、“涼風”、“濱風”前往拉包爾[37]。其后,來往于布因島與拉包爾之間,7月6日至9日,在這3日內(nèi)作為第八艦隊的旗艦[38]。以驅(qū)逐艦作為艦隊旗艦為極罕有的記錄。7月12日(伊藤俊二司令官)指揮第二水雷戰(zhàn)隊,并參加補給科隆班加拉島守備隊的物資輸送[39]。7月12日夜間,美國艦隊因阻止日本艦隊而爆發(fā)科隆班加拉島海戰(zhàn)。“雪風”的逆探在夜間戰(zhàn)斗有效發(fā)揮效果[40]。該戰(zhàn)斗由旗艦“神通”嚴重受損(后沈沒)開始,其后“雪風”與“濱風”、“清波”、“夕暮”同共發(fā)射魚雷,令美軍方面有3艘輕巡嚴重損毀、1艘驅(qū)逐艦被擊沉、2艘嚴重損毀,而科隆班加拉島的登陸作戰(zhàn)亦獲得成功[41]。有說法認為“雪風”擊沉了3艘巡洋艦[42]。

7月20日,與重巡洋艦“鳥?!?、“鈴谷”、“熊野”共同從事向科隆班加拉島的輸送作戰(zhàn),在滿月的夜間受到美軍軍機的轟炸,驅(qū)逐艦“夕暮”、“清波”被擊沉,重巡洋艦“熊野”損毀嚴重。雪風乘組員內(nèi),有 流言認為“夕暮”成了“雪風”的替身[43]。7月25日,“雪風”在拉包爾出發(fā)并于4日后到達特魯克島。8月28日﹐為上月20日夜間空襲期間受損的重巡洋艦“熊野”作返回吳時的護衛(wèi),9月2日回到日本內(nèi)地[44]。在吳時增設(shè)25毫米機槍,10月6日為航空母艦“瑞鳳”作護衛(wèi),并在19日到達新加坡[45]。11月15日至12月17日,為給糧艦“伊良湖”往來日本至特魯克島錨地期間的護衛(wèi)[46]。其間,第十六驅(qū)逐隊的僚艦“初風”在布干維爾島外海海戰(zhàn)中與重巡洋艦“妙高”相撞,并在其后沈沒[47]。

歸回吳港后,艦長由菅間良吉少佐轉(zhuǎn)為寺內(nèi)正道少佐[48]。另外,第十六驅(qū)逐隊司令,也從島居大佐轉(zhuǎn)為吉川文二大佐,而驅(qū)逐隊司令艦亦改為“天津風”。在這期間,“雪風”第三度進行改裝。拆除2號主炮(艦尾部分)并改成2座3聯(lián)裝九六式二十五毫米高角機槍,亦像刺猬般在艦上其他地方增設(shè)了九六式二十五毫米高角機槍(3聯(lián)裝、單裝)﹐以圖強化對空裝備[49]。在電探(雷達)方面,在前桅桿裝備了對水面用的22號,而后桅桿則裝上對空用13號[50]。

1944年1月10日至11日,“雪風”與“天津風”護衛(wèi)包含輕型航空母艦“千歲”及4艘輸送船的七三一船團,由北九州門司出發(fā)航向新加坡[51]。1月16日﹐“雪風”發(fā)現(xiàn)上浮的美軍潛艇,接著“天津風”對美軍潛竹艇進行攻擊,而“雪風”則返回作船團護衛(wèi)[52]。最后, “天津風”被美軍潛艇“紅鰭”號的魚雷擊中,包含艦橋的前部艦身被炸斷﹐殘骸飄流在海上,而吉川驅(qū)逐隊司令亦戰(zhàn)死[53]。輸送船團雖然蒙受以上損失﹐但任務(wù)尚算成功,“雪風”在2月4日返回日本[54]。之后,“雪風”護衛(wèi)著航空母艦“千歲”、驅(qū)逐艦“初霜”及第一航空艦隊前往塞班(2月5日~3月20日橫須賀、3月29日~4月8日呉),之后亦與戰(zhàn)艦“大和”與重巡洋艦“摩耶”同行前林加錨地,與第一機動部隊合流。

第十七驅(qū)逐隊

第十六驅(qū)逐隊在開戰(zhàn)時共有4艘驅(qū)逐艦,但在1944年2月時“時津風”與“初風”陸續(xù)沈沒,“天津風”亦因嚴重損毀而正在修理當中,因此在事實上只剩下“雪風”1艘。在同隊解隊后,于3月20日,“雪風”被編入第十戰(zhàn)隊(旗艦輕巡洋艦“矢矧”)轄下的第十七驅(qū)逐隊,并作為5號艦[55]。第十七戰(zhàn)隊中有“雪風”同為陽炎型驅(qū)逐艦的“浦風(1944年11月沉沒)”、“磯風”、“濱風”、“谷風(1944年6月沉沒)”所構(gòu)成,而由珍珠港攻擊與中途島海戰(zhàn)開始,為經(jīng)常在最前線活動并經(jīng)歷多次戰(zhàn)事的驅(qū)逐艦戰(zhàn)隊[56]。在“谷風”乘組員之間開始流傳“雪風將十六驅(qū)的僚艦全部吃光(雪風が十六駆で僚艦を全部食い盡くした)”的流言﹐因此周遭的氣氛并不歡迎“雪風”的加入[57]。

