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理訪華,是給美國的一個明確信息

文/行走斯圖卡
近來中美高層接觸頻繁,特別是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走馬上任,一些美媒將此事解讀為“中美關系解凍”;它們還注意到,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即將訪問美國、參加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他將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和貿易談判代表戴琪舉行會晤。在一些人看來,中國“屈從”了美國的壓力,在美國外交攻勢面前“不得不”與美國進行接觸——但是且慢,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前,中國先接待了一位來自俄羅斯的重要客人。
據(jù)參考消息網(wǎng)報道,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日前抵達上海,這是他出任俄羅斯總理以來首次訪華;在上海,他出席了中俄商務論壇開幕式并發(fā)表講話,并且會見了俄羅斯實業(yè)界代表。他在講話中表示,俄羅斯將中俄能源伙伴關系,視為“無條件的優(yōu)先事項”,能源供應穩(wěn)步增長,俄羅斯也做好了與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進行新項目合作的準備。他還認為,中俄兩國今年將會實現(xiàn)年貿易額2000億美元的目標。
結束在上海的訪問后,米舒斯京前往北京,與中國領導人舉行會晤。中方對俄羅斯朋友的到來予以了熱烈歡迎,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在報道中提到,中國領導人與米舒斯京的會晤,強調“反對用非法制裁將意志強加于他國的企圖”,但報道也認為,米舒斯京此次中國之行的重點在于經貿合作,而不是地緣政治。
有專家認為,米舒斯京是技術性官僚,其業(yè)務重點就是發(fā)展經濟;因此他訪華與俄烏沖突沒有直接關系,而是俄羅斯希望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往來,為接下來西方更加猛烈的制裁做好提前準備。在米舒斯京訪華之際,中俄之間傳出了不少好消息:米舒斯京在北京宣布,中俄之間貿易結算70%已經實現(xiàn)本幣結算;在他前往上海之前,中國海關總署還發(fā)布公告,宣布增加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作為中國吉林省內貿貨物跨境中轉口岸——這一系列消息證明,隨著俄羅斯加大推動向東看的力度,中俄兩國貿易往來將會更加密切,俄羅斯遠東地區(qū)融入中國經濟圈的步伐也在加快。
對于這樣的趨勢,也不是所有人都感到高興。在外交部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發(fā)言人毛寧對此表示:中俄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脅迫或干擾,中方一向反對單邊非法制裁,也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yè)的合法權益。
中方在和美方進行新一輪高層接觸前夕,接待來訪的俄羅斯總理,事實上也是對西方有些人釋放的一個明確信息,那就是:中國做什么、怎么做,不是西方說了算的;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與誰發(fā)展外交關系,是中國自己的決定,不會為了刻意討好美國而削足適履。
中方與美方進行接觸,也是出于自身的因素的考量,并不是因為華盛頓有這個意愿,所以“乖乖聽話”。在這次商務部長王文濤即將與雷蒙多、戴琪會晤之前,中國先宣布了對美國美光科技產品的限制措施、又隆重接待來訪的俄羅斯總理;事情我們已經做了,美國采取什么應對措施,也是我們對華盛頓的一種考察。
就在前兩天,白宮國安委戰(zhàn)略協(xié)調員柯比在回應“美光事件”時強調:“預計不會因為這件事影響中美之間的關系”;這個態(tài)度,我們不得不說一句,“格局打開了啊”,這也證明我們做對了,對華盛頓就該用它們聽得懂的語言!