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沒有機會了嗎?
這篇文章打磨的一個概念是機會。永遠不要抱怨沒有機會,那是另外一群人在做的事。反正不是我們。
用自己的知識,用自己的思考,進行“負責任”的投資。什么叫負責任?是在浮虧的時候淡定,在浮贏的時候從容。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因為大多數(shù)人沒有知識和判斷能力,作為資本背后的支撐。認真的說,我也是大多數(shù)人中的一員。
機會一直都有的,尤其是很多放在眼前的機會。就像投資購買騰訊阿里的股票,其實我也跟蹤一年多,發(fā)現(xiàn)有的是浮動,沒有什么特別大的變化。
這一年時間甚至兩三年沒有什么明顯的收益,今天看兩三年前跟蹤的股票,價格還是一樣的,我不清楚這期間,有沒有增發(fā)。是不是有什么不知道的事情發(fā)生了?
其實本質(zhì)上,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沒有匹配能夠看到機會的眼睛、智慧和知識。感覺身邊很多東西都是好的投資標的,那為什么有的人視而不見或非常遲鈍呢?
可能是認知差異,腦子里沒有這樣的概念,所以當它發(fā)生時,無知無覺,后知后覺,不知不覺,等它過去之后,再遺憾懊惱,捶胸頓足:唉,我怎么沒有發(fā)現(xiàn),沒有加入呢。
我能把這件事形容的這么深刻,可能是因為我曾經(jīng)是其中的一員。遺憾和懊惱,為什么我沒有機會?
我有一個印象很深刻的事,我存了2萬塊錢,有同事跟我說,那有個房子,首付一成月3萬,月供1500就可以買下來,他說跟我說這件事。

我根本不知道,根本沒有進入我的腦海。我現(xiàn)在回憶起來,他好像什么都沒跟我說。現(xiàn)在想來,可能原因是當我有2萬塊存款,那3萬以上的機會,就不會出現(xiàn)在我的生活中。
即使它出現(xiàn)了,我也會當做沒有出現(xiàn)一樣。因為我還沒有匹配那種財富的智慧。比起火急火燎的拿錢去投資,我更需要的是反思和捫心自問,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知識眼界和智慧,而不是急著去行動。
你自己有過什么結論,在你眼里是機會,然后你把握了,而你告訴過的那些人卻并沒有把握?
有,我在最初花了好幾萬報名心理學時,身邊好多人都知道。那時,整個人特別熱情,特別外放,很想跟別人分享,期待跟別人分享,想告訴別人我在經(jīng)歷什么,看到什么。
但大家聽到之后的回應都是嗯嗯啊啊,挺好是的。大家只是嘴上說好,甚至有時會直接潑盆冷水,你花那么多錢是不是被騙了?有那么多錢,你做什么不香?
甚至可能在心里說,我晃晃腦子,可能聽到大海的聲音,意思是腦子進水了。他們?yōu)槭裁磿羞@樣的反應呢?
有可能我身上有過的一些關于人心的獨特體悟,他沒有感受到。在他看來,心理學可能是一個很厲害的學科,而世界上厲害的學科多了去了。

也有可能,他有堅定的自己要走的路,堅定專注在這個路上,其他人發(fā)來的消息,可能只是干擾。
還有可能他的生活困頓,活下去已經(jīng)是很辛苦的事情了。沒有余力去想看,去決定自己要走什么樣的路。
可能有很多原因,那是他們的人生。我需要專注的是自己的人生,過好自己的生活,走好自己要走的路。
有沒有人告訴過你什么機會,事后證明那確實是機會的?你當時為什么錯過了?如果有教訓的話,是什么?
有,就像前面買房的機會,事后證明是機會,但我當時卻錯過了。那我為什么會錯過呢?
可能因為,我當時存款只有2萬,好像只有掌握著2萬塊錢的智慧,我的心智空間沒有其他更多的。
當出現(xiàn)2萬以上的機會時,我就會感覺這件事情跟我無關,是我力所不能及的。那跟我無關就隨他去,我就可以不用在意,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感覺跟我無關,可能是個錯覺。如果我覺得跟我有關,我不一定能把握住這個機會。能得到這個機會的概率可能只有三成或兩成。

但如果每個機會我都看看,哪怕只有三兩成的機會,我看10個20個也有可能得到一個。這是一個概率問題。
如果我覺得跟我無關,那百分百沒把握住這個可能的機會。也就是機會會像風一樣,從我面前刮過,而我無知無覺,這真的是最大的遺憾,太讓人痛苦了。
想想我錯過了這么多錢,錯過了能讓我擁有更多自由的機會,真的是:啊,太遺憾了,心好痛額。
那么就此,我應該做點什么?有哪些改變呢?我要讓自己感覺這個機會跟我有關。出現(xiàn)一個機會,我就要想方設法的讓自己跟它產(chǎn)生關系,而且是越緊密的關系越好。
因為一旦我關系緊密,我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那我就會花心思研究它鉆研揣測。就像我寫文章,當我投入開始認真寫,我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表達能力真有挺大提升。
以后任何一個未來可能的,對我有利的機會,我都要花心思鉆研,花時間揣摩,花精力寫文章,記錄下來,深入思考,看看都有什么。
任何跟自己的財富有關的機會,都要深入思考,下定決心,做出選擇,承擔風險。不斷優(yōu)化,不斷迭代。直到自己能完全獲得這一機會。
謝謝你的欣賞,歡迎留言咨詢。
真的沒有機會了嗎?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