1944年5月,聯(lián)合艦隊主力進入塔威塔威錨地。第十七驅(qū)逐隊于同地開始進行對潛哨戒任務(wù)。5月14日,前年由寺內(nèi)艦長擔任艦長職位的驅(qū)逐艦“電”被美軍潛艇以魚雷擊中并下沈,雖然“雪風”前往作出救援,但這時“電”已經(jīng)完全沈沒[58]。5月18日,“雪風”因觸礁而令螺旋槳損毀[59]。需要橫靠著戰(zhàn)艦“大和”,并由“大和”艦上的工作班之手進行應(yīng)急修理[60]。但因不能達到全速前進的狀態(tài)[61],在翌月的馬里亞納海戰(zhàn)中與驅(qū)逐艦“卯月”、“響”共同參加第二補給部隊并作為護衛(wèi)[62]。其后,美軍潛艇于塔威塔威錨地的行動中陸續(xù)將日本的驅(qū)逐艦擊沉,隸屬第十七驅(qū)逐隊的“谷風”就是被美軍潛艇“鯔魚”號(SS-257)的魚雷擊沉。亦為第四艘與“雪風”同隊后沉沒的艦只。6月19至20日發(fā)生的馬里亞納海戰(zhàn)以日軍大敗告終,由“雪風”所護衛(wèi)的補給船團亦受到空襲。“雪風”這時使用探照燈的強光照向美軍軍機機組人員,在使其目眩的奇招下?lián)袈?架敵機[63],但仍不能完全擊退美軍軍機﹐6月20日,“雪風”將受到損傷的油槽船“玄洋丸”(與清洋丸)以魚雷作擊沉處分[64]。6月26日,前往佩比達礁支援因座礁的驅(qū)逐艦“響”,助其成功逃脫后,于7月3日,回到日本[65]。

于7月在因島船塢更換螺旋槳及再之強化對空兵裝,新增了25毫米單裝機槍10挺及13毫米單裝機槍4挺[66]。西村祥治少將轄下的第二戰(zhàn)隊(戰(zhàn)艦扶桑、山城)被編入栗田健男中將的第二艦隊,由“雪風”“浦風”“磯風”“濱風”作護衛(wèi)并于9月22至23日從日本出發(fā)[67],在10月4日到達林加錨地。[68]。10月20日以后在萊特灣海戰(zhàn)隸屬于第二艦隊第一游擊部隊(通稱栗田艦隊)第2部隊﹐并參加對第三戰(zhàn)隊(戰(zhàn)艦金剛、榛名)的直衛(wèi)任務(wù)[69]。但由于“雪風”的渦輪發(fā)電機內(nèi)的齒輪出現(xiàn)損傷,所以使用出力較小的柴油發(fā)電機參加海戰(zhàn)[70]。

10月22日,栗田艦隊從文萊出擊。在突入萊特灣后,不但被美軍潛艇襲擊,更在美軍航空隊猛攻下,旗艦“愛宕”及戰(zhàn)艦“武藏”被擊沉而蒙受重大損失。姊妹艦“濱風”亦由中彈而速度下降,因而脫離為“武藏”作護衛(wèi)的第十七驅(qū)逐隊[71]。并且,“雪風”在7月時曾護衛(wèi)過的戰(zhàn)艦“山城”及“扶桑”與以下的西村艦隊被全滅,而小澤機動部隊的航空母艦“瑞鶴”亦被撃沈。10月25日,上午7時45分,栗田艦隊與美軍護衛(wèi)航空母艦部隊相遇[72]。在這海戰(zhàn)中的栗田艦隊的全部將士,包括指揮官、參謀、軍官,更不用說“雪風”,所有人都將美軍的護衛(wèi)航空母艦誤認為大型的正規(guī)航空母艦[73]。在“大和”進行艦炮攻擊期間,包含了“雪風”的第十戰(zhàn)隊向10公里外的美軍艦隊發(fā)射了20枚以上(矢矧7枚、雪風與浦風4枚、野分不明、磯風等8枚)魚雷作遠距離攻擊,當中有1枚命中目標[74]??墒?,“雪風”卻報告“1艘美軍正規(guī)航空母艦被擊沉、1艘新型航空母艦發(fā)生大火、擊傷2艘驅(qū)逐艦、主炮發(fā)射了462枚炮彈(剩余98枚)、機槍子彈1萬發(fā)、魚雷4枚(剩余12枚)”[75]。其后,“雪風”航向因美軍軍機攻擊而不能航行的重巡洋艦“筑摩”作救援,但后來“大和”發(fā)出‘雪風得復歸原隊,筑摩的救助由野分進行(雪風は原隊に復帰し、野分は筑摩の救助に當たれ)’的命令[76]。姊妹艦“野分”在救助已沈沒的“筑摩”乘組員后作出退避行動,但被包括戰(zhàn)艦“新澤西”號的美軍艦隊捕捉而被擊沉。“野分”并沒有生還者,而“筑摩”的生還者為水上偵察機搭乘員與炮塔員各1名。另一方面,“雪風”前往因魚雷誘爆而不能航行的重巡洋艦“鈴谷”作救援,但在救援開始前“鈴谷”發(fā)生大爆炸,而令“雪風”幸免逃于難[77]。

萊特灣海戰(zhàn)后,日本軍艦從東南亞向日本撤退。這時艦隊的編成有所變更,第十戰(zhàn)隊解散,第十七驅(qū)逐隊改為下轄于第二水雷戰(zhàn)隊[78]。這時的十七驅(qū)逐隊司令驅(qū)逐艦,因須為空襲的戰(zhàn)死者舉行水葬而令出港時間有所延遲,所以司令艦改回“浦風”。11月16日,戰(zhàn)艦“大和”“長門”及“金剛”從文萊錨地出港并由“雪風”等艦只作護衛(wèi)[78]。11月21日,“金剛”與“浦風”在臺灣近海被美軍潛艇“海獅”號(USS Sealion,SS-315)攻擊而沉沒。于“浦風”的谷井保驅(qū)逐隊司令官及以下全員戰(zhàn)死[79]。因此第十七驅(qū)逐隊變成3艘。11月24日返回吳,“雪風”其后為戰(zhàn)艦“長門”作護衛(wèi)并航向橫須賀港,11月25日,進入橫須賀港口[80]。但之后并沒有閑著,第十七驅(qū)逐隊立刻折返吳并為航空母艦“信濃”進行護衛(wèi)任務(wù)。“信濃”本為大和型戰(zhàn)艦第3號艦,后來因更改設(shè)計成為航空母艦,并為達七萬噸級的大型航空母艦空母。

