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淚灑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車交付現場 多年深耕終得回報

8月9日,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正式下線,是目前全球首次達成該紀錄的車企,可以說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需要注意的是,從第300萬到500萬的達成,比亞迪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在下線儀式現場,王傳福向得到App創(chuàng)始人羅振宇交付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騰勢N7,這既是比亞迪20年來技術的集大成者,又是對“中國汽車”最好的證明。

發(fā)布會上,王傳?;赝吮葋喌线^去20年的坎坷歷程,一度哽咽落淚。他說:“起初,研發(fā)新能源汽車,是讓人看不懂、看不上以及看不起的。但即使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比亞迪仍然堅持不懈地進行研發(fā)投入,只為完成一道‘證明題’,證明比亞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國汽車可以?!?/p>
縱觀比亞迪的發(fā)家史,技術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對于王傳福來說,逆流行走的堅持是比亞迪成功的根源。他提到,在大多數車企放棄了插電混動的研發(fā)時,他依然拍板堅持做插混車,可以說,現如今的比亞迪有多成功,當年就有多不被看好。

在現如今耳熟能詳的比亞迪技術中,刀片電池可以說是首當其沖。作為一項于2020年發(fā)布的技術,其成熟度十分之高,徹底改變了以三元鋰電池為主流的格局,成功讓磷酸鐵鋰電池打了個翻身仗。2022年4月,比亞迪正式宣布停產燃油車,全面向新能源車市場發(fā)起總攻。同年9月,比亞迪e平臺3.0技術發(fā)布。王傳福說:“e平臺3.0所要打造的車型,能讓消費者閉眼買、放心開?!倍@一背后的技術核心,就是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通過將刀片電池包作為車身傳力以及吸能結構的一部分,大大提升了全車的結構強度。
在此之后,比亞迪的“黑科技”如雨后春筍般冒出:易四方技術平臺,實現極限越野場景下的極致安全;云輦系統,全面提升駕乘體驗。然而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厚積薄發(fā)。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最早的參與者和推動者,比亞迪在這20年間的研發(fā)總投入超千億,其中有11年的研發(fā)投入超過了當年的凈利潤。截至目前,比亞迪擁有11個研究院,超9萬研發(fā)人員,現在平均每個工作日遞交19項專利申請,獲得15項專利授權。

在發(fā)布會現場,長安、上汽、吉利、長城、蔚來、小鵬等品牌的旗艦車型也悉數出現,讓人十分感慨。王傳福表示:“我相信屬于中國汽車的時代已經到來,中國汽車必將誕生一批世界級的品牌,我們都有機會成為令人尊敬的世界級品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