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平平無奇”的三菱藍瑟
哪怕是一臺普普通通的家用買菜車,處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個最輝煌的時期,自然也不會選擇安分守己——譬如今天的主角,在1991年正式登場的第四代Lancer。
注:在1982-1988年間,三菱曾用Mirage的平臺推出過兩代Lancer Fiore。很多媒體會將其計算作第三/第四代Lancer。實際上,同期的正統(tǒng)第二代Lancer依然在賣,而Lancer Fiore不過是緊隨FF布局浪潮而推出的車款(或多或少有點像早年豐田Corolla與Corolla II之間的關系)。所以今天的主角CD/CB系,羊還是將其稱作第四代Lancer。個人習慣,別人沒錯,反正別人都對。

這一代Lancer依然與Mirage共享底盤以及一些部件,但跟生產了不夠4年的第三代相比,回到傳統(tǒng)四門轎車行列的新車,明顯要沉悶不少。


按照三菱的想法,他們打算以“高密度Rigid Sedan”的概念去打造新車。到底有多Rigid呢?在不超過小型客車尺寸上限的前提下,第四代Lancer的車寬來到了1690mm的水平,軸距延長至2500mm,另外,他們縮短了新車的前懸,拉長了后懸——一個375L的大尾箱Get?。

至于內飾部分,輕微向駕駛席側的中控,井井有條的按鈕排布,都是新車重視機能性的體現。值得一提的是,三菱將第四代Lancer的車頭(前端)位置做得相對較低,還把整個座艙往前擠,這些行為都是為了優(yōu)化視野。

雖然外觀內飾都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但這一代Lancer的動力配置相當豐富,前前后后一共有7款之多。這里面有兩款特別騷的,其一就是GSR車型的4G93,很典型的“干不過高轉自吸我就用外掛”的思路,這幅帶有Turbo/中冷器的1.8L機器,輸出可以干到195ps(后期更是提升至205ps)的水平。其二,就是羊之前也介紹過的6A10了(翻了一下B站好像沒有錄進去,之后補上),這幅機器主張輕量化、小型化,雖然輸出也就140ps,但別忘了,這是一幅V6發(fā)動機,排量只有1.6L。
長成這個樣子卻有這么騷的動力配置,可惡,被它裝到了。

除了這些,三菱還在1992年為Lancer增加配有MIVEC的4G92機器,1.6L擁有175ps,不用增加排量不用開外掛,直接搞一下同期本田的高性能機一點問題都沒有。不僅如此,三菱還為Lancer引入了帶有MIVEC-MD的4G92。所謂的MIVEC-MD,就是在原本的MIVEC基礎上增加停缸技能??梢哉f是劃時代的產物了。

當然了,對于這代Lancer,很多人的印象,可能還是來源于那些Evolution版本。跟之后的車型一樣,這一代Lancer發(fā)展出了前后共計3期的Evolution版本(可以點擊這里回顧)。雖然比起隔壁的Celica GT-FOUR以及Impreza 555,這三代Evolution的表現比較弟弟(眾所周知自古槍兵幸運E),但也算是為下一世代的Lancer Evolution稱霸賽場,用舊A組規(guī)格狂毆World Rally Car組的強勢表現,積累了足夠的經驗。

最后的最后,算是一個彩蛋。前文羊提過Lancer的旅行版車型Libero。實際上三菱當年曾經推出過一款名為Libero GT的車型。在其中期改款之際,三菱非常離譜地為它換上了初代Evolution一樣的前杠以及進氣格柵,還把他的1.8T機器升級至215ps…這可比同期的Lancer GSR還要高。這大概算是日后Lancer Evolution Wagon的啟蒙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