在橫須賀出港后,“信濃”立即被美軍“射水魚”號(USS Archerfish, SS-311)跟蹤?!把╋L”開始搜索在“信濃”的雷達中發(fā)現(xiàn)的不明目標,并報告‘沒有對友軍識別作回應(yīng),干舷高,應(yīng)該是漁船(味方識別に応ぜざるも、乾舷高く、漁船と思われる)’作回復[81]。這漁船正是上浮后跟蹤“信濃”的“射水魚”號[82]。11月29日,“信濃”在潮岬近海受到“射水魚”號的魚雷攻擊后沈沒。1945年1月,第十七驅(qū)逐隊協(xié)助訓練特攻兵器回天[83]。于3月19日的吳港空襲期間,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戰(zhàn)艦“日向”與輕巡洋艦“大淀”等多數(shù)艦船開始受到損傷時,在系留到川原石海岸附近浮標后以對空炮火還擊,有2架(或3架)美軍軍機被擊落[84]。

聯(lián)合艦隊的毀滅

4月6日,“雪風”所屬于第二水雷戰(zhàn)隊(旗艦矢矧),參加了以戰(zhàn)艦“大和”為主軸的沖繩水上特攻作戰(zhàn),從日本出擊。4月7日正午過后,受到約400架美軍飛機的猛烈攻擊,下午2時23分“大和”沉沒。“朝霜”、“霞”、第十七驅(qū)逐隊的“濱風”亦被擊沉,而“冬月”中度損毀、“涼月”嚴重損毀。當時“雪風”上的寺內(nèi)艦長,先把將椅子放在艦橋并站在上邊后,再將頭部從天井的窗口中伸出,并以腳踢航海長右肩指示面舵(轉(zhuǎn)右),左肩則為取舵(轉(zhuǎn)左)作為操舵方法,全力回避美軍軍機的攻擊。[85]。雖然有1枚魚雷命中,但幸運地在艦底通過[86]。另外,食品儲藏庫被火箭彈直接擊中,但信管沒有發(fā)動而沒有爆炸[87]。由于被機槍掃射及近彈爆炸,艦上有3人戰(zhàn)死,另有15人受傷,但對艦上的戰(zhàn)斗力不受影響[88]。這海戰(zhàn)中,近乎沒有受損只有“初霜”,受傷者亦只有2人。寺內(nèi)艦長在作戰(zhàn)期間﹐收到上級司令部的命令,進行對沉沒艦的救援作業(yè)[89]?!把╋L”收容了“大和”及不能航行的僚艦“磯風”的生還者,在晚上10時后,對“磯風”以艦炮及魚雷進行處分[90]。這樣,第十七驅(qū)逐隊只剩下“雪風”1艘[91]。

期后,“初霜”被編入第十七驅(qū)逐隊,并構(gòu)成第三十一戰(zhàn)隊[92]。5月15日,從佐世保出港后回航舞鶴港,在6月時因舞鶴亦受到空襲,所以在6月15日移動往宮津灣[93]。但這避難港亦因B-29轟炸機投下的水雷而被封鎖[94]?!俺跛痹谶@里等不到終戰(zhàn),并于7月30日的空襲中,在回避攻擊的期間觸雷座礁并沈沒[95]。而“雪風”被1枚火箭彈命中但沒爆炸,而被機槍掃射下有1人戰(zhàn)死、20人受傷,也擊落1架美軍軍機[96]。這次戰(zhàn)斗也是“雪風”最后一次戰(zhàn)斗,并等待8月15日的來臨。最后,第十七驅(qū)逐隊以剩下“雪風”1艘作結(jié)局?!把╋L”在終戰(zhàn)期間,同時被編入第四十一驅(qū)逐隊,與潛水母艦“長鯨”共同回航舞鶴,這時的“雪風”在通過水雷后,該水雷在之后爆炸[97]。8月26日改為第一預備艦,9月15日轉(zhuǎn)為特別輸送艦并引渡給美軍[98]。10月15日,于帝國海軍艦籍中除名[99]。

“雪風”的武名在日本海軍內(nèi)相當有名,與另一幸運艦“時雨”合稱為吳的雪風 佐世保的時雨(呉の雪風 佐世保の時雨)[100],算是幸運的還有航空母艦“瑞鶴”、輕巡洋艦“大淀”,可是在差不多終戰(zhàn)時沉沒。依照戰(zhàn)艦大和沖繩特攻時的寺內(nèi)正道“雪風”艦長所說,“雪風”能生還的理由,除乘員優(yōu)秀外,同時的原因“還是運氣吧(やはり運だろう)”[101]。

戰(zhàn)后

敗戰(zhàn)后的“雪風”與其他日本軍艦一樣,在解除武裝后,改為擔任復員輸送艦的任務(wù)。到1946年12月28日為止完成了第15次復員運輸任務(wù),共將1萬3千人以上人員運送回國[102]。其中包括日后成為漫畫家的水木茂,其曾畫過一部名為‘驅(qū)逐艦魂’的作品,作品內(nèi)的驅(qū)逐艦“旋風”即為影射寺內(nèi)艦長時代的“雪風”。

“雪風”的戰(zhàn)績在戰(zhàn)后受到高度評價,戰(zhàn)后日本國產(chǎn)的護衛(wèi)艦“春風型護衛(wèi)艦(はるかぜ型護衛(wèi)艦)”的2號艦被命名為“雪風(ゆきかぜ)”,并由海上自衛(wèi)隊所傳承。但最近有人在北海道根室市花咲港發(fā)現(xiàn)海上保安廳所配備的涼風級巡視艇成員之一——舷號CL-81的第三代雪風號巡視艇駐扎在此。

“丹陽”

1946年12月30日,“雪風”被指定為特別保管艦,并以戰(zhàn)時賠償艦引渡到聯(lián)合國[103]?!把╋L”的乘組員們不但沒有自暴自棄,反而到最后仍細心地整備,而聯(lián)合國方面則感嘆“戰(zhàn)敗國的軍艦仍不理后事,細心地整備及保養(yǎng)艦只,真是令人驚嘆”[104]。

1947年7月3日“雪風”到達上海高昌廟碼頭,于7月6日移交至中華民國,翌年5月1日改名為“丹陽艦”(DD-12)[105]。成為中華民國艦隊的旗艦[106]。

雪風號在移交時是無武裝狀態(tài),長時間停泊在上海無法出海,僅在港內(nèi)擔任訓練艦,無正式編制。直到1948年,因為國共內(nèi)戰(zhàn)中華國民政府不斷戰(zhàn)敗,并在美援斷絕的情況下,丹陽號及命運相同的日償艦開始自上海拖曳到臺灣基隆以免遭中國人民解放軍擄獲。

