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雄黃酒的創(chuàng)始契機是什么
每年的五月初五對于所有的中國人說,是一個大節(jié)日,端午節(jié)作為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深受重視。關于端午節(jié),大多數(shù)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粽子。
其實端午節(jié)除了有粽子之外,還有五彩繩、雄黃酒、賽龍舟,我們中國人習慣將吃粽子、賽龍舟和喝雄黃酒被當成端午節(jié)的“三項保留曲目”,千百年來不曾更改。說起雄黃酒,大家可不能將它與普通的酒劃為等號,雄黃酒可不一般,雄黃酒的誕生并非偶然,咱們來捋一捋雄黃酒為何創(chuàng)始的。
(端午節(jié)吃粽子)
保護屈原,倒酒入江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選賢舉能、富國強兵,力主年期抗秦遭到了貴族指南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趕出了都城。憤懣的屈原在流放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傷心欲絕,在流放之地投汨羅江。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鄉(xiāng)的人們?yōu)榱瞬蛔岒札埑缘羟倪z體,紛紛把粽子、咸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y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魚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于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后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至今,我國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黃酒的習慣。
驅妖避邪,祈福平安
小時候大家都看過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劇中的白娘子在無意喝了雄黃酒之后,就現(xiàn)出了真身,這也證實了喝雄黃酒能夠辟邪。 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把雄黃倒入酒中飲用,并把雄黃酒涂在小孩兒的耳、鼻、額頭、手、足等處,希望如此能夠使孩子們不受蛇蟲的傷害。在汪曾祺的《端午節(jié)的鴨蛋》中提到過雄黃酒,其中說:“喝雄黃酒。用酒和的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泵耖g認為雄黃酒可以驅妖避邪,這樣就形成了端午節(jié)飲雄黃酒風俗。同時,還要以雄黃酒涂抹兒童面頰耳鼻,或在額角寫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民間還將吃剩的雄黃酒噴灑房屋壁角陰暗處,或貯藏起來,乎日遇有蟲咬紅腫,可以涂抹解毒消腫。有井人家,還以雄黃一塊,裹以絲綿,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
(兒童額角寫“王”)
“五月五雄黃酒”的創(chuàng)始就是為了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作為草本雄黃酒,“五月五雄黃酒”采用張家界野生杜仲雄花、九華山黃精和黃酒為原料精心釀造,上等的植物精華經過精湛的釀造工藝,不僅保證了雄黃酒的品質、口感,更充分發(fā)揮了其藥用價值。最重要的是,“五月五雄黃酒”不僅代表了對詩人屈原的追憶,更代表了人類的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