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做不到這兩點,紅塵毫無意義,人生也沒有價值
01
每一代的人類,都在思考一個終極的哲學(xué)問題:人,到底為了什么而活著?
一部分人認(rèn)為,人活著,就該為了孩子和家庭。一部分人認(rèn)為,人生在世,就該追求自己的理想。一部分人覺得,活著,也許就是一個迷茫的過程。
不論怎么說,這個問題沒有標(biāo)準(zhǔn)的答案。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這個世界有八十億人,就注定會有八十億種不同的人生,各有不易,也各有精彩。
只不過,絕大多數(shù)人的一生,都是特別無奈的。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活成了內(nèi)心深處最為討厭的自己。
本想“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到今時今日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束縛我們一生的,或許是觀念,或許是貪欲,或許是塵世的刻板傳統(tǒng)。
只能說,有很多人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迷了路,等找到出路時,早已白發(fā)蒼蒼,后悔莫及了。

02
著名讀書人物樊登,曾經(jīng)采訪過周國平先生:“您認(rèn)為,人生有意義嗎?”
周國平先生回應(yīng):“沒有,人生本就沒有意義。就連叔本華也說,人生就像鐘擺,欲望滿足時便無聊,而欲望沒有滿足時便痛苦?!?/p>
樊登繼續(xù)追問:“那您覺得,該怎么活著,才算有意義呢?”
周國平先生回應(yīng):“一,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兒,并以此來養(yǎng)活自己。二,要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p>
就是這番簡短的對話,道盡了現(xiàn)代人的無奈。為何無奈?因為99%的人,都沒有資格選擇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兒,并且跟愛自己的人在一起。
比如一個農(nóng)村出來的年輕人,他喜歡藝術(shù),但藝術(shù)是貴族的產(chǎn)物,除了有錢有勢的人玩得起,普通人根本就玩不起。因此,他只能默默地去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拼命地掙扎在生存線的邊緣。
有些時候,普通人無法選擇自己的人生,只能被生活所選擇。

03
為什么周國平先生談到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愛自己喜歡的人”會如此艱難呢?
有一位著名的影視人物說過,個性,永遠(yuǎn)都是昂貴的東西,不是我們這些人所能涉及的。這就注定了,無數(shù)人都只能行尸走肉地活著。
這一點,我們只要看看大城市的年輕人就一清二楚了。每天早上,大城市的地鐵和公交都特別繁忙。正在坐車上班的年輕人,多半愁眉苦臉,一臉苦相。
明明他們有的吃,有的穿,為什么他們還會一臉苦相呢?有的人要為了房貸而發(fā)愁,有的人要為了婚姻而憂愁,有的人要為了失業(yè)而愁云慘淡。
試想,普通人的肩上都背負(fù)了貸款,想活得輕松一點都沒有資格,還需要擔(dān)心什么時候失業(yè),越活越不安穩(wěn),那他們真的能找到人生的意義嗎?
在商業(yè)社會當(dāng)中,你沒有錢,就無法自由地選擇自己的人生。你希望到遠(yuǎn)方看看,但你看了看自己的存款,不到十萬元,立馬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可以肯定的是,真正的人生贏家不多,而真正的人生輸家,數(shù)不勝數(shù)。

04
做不到這兩點,紅塵將毫無意義。
一、要做自己感興趣,且能以此養(yǎng)活自己的事兒。
圈中的老陳,是某省的作家,中年以后就在家中撰文寫書,以此來養(yǎng)活自己。同時,他每天也讀特別多的書,日子過得很充實。
有的朋友就問老陳,你每天都讀書、寫書,真的就不覺得枯燥嗎?對此,老陳是這么回答的,能夠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兒,本身就是一種生命的意義,一種奢侈的幸福。
能夠像老陳這般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的人,其實特別少,因為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首先,你要熟悉自己喜歡的行業(yè)。其次,你要有符合這個行業(yè)的格局和能力。最后,你要在喜歡的行業(yè)當(dāng)中,小有成就,同時養(yǎng)活自己,養(yǎng)活家庭。
同樣的道理,有些人喜歡社交,談生意,還樂此不疲。這就說明,他們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兒,明白自己的人生,該如何去活。

?
05
二、愛自己喜歡,且對方也愛我們的人。
什么是“真愛”?真愛就是,我們深愛著對方,對方也深愛著我們。如此“雙向奔赴”才算是所謂的真愛。
跟真愛在一起,我們可以無條件為他們付出,他們也會用心來對待我們。讓“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的浪漫理想,成為了現(xiàn)實。
沒有碰到真愛的人會疑惑,跟真愛在一起,到底會有什么感覺呢?這感覺,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心滿意足。
在你身處逆境的時候,對方?jīng)]有拋棄你。在他遇到困難時,你也能給予他幫助。如此“相互救贖”,才能讓人看到昏暗人生背后的,那一縷微弱的光輝。
塵間不易,世道艱難。有幸遇到真愛,這是命運的恩賜。而遇不到,那就對自己好一點。來紅塵一趟,只為人間值得。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