丹陽號在基隆牛稠港船塢實施艦體修整,再拖到左營軍港執(zhí)行再武裝計劃,直到1952年完工擔任戰(zhàn)備,同樣擔任中華民國海軍的旗艦;再武裝的丹陽號主要武器分別是艦艏A炮塔的雙連裝八九式127毫米高射炮、艦艉X、Y炮塔的九八式100毫米高射炮,搭配海軍自行以鋼板焊接而成的四角型炮塔,射控裝置則以技工人力調(diào)校整合。[107][108],中口徑武器同樣運用日制的九六式25毫米高射機炮,因臺灣島上無魚雷發(fā)射管庫存,因此丹陽艦取而代之的配置了比原先更多的25毫米機炮強化對中小型艦艇的壓制火力。

1953年8月,由中華民國海軍總司令馬紀壯中將率隊,編入丹陽艦、太昭號巡防艦、太湖號巡防艦等3艦組成首支敦睦艦隊赴菲律賓訪問。除了外交任務(wù)外,1953年至1954年期間,丹陽艦在作戰(zhàn)任務(wù)的重大成績?yōu)榻孬@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波蘭合營的中波輪船股份公司之油輪“工作號”(“布拉卡”號) 、“哥特瓦爾特”號及蘇聯(lián)油輪“圖阿普謝”號("Tuapse",當時譯作陶普斯號)。其后因日本制造的武裝、彈藥及零件逐漸用盡等補給問題,丹陽號于1956年進行岸轟任務(wù)回航后在左營進行武裝改造,此次改造將所有日制武裝與射控系統(tǒng)通通拆除并全面更換美制裝備。

丹陽號更換的武器包括主炮統(tǒng)一為MK37 mod0型38倍徑5吋艦炮,該炮為開敞式設(shè)計,無搭配雷達與射控系統(tǒng),只能對海射擊;該型炮原本主要配備在美軍后勤艦艇上,在1950年代中期國府采購一批供太字號巡防艦及尚服役戰(zhàn)備的陽字號驅(qū)逐艦換裝。副炮則加裝當時在永字號、江字號等巡邏艦上普遍運用的3吋艦炮及8門波佛斯40毫米高射炮、SC-2搜索雷達、MK6型深水炸彈施放軌等。和前幾型的差別最大者尤以40快炮為甚,由于丹陽艦始終沒有可以信賴的火控系統(tǒng)與雷達為主炮獲得完整的火力優(yōu)勢,1950年代初首次再武裝時甚至造了個假雷達欺敵,在面對以快速炮艇、魚雷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時需要倚靠大量中近距離駁火武器取得火力優(yōu)勢,因此到服役后期甚至搭載了10門40快炮。

服役經(jīng)歷

攔截蘇聯(lián)油輪

1954年6月23日,根據(jù)來自海外的情報,海軍總司令馬紀壯上將親自指揮??账阉?,蘇聯(lián)油輪“陶普斯”號(俄語:Туапсе、以黑海度假城市圖阿普謝命名[109])在運送油料從中東前往天津港途中,被中華民國海軍“丹陽”艦在臺灣海峽(東經(jīng)120度39分,北緯19度35分) 攔截,隨后捕獲押返高雄,所載的大批航空汽油亦成為戰(zhàn)利品,卸載后交由中華民國空軍使用。[110][111]船上海員共49人,均為蘇聯(lián)籍。其中有39人經(jīng)法國政府代蘇聯(lián)出面斡旋后,于1955年7月遣返蘇聯(lián);另有10名則以政治庇護名義留臺在宜蘭與桃園等地集中居住長達卅多年,其中有一人上吊自殺,這批人直到1988年解嚴后才離臺回國。1955年10月20日陶普斯號被改名為“會稽”"306"號運油艦,編入中華民國海軍。船上的中外籍船員則遭到扣留。 “陶普斯”號油輪船身長489.25呎、寬62.9呎、吃水27.4呎、滿載排水量18,000噸、輕排水量4,900噸、油料載運量13,000噸。 一部柴油主機5,520匹馬力,最高航速14.5節(jié),巡航速率7節(jié)。編為“會稽”號后定員軍官22人、士官兵88人,主要任務(wù)為每個月基隆與高雄給空軍機場運送噴射飛機油一趟, 但在臺灣南北輸油管接通后連這項任務(wù)也都沒有了,只好早早除役以節(jié)省人力經(jīng)費。1960年前后臺灣航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曾希望海軍將該船交給該公司營運,海軍本已答應(yīng)后因種種顧慮而又做罷,本艦于1965年10月1日除役。

攔截中波公司輪船

1951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下稱大陸)與波蘭政府合資成立中波輪船股份公司。1953年7月中波輪船股份公司“布拉卡”(中譯“工作”)號油輪,經(jīng)過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船廠大修出廠,經(jīng)停羅馬尼亞康斯坦察港裝載煤油和雜貨9019噸,1953年8月30日離開裝貨港駛向上海。1953年10月4日下午,該船航行在臺灣以東海面離臺灣島125海里處(北緯21°27'、東經(jīng)122°43')遭“丹陽”驅(qū)逐艦攔截,軍艦人員于18時登上“布拉卡”輪,將船押送高雄港。該船有波蘭船員29人,大陸籍船員17人,扣押于高雄左營軍法處。

1954年3月18日,中波輪船股份公司“哥德瓦爾特”號遠洋貨輪由波蘭革但斯克港開出,裝載五金雜貨7066噸。1954年5月9日上午離黃埔港。5月12日14時20分船航行在臺灣東南海區(qū)北緯20°30'、東經(jīng)128°07'處,遭“丹陽”艦炮擊,15時20分又遭炮擊,在北緯23°24'、東經(jīng)128°07'處被迫停車,押往臺灣基隆港。船上33名波蘭船員,大陸籍船員12人,先后被關(guān)押在高雄左營軍法處、海軍陸戰(zhàn)隊臺灣警務(wù)處。兩船波蘭船員經(jīng)波蘭政府向美國交涉獲釋;兩船共29名大陸船員被轉(zhuǎn)入綠島集中營,其中11人經(jīng)國際紅十字會營救于1956年返回大陸,其余18人在火燒島羈押7年,“布拉卡”輪政委劉學勇、“哥德瓦爾特”輪三副周士棟、二副姚淼周,被判處“叛亂罪”槍決。其余人,1人死于獄中,5人于1988年解嚴后回大陸定居,5人在臺病故或車禍亡,4人在臺灣定居。

