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五一勞動節(jié):重游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乾陵
2006年4月29日,五一勞動節(jié)假期第一天,我上高中一年級的時候,爸爸騎摩托帶我前往唐乾陵。1995年春季,我還沒有上學時,爸爸第一次帶我去乾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轉眼之間,11年過去,我終于再次來到這里——
1995年春季,爸爸帶著我乘坐長途汽車,第一次來到乾縣,游覽這里的乾陵。途中,還走進了懿德太子墓的地宮。當時,我們沒有攜帶照相機,在乾陵神道東側的翼馬前,花錢請人拍攝了一張照片。從此以后,這張照片成為我最喜愛的照片之一。
?
2006年4月29日早上,我和爸爸決定重游乾陵。上午,購買膠卷,然后理發(fā)。中午1點多,我們從咸陽出發(fā),很快就到達乾陵。走進景區(qū),登上臺階,來到神道上,我先在曾經(jīng)的位置拍攝了一張照片。
1995年,我們第一次游覽乾陵,從旁邊的村子繞進來,沒有購買這里的門票。如今,乾陵景區(qū)的管理很嚴格,上下有兩道門,都要檢查門票。因此,我們不得不買票:票價47元,學生24元。
?
沿著神道,自南向北,欣賞兩側精美的唐代石刻。我跟每一種石刻都進行合影,包括華表、翼馬、鴕鳥、仗馬、翁仲等,彌補一下曾經(jīng)沒有帶照相機留下的遺憾。
?
東側翼馬四肢殘缺,西側翼馬保存完好,鴕鳥、石屏和底座為一整塊石料雕鑿而成。在保存較好的仗馬前,站立著一尊無頭的牽馬人,我正好可以把頭放在上面。
正值五一黃金周,這里卻非常冷清,看不到幾名游客。下午的陽光,特別的灼熱。行走在沒有一棵大樹遮擋的神道上,雖然我戴著帽子,但是臉很快紅了!
?
接下來,在神道的兩側,出現(xiàn)十對高約4米的石人,也被稱為“翁仲”。他們手拄寶劍,戴平巾幘,腰束革帶,寬袍大袖,并足恭立,展示了保衛(wèi)皇帝的“直閣將軍”形象。
?
走到神道最北端,朝著南邊望過去,兩座山峰東西相對,好像雄偉的“門闕”一樣。在山峰的頂端,有方形的高臺,內(nèi)部包裹著曾經(jīng)的夯土遺址。離開的時候,我們登上西側的高臺,可以俯瞰神道的全貌。
隨后,我們來到朱雀門遺址,東西兩側分別豎立著著名的無字碑和述圣紀碑。穿過朱雀門前的雙闕遺址,東西兩側出現(xiàn)兩隊石人群像。其中,西側32尊,東側29尊,總共61尊,被稱為“六十一蕃臣像”。
?
據(jù)說,他們是唐王朝下屬的少數(shù)民族官員、鄰國王子和使節(jié)的形象。在唐高宗入葬乾陵之際,他們專程前來參加葬禮,武則天為宣揚大唐的國威,將他們的雕像立于陵前。
?
它們與真人的身高基本相同,但是每個人的裝束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有翻領緊袖的,有披發(fā)左衽的。如今,這些石人的頭大多都下落不明,給人們留下眾多的謎團。
在朱雀門兩側,有一對石獅子,為乾陵神道的最后一組石刻,號稱“唐代帝陵前最大的石獅子”。昂首挺胸,表情威猛,兩足前伸,身軀后蹲,凜然挺拔如泰山一般。
在乾陵神道的最北端,樹立著一塊清代陜西巡撫畢沅所書的石碑,上面赫然寫著“唐高宗乾陵”五個大字,并沒有提到埋葬在這里的女皇武則天。此外,旁邊還豎立著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
?
繞過這塊石碑,有一條小土路,一直延伸到乾陵所在的山峰之上。1995年,我們走到這里,就掉頭返回了。這一次,我們順著小路,朝著前方行走,開始比較平坦,周圍樹木茂密,兩側都是賣旅游紀念品的村民。
最后,道路消失,全部都是石頭,樹木也稀少了。據(jù)說,乾陵地宮的入口處就在這個位置附近。1958年11月27日下午,農(nóng)民在這里炸石取料,飛出幾塊人工鑿的石條,上面隱約可以看到文字。
?
1960年4月3日,開始正式在此進行發(fā)掘。5月12日,石條全部暴露,確實是乾陵地宮的入口。由塹壕和石洞兩部分組成,用8000塊石條進行封堵,石條之間用燕尾形細腰鐵栓板拉固。上下間鑿洞,用鐵棍貫穿,熔化錫鐵汁灌注,與石條連為一體。
?
為了地宮的安全,在考古發(fā)掘之后,這處入口便被回填起來。過去,有人一直呼吁打開乾陵地宮,但是更多的人反對打開地宮。因此,在我們有生之年,估計看不到“幽宮重啟”的日子了……
離開乾陵之后,我們向東行駛,穿過陪葬墓區(qū),尋找不遠處的唐僖宗靖陵。但是,在村莊和農(nóng)田中,跑了好大一圈兒,根本沒有看到唐靖陵的半點兒蹤跡。
?
站在高處,向南望去,有一座高大的覆斗形封土。它是靖陵嗎?于是,我們就朝著那里奔去,很快就到達封土北側,才發(fā)現(xiàn)這里是傳說中的隋恭帝楊侑陵。
?
楊侑(605-619),隋煬帝楊廣的孫子,元德太子楊昭第三子,自幼聰明,氣度非凡。大業(yè)十三年(617),李淵攻入長安,擁立楊侑為帝,改元為“義寧”。義寧二年(618),李淵自立為帝,廢黜恭帝楊侑。武德二年(619),楊侑突然病死,終年15歲,葬于莊陵。
快到隋恭帝楊侑陵時,經(jīng)過一家村子的小賣鋪,這里的冰棍和飲料非常便宜,我和爸爸便放開吃放開喝了。跟賣東西的老太太聊天,她把乾陵稱為“瓜婆陵”,雖然住在乾陵的腳下,但是從來沒有上去過。得知我們專程游覽乾陵,她覺得非常吃驚,那里有什么好看?晚上8點,回到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