九二海戰(zhàn)

丹陽號在1958年8月23日爆發(fā)的第二次臺灣海峽危機時并無直接參與戰(zhàn)役,只有在9月為救援九二海戰(zhàn)遭重創(chuàng)的沱江號巡邏艦時曾短暫開赴金門前線救援。當時的丹陽號極速僅剩29節(jié)[112]。

1959年8月3日,丹陽艦宣稱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2艘巡洋艦(實為近海巡邏艦[113],但解放軍方面無資料)交戰(zhàn),取得擊沉1艘、重創(chuàng)1艘的戰(zhàn)果[114]。在1964年5月1日支援四礵列島的特戰(zhàn)滲透任務(wù)。

除役

丹陽艦在1964年12月舉辦的觀艦式仍編列于戰(zhàn)列之中[115],但是機件老化及后勤料件取得不易等問題仍讓海軍決定在1965年12月16日將她降旗停役,1966年11月16日正式除役。隨后丹陽艦靠泊在左營港作為訓練艦,1969年夏天因暴風雨導致艦底破損,在艦齡29年時開始解體處分,并在1971年12月31日完成拆解。

丹陽艦除役起,曾在雪風號服役的日本人組成了“雪風永久保存期成會”(會長:野村直邦),該團體致力于促成“最后之日本海軍艦艇”能歸還日本(正式的手續(xù)上不是從中華民國海軍艦艇中“歸還”,而是“贈送”),但1969年暴雨造成的破損讓雪風號拖曳回日本從技術(shù)上來說已不可行,在1970年該艦開始解體時曾再次進行聯(lián)絡(luò)中華民國政府[116]。再者,也出現(xiàn)了因老化而解體的異說。1971年12月8日,中華民國政府將舵輪及錨贈予日本[117],舵輪于江田島的舊海軍兵學校內(nèi)的教育參考館內(nèi),而錨則在庭園中展示[118]。另外,一只車葉及艦鐘于臺灣左營的海軍官校展示[119]。

歷代艦長

艤裝員長:田口正一 少佐:1939年8月1日 -

艦長

  1. 田口正一 中佐:1939年12月5日 -

  2. 脅田喜一郎 中佐:1940年11月15日 -

  3. 飛田健二郎 中佐:1941年7月25日 -

  4. 菅間良吉 中佐:1942年6月23日 -

  5. 寺內(nèi)正道?少佐:1943年12月10日 -

  6. 古要桂次 中佐:1945年5月10日 -

  7. 橋本以行?中佐:1945年11月20日 -[120]

  8. 佐藤精七 少佐:1945年11月27日 -

  9. 高田敏夫 少佐:1946年10月26日 -

  10. 東日出夫 中佐:1947年4月 - 8月

丹陽艦長

  1. 褚廉方 上校:1949年1月1日 -

  2. 俞柏生 上校:1952年10月16日 -

  3. 邱仲明 上校:1954年2月1日

  4. 王庭萀 上校:1957年4月23日 -

  5. 王椿庭?上校:1957年9月30日 -

  6. 鄭本基 上校:1959年3月1日 -

  7. 雷泰元 上校:1961年12月16日 -

  8. 彭運生 上校:1963年2月16日 -

  9. 賴成杰 上校:1965年12月16日 -

雪風的塑膠模型

  • 1/350 有名艦船系列“日本海軍 甲型驅(qū)逐艦 雪風”(長谷川)

  • 為長谷川65周年企劃,以全新規(guī)格的金屬模具制作,已于2006年開始發(fā)售。有2種版本。

  • “昭和十五年竣工時”(No.40063)

  • “天一號作戰(zhàn)”(No.Z22)

  • 1/350 艦船系列 No.20 “日本驅(qū)逐艦 雪風”(田宮)

  • 2008年發(fā)售。重現(xiàn)“天一號作戰(zhàn)”時期的形態(tài)。

  • 1/700 水線船系列(WATER LINE SERIES) No.421 “雪風”(青島文化教材社)

  • 1972年發(fā)售。舊版。

  • 1/700 水線船系列 No.444 “雪風1945”(青島文化教材社)

  • 2004年發(fā)售。以全新金屬模具制作的更新版,與舊版完全不同。

  • 1/700 全艦體模型“中華民國海軍旗艦 丹陽”(青島文化教材社)

  • 2008年發(fā)售。使用水線船系列“雪風1945”的一部分組件,為包含水線以下艦體,并重現(xiàn)中華民國海軍驅(qū)逐艦時代“雪風”=“丹陽”的形態(tài)。其武裝為第2次改裝后的狀態(tài)。亦為“丹陽”最初商品化的模型。

  • 1/700 世界作戰(zhàn)艦艇系列(World Warship series) №W25?!叭毡竞\?驅(qū)逐艦 雪風”(PIT-ROAD)

  • 1/300?特別限定商品?舊日本海軍甲型驅(qū)逐艦?雪風?2013年6月29日發(fā)售,付水中馬達。

描寫雪風為主角的電影

  • 《驅(qū)逐艦雪風》(松竹 1964年)

  • 以一位主計兵的角度,描述“雪風”的戰(zhàn)歷、建造相關(guān)內(nèi)容的作品。電影中使用繼承“雪風”艦名的護衛(wèi)艦“雪風(ゆきかぜ)”來“飾演”“雪風”。

  • 《高校艦隊劇場版》(2020年1月18日)

  • 《高校艦隊》敘述一群女高中生為加入“藍色人魚”組織而受訓于二戰(zhàn)日本海軍軍艦上的故事,主角所在的船艦“晴風號”是雪風同級(陽炎級)驅(qū)逐艦。

注腳

  1. ^?#不沈艦生涯(新版)16頁、“特保艇現(xiàn)狀調(diào)書(1月分)”p.5

  2. ^?#不沈艦生涯(新版)20頁、#雪風ハ沈マズ新裝9頁

  3. ^?#不沈艦生涯(新版)23頁、#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0頁

  4.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1頁

  5.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3頁

  6.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5頁

  7.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6-37頁

  8. ^?#不沈艦生涯(新版)37-38頁

  9. ^?#不沈艦生涯(新版)39頁

  10. ^?#不沈艦生涯(新版)41頁

  11. ^?#不沈艦生涯(新版)48頁

  12.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133-134頁

  13. ^?#不沈艦生涯(新版)48頁、#一海軍士官74-75頁

  14. ^?#一海軍士官77頁

  15.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135頁、#一海軍士官78頁

  16. ^?#不沈艦生涯(新版)50頁

  17.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137頁、#一海軍士官79頁

  18.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139頁、#一海軍士官80頁

  19.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153頁

  20. ^?#海軍艦隊勤務(wù)195頁、#一海軍士官84頁

  21. ^?#雪風手記342頁。該炮彈的底部在佐世保鎮(zhèn)守府的刻印。

  22. ^?#一海軍士官85頁

  23.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172-173頁、#一海軍士官86頁

  24.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182頁、#雪風手記342頁

  25. ^?#海軍艦隊勤務(wù)196頁、#一海軍士官88頁

  26. ^?#海軍艦隊勤務(wù)196頁、#一海軍士官89頁

  27. ^?#一海軍士官90頁

  28. ^?#海軍艦隊勤務(wù)197頁

  29.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198頁

  30.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01頁

  31.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06頁

  32.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13-216頁

  33. ^?#不沈艦生涯(新版)77頁

  34. ^?#不沈艦生涯(新版)81頁

  35. ^?跳轉(zhuǎn)至:35.0?35.1?#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30頁

  36.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31頁

  37.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32頁

  38. ^?#雪風手記49頁

  39.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46頁

  40. ^?#不沈艦生涯(新版)87頁、#雪風手記366頁

  41.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58頁、#一海軍士官140-141頁

  42. ^?#海軍艦隊勤務(wù)199頁、#一海軍士官142頁

  43.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64-265頁

  44.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69頁、#一海軍士官145頁

  45. ^?#一海軍士官148頁

  46. ^?#不沈艦生涯(新版)91頁、#一海軍士官148頁

  47.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75頁

  48.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77頁

  49. ^?#不沈艦生涯(新版)93頁

  50.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76頁

  51.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82頁、#一海軍士官149頁

  52. ^?#一海軍士官149頁

  53.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83頁、#一海軍士官150頁

  54.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83頁、#一海軍士官151頁

  55. ^?#不沈艦生涯(新版)99頁、#證言田口77頁

  56.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87頁

  57. ^?#雪風手記495頁。山田安治(看護兵曹)談。谷風→浜風→雪風。

  58. ^?#不沈艦生涯(新版)103頁

  59.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93-294頁、#證言田口81頁

  60.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96頁、#證言田口82頁

  61. ^?“あ號作戦第10戦隊戦闘詳報第12號”p.3

  62. ^?#不沈艦生涯(新版)105頁、#雪風ハ沈マズ新裝299頁

  63. ^?#不沈艦生涯(新版)107-108頁、#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06-307頁

  64.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08頁、#證言田口p.86、“昭和19年6月1日~昭和19年6月30日 第10戦隊戦時日志”p.11

  65. ^?“昭和19年6月1日~昭和19年6月30日 第10戦隊戦時日志”p.11

  66.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13頁、“昭和19年7月1日~昭和19年11月15日 第10戦隊戦時日志(2)”p.6

  67. ^?#證言田口87頁、“昭和19年7月1日~昭和19年11月15日 第10戦隊戦時日志(3)”pp.4-5

  68. ^?#不沈艦生涯(新版)111頁、#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16頁

  69.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21頁

  70.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22頁、#雪風手記418-419頁

  71.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37頁

  72.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46頁

  73.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68頁

  74.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60頁、#證言田口p.93“會心の魚雷発射”

  75. ^?#證言田口94頁、“捷號作戦戦闘詳報(比島方面決戦)(1)”p.12、“捷號作戦戦時日志(4)第10戦隊”p.48

  76. ^?#證言田口96頁

  77. ^?#雪風手記511,522頁

  78. ^?跳轉(zhuǎn)至:78.0?78.1?#不沈艦生涯(新版)126頁

  79. ^?#不沈艦生涯(新版)127頁、#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84頁

  80.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84頁、#證言田口102頁

  81.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89頁

  82. ^?豊田穣 ‘空母“信濃”の生涯’(光人社NF文庫、2000年)225頁

  83. ^?#不沈艦生涯(新版)134-135頁、#雪風ハ沈マズ新裝402-403頁

  84.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406-407頁

  85. ^?#不沈艦生涯(新版)145頁、#雪風ハ沈マズ新裝419頁

  86.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430頁、#證言田口119頁

  87. ^?#不沈艦生涯(新版)152頁、#雪風手記443-444頁

  88. ^?“昭和20年2月1日~昭和20年4月10日 第2水雷戦隊戦時日志戦闘詳報(3)”p.31

  89. ^?#不沈艦生涯(新版)151頁、#雪風手記472頁

  90.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435-437頁、#證言田口122頁

  91. ^?#證言田口123頁

  92. ^?#不沈艦生涯(新版)156頁

  93. ^?#不沈艦生涯(新版)157頁

  94.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439-440頁

  95. ^?#不沈艦生涯(新版)158頁、#雪風ハ沈マズ新裝442頁、#證言田口127頁

  96. ^?#雪風手記391頁

  97. ^?#雪風手記395頁

  98. ^?#不沈艦生涯(新版)161頁、#雪風ハ沈マズ新裝444頁

  99. ^?#不沈艦生涯(新版)161頁

  100.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322-323頁、原為一‘帝國海軍の最后’124、137頁

  101. ^?#雪風手記434頁

  102.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445頁

  103. ^?#不沈艦生涯(新版)169頁、#雪風ハ沈マズ新裝446頁

  104. ^?#不沈艦生涯(新版)169-170頁

  105.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447頁。赤い夕陽、もしくは朝陽という意味。

  106. ^?#不沈艦生涯(新版)176頁

  107. ^?由于當時中國并未有自行制造火炮的技術(shù),因此無武裝的雪風號使用的武裝從何而來一直有存在爭議。曾有研究者認為,應(yīng)該是從同時移交的宵月號驅(qū)逐艦換裝過去的;但宵月號時亦為無武裝狀態(tài)移交,該論點不攻自破。因此目前研究者普遍認為,丹陽艦的主炮是從高雄壽山要塞中拆出,同時移出的還有一批該炮的彈藥。

  108. ^?除了武裝來源外,當時中華民國缺乏船只相關(guān)設(shè)計圖來進行維修及武裝整合的經(jīng)驗,“雪風”為何能在短時間內(nèi)修復完成也是軍史界的一個謎團,曾有雜志提出當年中華民國海軍中,有舊日本海軍技工所組成的青團來協(xié)助進行日本制軍艦維修,但這傳言在目前并未獲得任何官方文獻或是當事者證實。

  109. ^?美蔣合謀海上劫持蘇聯(lián)油輪.?[2016-08-29]. (原始內(nèi)容存檔于2020-04-04).

  110. ^?"Russian-Taiwanese Relations: Current State, 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by P. M. Ivanov

  111. ^?Beatrice Daily Sun 1954年6月25日

  112. ^?#雪風手記634頁

  113. ^?中華民國海軍 >>軍武展示 >>老軍艦的故事.?[2012-08-13]. (原始內(nèi)容存檔于2015-06-23).

  114. ^?#雪風手記57頁

  115.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449頁

  116. ^?#不沈艦生涯(新版)195頁

  117. ^?#不沈艦生涯(新版)203-204頁

  118. ^?#雪風ハ沈マズ新裝450頁、#雪風手記12頁

  119. ^?#雪風手記356頁

  120. ^?在發(fā)令翌日,由于需前往華盛頓作為“印第安納波里”號被擊沉的證人,因此實際上并沒有履任

參考書籍[編輯]

  • 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ー(公式)?(頁面存檔備份,存于互聯(lián)網(wǎng)檔案館)(防衛(wèi)省防衛(wèi)研究所)

    • Ref.A10110010100. 第八輯 観兵式及観艦式 第二編 紀元二千六百年特別観艦式 第二章 実施.

    • Ref.A10110010200. 第八輯 観兵式及観艦式 第二編 紀元二千六百年特別観艦式 第三章 実施.

    • Ref.C08051772000. 昭和16年~昭和20年 戦隊 水戦輸送戦隊 行動調(diào)書.

    • Ref.C13071991800. 巻1 追録/第2類 編制(昭和15年12月25日現(xiàn)在 10版 內(nèi)令提要追録第8號原稿).

    • Ref.C13072000700. 巻1 追録/第2類 編制(昭和16年12月31日現(xiàn)在 10版 內(nèi)令提要追録第10號原稿巻1).

    • Ref.C12070105000. 1月(昭和14年達完).

    • Ref.C08011233600. 艦艇特務(wù)艦艇籍一覧表.

    • Ref.C08011232600. 特保艇現(xiàn)狀調(diào)書(1月分).

    • Ref.C08011264600. 昭和22年6月 艦艇引渡綴 呉地方復員局総務(wù)部(15).

  • ミッドウェー海戦前后

    • Ref.C08030094900. 昭和17年5月1日~昭和17年8月7日 第2水雷戦隊戦時日誌戦闘詳報(1).

    • Ref.C08030095000. 昭和17年5月1日~昭和17年8月7日 第2水雷戦隊戦時日誌戦闘詳報(2).

    • Ref.C08030040100. 昭和17年6月1日~昭和19年6月30日 あ號作戦戦時日誌戦闘詳報(4). ○昭和17年6月第二水雷戦隊戦時日志

    • Ref.C08030767200. 昭和17年7月1日~昭和17年10月5日 第7戦隊戦時日誌(1).

    • Ref.C08030767400. 昭和17年7月1日~昭和17年10月5日 第7戦隊戦時日誌(3).

  • ソロモン諸島の戦い

    • Ref.C08030051700. 昭和17年7月14日~昭和17年11月30日 第11戦隊戦時日誌戦闘詳報(4).

    • Ref.C08030051800. 昭和17年7月14日~昭和17年11月30日 第11戦隊戦時日誌戦闘詳報(5).

    • Ref.C08030051900. 昭和17年7月14日~昭和17年11月30日 第11戦隊戦時日誌戦闘詳報(6).

    • Ref.C13120188800. 第50航空戦隊戦時日誌 自昭和18年1月15日至昭和18年1月31日/3.令達報告等.

    • Ref.C13120198000. 50航空戦隊戦時日誌 自昭和18年12月1日至昭和19年1月1日/3.令達報告等.

    • Ref.C08030117000. 昭和18年5月1日~昭和18年7月19日 第4水雷戦隊戦時日誌戦闘詳報(2).

    • Ref.C08030145500. 昭和18年12月5日~昭和19年7月31日 第4駆逐隊戦時日誌戦闘詳報(3).

    • Ref.C08030145600. 昭和18年12月5日~昭和19年7月31日 第4駆逐隊戦時日誌戦闘詳報(4).

  • マリアナ沖海戦

    • Ref.C08030146400“昭和18年2月1日~昭和19年10月31日 第17駆逐隊戦時日志戦闘詳報(2)”

    • Ref.C08030146500“昭和18年2月1日~昭和19年10月31日 第17駆逐隊戦時日志戦闘詳報(3)”

    • Ref.C08030146600“昭和18年2月1日~昭和19年10月31日 第17駆逐隊戦時日志戦闘詳報(4)”

    • Ref.C08030146700“昭和18年2月1日~昭和19年10月31日 第17駆逐隊戦時日志戦闘詳報(5)”

    • Ref.C08030150700. 昭和19年6月20日~昭和19年7月10日 第61駆逐隊戦闘詳報(1). ○昭和19年6月20日対空戦闘“玄洋丸戦闘詳報”“あづさ丸戦闘詳報”

    • Ref.C08030036200. 昭和19年3月1日~昭和19年11月15日 第1機動艦隊戦時日誌.

    • Ref.C08030713900. 昭和19年5月20日~昭和19年6月22日 あ號作戦 第10戦隊戦闘詳報 第12號.

    • Ref.C08030724100. 昭和19年6月1日~昭和19年6月30日 第10戦隊戦時日誌.

  • レイテ沖海戦

    • Ref.C08030050800“昭和19年7月1日~昭和19年11月15日 第10戦隊戦時日志(1)”

    • Ref.C08030050900“昭和19年7月1日~昭和19年11月15日 第10戦隊戦時日志(2)”

    • Ref.C08030051000“昭和19年7月1日~昭和19年11月15日 第10戦隊戦時日志(3)”

    • Ref.C08030039400“昭和19年10月1日~昭和19年10月31日 捷號作戦戦時日志(4)第10戦隊”

    • Ref.C08030037400“昭和19年10月17日~昭和19年10月31日 捷號作戦戦闘詳報(比島方面決戦)(1)”(第十戦隊)

    • Ref.C08030037500“昭和19年10月17日~昭和19年10月31日 捷號作戦戦闘詳報(比島方面決戦)(2)”(第十戦隊)

    • Ref.C08030037600“昭和19年10月17日~昭和19年10月31日 捷號作戦戦闘詳報(比島方面決戦)(3)”(第十戦隊)

    • Ref.C08030589300“昭和19年10月22日~昭和19年10月28日 第17駆逐隊戦闘詳報”

  • 信濃沈沒?坊ノ岬沖海戦以降

    • Ref.C08030147000“昭和19年11月1日~昭和20年5月31日 第17駆逐隊戦時日志戦闘詳報(1)”

    • Ref.C08030147100“昭和19年11月1日~昭和20年5月31日 第17駆逐隊戦時日志戦闘詳報(2)”

    • Ref.C08030147200“昭和19年11月1日~昭和20年5月31日 第17駆逐隊戦時日志戦闘詳報(3)”

    • Ref.C08030147300“昭和19年11月1日~昭和20年5月31日 第17駆逐隊戦時日志戦闘詳報(4)”

    • Ref.C08030147400“昭和19年11月1日~昭和20年5月31日 第17駆逐隊戦時日志戦闘詳報(5)”

    • Ref.C08030147500“昭和19年11月1日~昭和20年5月31日 第17駆逐隊戦時日志戦闘詳報(6)”

    • Ref.C08030147600“昭和19年11月1日~昭和20年5月31日 第17駆逐隊戦時日志戦闘詳報(7)”

    • Ref.C08030147700“昭和19年11月1日~昭和20年5月31日 第17駆逐隊戦時日志戦闘詳報(8)”

    • Ref.C08030147800“昭和19年11月1日~昭和20年5月31日 第17駆逐隊戦時日志戦闘詳報(9)”

    • Ref.C08030147900“昭和19年11月1日~昭和20年5月31日 第17駆逐隊戦時日志戦闘詳報(10)”

    • Ref.C08030103000“昭和20年2月1日~昭和20年4月10日 第2水雷戦隊戦時日志戦闘詳報(1)”

    • Ref.C08030103100“昭和20年2月1日~昭和20年4月10日 第2水雷戦隊戦時日志戦闘詳報(2)”

    • Ref.C08030103200“昭和20年2月1日~昭和20年4月10日 第2水雷戦隊戦時日志戦闘詳報(3)”

  • 永富映次郎‘駆逐艦雪風?夸り高き不沈艦の生涯’出版協(xié)同社、初版1972年

    • 永富映次郎. 駆逐艦雪風?誇り高き不沈艦の生涯. 共版協(xié)同社(新版). 1980-04.?ASIN?B000J88AZ0.

  • 豊田穣‘雪風ハ沈マズ?強運駆逐艦栄光の生涯’光人社〈NF文庫〉、1993年。?ISBN 978-4-7698-2027-7

    • 豊田穣. 雪風ハ沈マズ 強運駆逐艦栄光の生涯. 光人社NF文庫新裝版. 2004.?ISBN?978-4-7698-2027-7.

  • 宮川正ほか.?証言昭和の戦記*リバイバル戦記コレクション憤怒をこめて絶望の海を渡れ. 光人社. 1990.?ISBN?4-7698-0497-0.

    • 田口康生(雪風航海長/炮術(shù)長)‘愛しの“雪風”わが忘れざる駆逐艦海の真剣勝負に勝ちぬいた曳航の武勲艦の記錄’

  • 駆逐艦雪風手記編集委員會.?激動の昭和?世界奇跡の駆逐艦 雪風. 駆逐艦雪風手記刊行會. 1999-09.

  • 斉藤一好. 一海軍士官の太平洋戦爭 等身大で語る戦爭の真実. 高文研. 2001.?ISBN?4-87498-272-7.
    1942年6月、雪風航海士著任、后に水雷長。1944年2月転出。

  • 池田清?野村実ほか; 近現(xiàn)代史編纂會?編. 海軍艦隊勤務(wù). 新人物往來社. 2001.?ISBN?4-404-02914-4.

    • 斉藤一好(雪風通信士→水雷長)“駆逐艦‘雪風’で闘った日々 脳里から消えぬ殘酷な戦場”
      別冊歷史読本‘日本海軍軍艦総覧 戦記シリーズ37’(新人物往來社、1997)を再錄

  • 立石優(yōu)‘奇跡の駆逐艦“雪風”?太平洋戦爭を戦い抜いた不沈の航跡’PHP文庫、2009年。?ISBN 978-4-569-67323-3

  • 中華民國海軍陽字級軍艦志 (臧持新著 老戰(zhàn)友工作室 2008/2)?ISBN 978-957-29415-9-1


    雪風號驅(qū)逐艦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惠州市| 镇赉县| 汤原县| 卓尼县| 潼南县| 东乡族自治县| 揭东县| 安西县| 陕西省| 北碚区| 蒙阴县| 阳朔县| 德保县| 望谟县| 林州市| 增城市| 德庆县| 皋兰县| 潢川县| 开江县| 穆棱市| 井冈山市| 城市| 大邑县| 兴安盟| 武宣县| 慈利县| 瑞昌市| 贺兰县| 兰州市| 金湖县| 海南省| 金寨县| 金川县| 西城区| 嘉兴市| 连平县| 晋中市| 九江市| 法库县| 尤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